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18 12:32:47京都子

《蘇荷美學教育》_一塊碎布的延伸

《蘇荷美學教育》_一塊碎布的延伸

  女兒在蘇荷美術館學習畫畫的一個半小時裡,我很愉悅自己能同步地在林千鈴館長的帶領下,展開自己的美學歷程,這是我自小被剝奪的,但托女兒們的福氣,讓我摸蛤兼洗褲地免費享受,這得來不易的藝術講座,步入婚姻與家庭之後,又有幾個父母能夠偷閒進行進修呢?更何況是心靈美學的舒展!

  有一次林館長提到美術的三大要素:顏色、形狀與材質,一般人多注重顏色的調配,再來才是形狀的變化,至於質材似乎是被忽略不計的。平常畫畫時一向只會模仿顏色與形狀,果然一語道破地知道自及果真忽略了媒材的質感。

  心經提到五蘊:眼耳鼻舌身,延伸色聲香味觸的五種作用,而材質就是觸感的身體作用,只是在強調智識教育的台灣,身體幾乎被污名化了,誰還注重材質相關的身體觸感呢?於是,台灣滿眼所見,都是一大堆沒有質感的美,國家公園的步道欄杆,用的是水泥材質又上色虛假粗糙的仿竹設計,讓人一眼看穿那冰冷、僵硬的石灰材質,真是欲蓋彌彰的頑陋,把好山好水拖累得像個虛假的尖嘴猴腮小人,真是令人不忍卒睹;至今孩子們的校服,用的布料材質還是以低廉的人造纖維居多,摩擦著幼嫩的肌膚,在這種不舒服的體驗之下,我想這對於觸感開發是有灰敗的負面作用才是。

  林館長拿出一大疊孩子們的創作,這是「一塊碎布的延伸」的教學單元,老師在課堂上發給小朋友一塊約莫三平方公分的小碎布,與一張卡片紙,每個碎布花樣、形狀、顏色各異,只是小朋友們得費盡巧思地將布與卡紙相融,等於利用已知的美學技巧,將紙與布的媒材進行重整,可以改變質材屬性,玩豬羊變色的紙像布、布像紙,甚至是兩者天人合一的突變成另一種混合材質。總之孩子要探索的,就是相異材質的合諧美感,如何異中求同、同中求異,端視孩子們的創意巧思。

  林館長把這些作品傳下去給我們欣賞,讓我們慧眼初開地仔細瞧,這些孩子們是如何利用原始創造力、點線面的技巧與質感的知覺經驗,如同百變魔術般地在媒材的虛實之間如同精靈般穿梭。

  一張卡片上,孩子會將碎布上似斷或未展的圖樣繼續在紙張上,花繁葉茂地延伸開展,讓整個畫面呈現動態的生生不息,宛若一朵綻放之中的花朵,每一個停格間隙都傳真停留在紙張的二度空間之內;或者孩子乾脆以幾何圖形,打破碎布上的制式走勢,以及紙張的空間象限,如椽大筆一揮,有如盤古開天闢地的雷霆萬鈞,紙張與碎布彷彿孤鶩與煙霞齊飛,融於虛空中瑰麗合諧之中,一張創作就像是從大自然景致裡,以心來裁剪出方寸的洞悉之美;有的則是寫意地將心中的風景,如夢之夢地以蒙太奇的剪接方式,無形存意地呈現一種寧靜氛圍,再以顏彩統整地灑落幾滴會心的欲滴,那創作只能瞇起眼來,以心眼格物致知。

  林館長進一步闡釋,媒材統整的教學規劃,主要是希望孩子能夠以遍佈身體的無數觸感,去覺知材質的自然、金屬…等等屬性,在辨知屬性之間的歧異與獨特性之後,再嘗試如何能找出一個相容的屬性,進行統整改造。這其中應用了「同中求異」與「異中求同」,「同中求異」就是在眼見的物理世界中,看似如斯不具生命的物件之中,以手為眼去膚觸那軟硬、冷熱、乾溼、粗糙與細滑…,重新喚回物件的獨特生命屬性。

  至於「異中求同」,即為肯定材質的多變相異樣貌之後,為求美學的平衡與創新,試圖協調地找出一個性質上可以趨近的部份,然後加以改造利用,出神入化地讓多元媒材有互入互出的動態美感。

  我個人以為,多元媒材的統整經驗,似乎可以推理到個人於世的姿態與人類空間的族群共生。一個人如何能自我悅納地在社會空間中,找到一個舒適平衡的立足點,甚至發展出個人獨到的生活美學與哲學,其實就像那一塊在卡紙上的碎布,如果沒有先體驗到自己生命的特殊、不可取代性,難免在入世的雜染裡,不是格格不入地磨合,就是喪失原創地趨從,彷彿你這個生命與那個生命是可有可無地無足輕重。再者,即便探索出個人的存在不可替代,若是無法體會一己之外的眾生之美,甚至是空間幻化的彈性與詭譎多變,往往就難以與時俱存地活在當下片刻的輕安自在,難容於人、不見於世的孤僻避世,甚至是視覺暴力的反差,這又會衍生、影響人我合諧與天人共榮。

  同樣的,整個社會的族群融合、國際之間的人類互動行為,似乎也可以用多元媒材統整的概念來演繹,在交通工具與傳播媒介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該詩所的不是如何用政治力介入、干預或封鎖,反而應該是用美學的敞開心態,去體驗「同中求異」與「異中求同」的美感經驗。

  「一塊碎布的延伸」不僅僅是美學技巧的養成,更重要的如何能將美學經驗推演到日常生活之中,在個人生活美學的探索,以及人類社會演化的發想,去找到一份天人合一的融合。於是,美學更能擴大到宇宙含藏萬物的生命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