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25 23:14:06京都子

《蘇荷美學教育》_館長給媽媽的讀書會



雖然生平第一次參加讀書會,但是心理的撼動依舊有著爆發瞬間的後座力。

  孩子在蘇荷美術館學繪畫,讓我這個向來只能陪大雄唸書的馬車夫媽媽,可以與孩子同步地在教室外的講廳上課,聽著林千鈴館長為家長準備的「藝術導覽」課程,無啻一種心靈甘露,成天不知所以而瞎忙的我,竟沾光地有福份坐在課堂聽講,這是自畢業後從未有的飽食感。

  某一次,館長在與家長的面對面教學進度座談中,隨興邀請家長參與教師的讀書會,顧不得進行中的座談,馬上舉手與行政人員打pass,現場報名登記。

  很難相信台灣的才藝補習教育,竟然還會照顧到父母,而且還是免費地鼓勵參與講座與讀書會課程,我想其中必然要有極大的理想與願力吧!

  林館長常提到,教育事業是一種發心的事業,因為它必須傾其全力地投入作工,而成效又是如此細微不可覺察,有時還得與落後的時間與空間,以及社會觀念與價值,展開耐心的溝通與了解,並且隨時準備有被惡意曲解的可能。但是,對生命充滿熱情的她總是認為,行遠必自邇,一步一步,那份良善的影響力總是慢慢地蘊釀當中…

  有時教育改革,它的主要目標可能是受教的孩子,或者教育方法與內容,甚至是家長與社價值的觀念;而改革有時更是一種內在的寧靜革命,不必然透過叫囂對立的辨證,或者利益分配的計算考量,它可以是每個人回歸內在秩序之後的生命時向展現。

  於是,林館長要求學生家長共同加入心靈內在的寧靜革命,透過教師與家長組成的讀書會,大家從閱讀生命之書中,再次找到生存的品質,以及以相互了解為基調的溝通方式。

  很喜歡全然敞開的無所畏懼,沒有世俗既定價值的威逼,更無社會道德期望的高標準,大家從如其所是的生命出發,於生命連結的共體感為註腳,享受一場生命對生命赤裸相見的毫無保留。

  或許,我們孩子不必然能夠繪畫技巧突飛猛進,但孩子們確實能與我們共同欣賞自然的驚異;也許,孩子無法在主流的傳統比賽裡,得獎或受到贊譽,但是親子之間的會意交心與美學觀察,所能共振的能量,卻是難以向量計算的。

  讀書會裡有一個重要的生命訊息,就是慢慢活,細細嚐,生活的美學即蘊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