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03 23:29:25京都子

與女兒牽手走過京都千年繁華

我的京都熱戀,持續延燒著,從去年九月的初訪,到今年四月櫻花紛飛的驚豔,至於十月底的平安祭(平安時代的遊行),我的想像已經開始用初染的楓紅作為襯色。

  七月盛夏的午後,和好友阿潘提到我的楓紅計畫,他突然靈光一閃問我:「為什麼不帶大女兒Rebecca同行呢?」我知道阿潘一直很驚豔Rebecca的內斂,以及編說故事的能力,一年半前他們倆手牽手在溫泉博物館散步,Rebecca創意無限地編出小白兔故事,足足長達一個小時,讓對電影創作頗有趣的阿潘覺得:「這女孩真是太神奇了!」或許因為這樣的特質,讓阿潘覺得這小女孩應該會喜歡上京都,這個充滿故事的古老城市吧!源氏物語的旖妮瑰麗,再加上陰陽師傳奇裡的人性詭譎,的確是故事想像者的夢幻天堂吧!

  我乍聽之下,覺得真是太棒了!的確,身邊越親近的人,往往更看不清楚對方的特質,像Rebecca這樣觀察型的孩子,應該會深深愛上那京都如霧鎖般的千年過往吧,那裡的緩慢步調,正好可以搭配她如溫潤火侯的慢條斯里;京都的古老街道與矮小建築,讓身高只有112公分的她,剛好在水平視野範圍內,都是豐富多姿的景致;錦市場裡的新鮮食蔬錯落有緻的陳設,或許能夠呼應她德意志個性的嚴謹;清水寺的濃黑、祇園的亮橘、金閣寺的閃金、宇治的墨綠、花見小路上的原木奶黃色…,都可以成為她拼湊京都風采的原始色塊;和果子與時俱移的季節色彩,以及擬像的仿真天地,可以讓她的舌尖,輕觸時光流動的速度…

  我為這個兩人出遊的計畫,感到相當興奮,因為從四年前小Isabella出生後,我和Rebecca的兩人世界,自此多了一個愛爭寵又花招百出的小玩意,我們倆人世界少了許多貼心的悄悄話,就連牽手、擁抱的親密時刻,老是被無端打擾。我有時還是會懷念,只有Rebecca跟我相伴的親密時刻,記得剛懷孕時,我就帶球跑地在法蘭克福趴趴走,而她就是我最佳的玩伴,一直到臨盆前一天,我還帶著她,小心翼翼地走過結冰的溼滑路面,來到聖誕市集喝杯熱可可解饞;Rebecca剛出生時,為了哄弄哭鬧的她,我只好在一月的下雪天,把她包得緊實厚重,然後窩藏在娃娃車裡,推到法蘭克福的美因河畔散步,果然凜冽的新鮮空氣,常讓她溫暖適意地呼呼大睡,一開始我還為此叫苦,但後來也令我甘之如飴,尤其沿岸景致從隆冬的枯槁,漸漸變成初春的嫩綠,的確讓初為人母的忐忑,有一點舒緩、自在;在英國西南布里斯托住遊時,剛長出一顆牙的Rebecca最愛到嫩綠如茵的草原上,看著成群的小鳥跳舞,這裡也是她說出第一個台語:「ㄐㄧㄠˋㄐㄧㄠˋ」,附近公園的鞦韆架上,是我第一放手讓她騰空飛翔;回到德國後暫居Erlangen,每天黃昏後,我和她手牽手在運河邊散步,再利用舊麵包餵食鴨群與大白鵝,有時我們還會被大白鵝追著跑…。有整整三年,我和Rebecca是彼此獨一無二的好朋友,只是隨著妹妹Isabella出生,媽媽的愛開始有了分配的窘迫,曾經緊握她的手,也在換尿布的匆忙中,無暇顧及。有時看著Rebecca早熟的臉孔,我的心裡總會有那麼說不出口的不捨與心疼,也偶而會閃過一絲絲的懊悔,如果…如果我只有生一個女兒就好了,這樣Rebecca就可以獨享所有的寵愛。這樣的後悔又提醒自己六年前的承諾,那時我剛懷孕一個月,可是因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我搭飛機來回台灣與德國之間,再來是上山下海地到處玩,結果一個深夜,我突然下體大量出血,被送到醫院後,德國醫生搖頭說怕是流產,不過德國不時興所謂的安胎,醫生說這就是一種自然淘汰,所以檢查後並沒有任何的積極治療,頂多是建議在家裡躺一星期,他表示如果流掉那就表示胚胎不好,沒什麼值得傷心的,當場我一聽,馬上就在候診室暈了過去,人也噗通地倒在地上,可憐的Rebecca在我肚子裡,又無辜莫名地受了一次撞擊。回到婆婆家,我真的就整整躺了一星期,除了上廁所之外,一律躺在床上,那時我就對著肚子裡的Rebecca說悄悄話,我充滿抱歉地說:「媽媽真是對不起你,我真的不是故意要蹦蹦跳跳地讓你不安穩,但我真的很愛你,希望你和我一起加油,媽媽答應你,從此一定給你所有的愛,也照顧妳到媽媽沒有力氣為止」結果一星期後回醫院覆檢,照了超音波後,在螢幕上看著她的小心臟強而有力的跳動,彷彿回應著我的呼喚,那一刻我的心是滿溢著被了解的快樂,我知道她接受我愛的承諾,當場我淚流滿面。

  所以當意外懷了小Isabella時,我真的有點小小的遲疑,我心虛自己的承諾沒有完全兌現,也懷疑自己的媽媽心,是否從此要被一分為二,而無法全心全意對待Rebecca。後來小Isabella誕生後,我發現媽媽心像是糰活麵糰,每當孩子取了一小塊,它還是自己會繼續增生酵母,等比級數地增加著,永遠是如是盈滿而不短缺。但偶而我忙不過來時,或著小Isabella使出老么的纏功,我對Rebecca的愧疚又跟著她落寞的眼神,一起浮現。

  今年四月婆婆帶Rebecca回德國唸書,少了一個孩子在身邊,我發現自己突然心理負擔便輕了,與小Isabella的互動比較像輕鬆自在的朋友關係,就連我們手牽手走在黃昏的天母街道,都會有相視而笑的單純快樂。我想虧欠Rebecca真的太多了,而我們兩人十月底的京都之行,應該是我小小的補償,或是重拾四年前的兩人親密時光吧!

  我在許多京都的旅遊網站,或個人網頁上post這樣的訊息:
  「想請教各位:
我打算今年十月底帶六歲的大女兒去京都自助旅行(十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九日共九天) ,目前住宿是TOUR CLUB,二十二日的平安祭行程已規劃好,但其他該如何安排呢?
我曾去過京都自助旅行兩次,但是這是第一次帶這麼小的孩子去,我該安排哪些行程?景點?讓這個觀察型的孩子,也對京都有種驚豔的喜悅呢?
可幫請大家幫我想想看,感激不盡!」

  果然,熱心的旅行者很多,很快地就蒐集到有用的訊息,他們都在我的網頁留言板上留下最寶貴的意見。看來,我與女兒的京都行,已經有了許多人的祝福。

  目前初步的規劃應該是這樣:

  平安時代祭 一天
  賀茂川 鴨川 白川 親水之旅 一天
  嵐山小火車與搖船 一天
  東映太秦映畫村與風俗博物館的回到過去 一天
  宇治源氏物語 一天
  大原鄉間小路 一天
  穿和服逛古蹟 一天
  二年坂 三年坂的小白兔藝品之旅 一天
  名古屋訪友 一天

  其實,這些地方我都去過兩遍以上,算不上新奇與發現之旅,但我想的不過是與女兒手牽手晃盪著,偶而不經意地相視而笑,或者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這就是最初的幸福,也是我懷孕當初的承諾。我要的,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