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18 11:38:37京都子

三合街上的浮游推車


  老北投的三合街上,兩旁目前是尚未開發利用的資源回收廠,不論是微雨的清晨,或者是寒流來襲的低溫深夜,甚至是褥暑的39度高溫正午,當我飛車駛過,總會發現一個個行走緩慢的浮游推車逆向過來,一大坨廢紙或寶特瓶擋住了前進的視野,根本看不見推車的動力來源,讓人看著這成堆的回收物,有時還誤以為那是垃圾幽浮,總要等到開車過去回頭一看,才會瞥見那一個個駝了的背與蒼白的髮,吃力地推著那破舊的嬰兒推車或老朽的三輪車,以及承受那幾十公司的回收物重量。

  我知道,一公斤的舊報紙不過能換得五元新台幣的報酬,而撿拾二十個寶特瓶也只有一元的代價,或許,這都是我們奢華生活中的小零頭,甚至是不經意隨手一扔的銅板,但這些對於生活底層的窮苦老人,卻是來來回回一趟又一趟的希望。

  有一天,我親眼看見一個穿著破舊的老伯伯,推著超載回收物的破舊娃娃車,卻是每走一步就掉下一只寶特瓶,才剛費力地撿拾塞回,誰知道另一捆舊報紙又滑落下來,他手忙腳亂地重覆撿拾與塞回,還得卑微陪笑臉地揮手致歉,應付心急不耐的開車人。

那時,我有一種心酸,因為人世間是沒有完滿的,但在體悟實相中,卻也有一份自我省思,或許我是不懂經濟體制的運作法則,或者根本就反對過度消費的虛榮,但我知道人間的福分是有時盡的,真正幸福的人,不是取決於自己能夠攫取豪奪多少在手上,反而是能夠在有限的好運下,珍惜擁有一切,因為念頭之轉的知足與惜福,才是個人重要資產,至於外在對境的榮枯,不過是迷障自己的心智罷了!

我期許自己在消費的當頭,能夠多一點反思與延遲,因為浮游推車上,有一段段年老人生智慧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