2006-08-27 09:53:25京都子
鄰人絮語
「天氣可能要轉陰變冷了,接下來有幾天的下雨,沙拉是不是得提前收成?」
「今天拔了一株試試味道,紅甜菜應該算是成熟了,再多放幾天可能只會蒸發水分,要不要先採摘放地窖?」
這是婆婆每天與鄰人在簡單問候之後的滔滔絮語,總覺得這樣的對話很有趣,他們口裡的甜菜、馬鈴薯、覆盆子,彷彿好像是他們的兒女、親人般,大家拿起來閒聊、饒舌一番。只不過這些植物兒女與親人,不像一般世俗三姑六婆八卦裡的無辜親友,因為他們沒有被評比的不爽快,或被人背後議論的怏怏,只有關於與時推移、陽光雨露的最佳週期落點。
我常喜歡在後院看書時,聽著這群業餘農夫們的天然對話,沒有太多人世纠結的窺人隱私,更無表面話與暗自評比的落差,有的只是對於天候變換的提點,以及自然觀察的細心與耐心。
我想,人的生活視野的確會決定交際對談的內容與向度。
都市現代人的生活空間太擁擠了,抬頭舉目望去,除了滿坑谷的人之外,就是充滿物慾的消費陷阱。見了面能談些什麼呢?
於是,我們的絮語內容無非只會讓我們更挫敗,離開心靈的原動更遠。茫然、空虛、挫折、躁鬱…都是在無意義且場面的對話之後,黑暗惡勢力持續在心中蔓延著。
有無可能轉變呢?
那麼先從自己慣性的起心動念,以及無意識的反射動作開始吧!看看能否有素直的可能?
也許,改變並非所想的那麼困難。一個腳步的挪移,就會有天寬地闊的視野。
相信嗎?也許在週日走向山林,你就會看見自己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