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姑婆
母親節前夕,孩子就讀的學校舉辦一場樟樹下的音樂會,拗不過孩子的盛情邀約,下班後急忙趕去會場。孩子就讀於北市市立迷你學校,師生加一加也不過100多人,但學校辦學很用心,也積極與社區互動,每年的音樂會總是吸引了許多人參加,在會場還瞥見了金髮碧眼的老外,還有輕聲細語的日本人呢,挺熱鬧唷。很棒的一場音樂會,其中有一段表演,竟然讓台下觀看的我掉下淚來,感觸良多,寫來分享一下。
幼稚園老師帶領小朋友表演三首歌舞,其中一首就是耳熟能詳的「虎姑婆」,我也隨著音樂跟著唱和,不知不覺連結到自己也常在睡前唱這首歌給孩子聽,甜蜜的感覺湧上心頭,但甜蜜中也讓我有些感觸。
孩子小時候常在「虎姑婆」和「睡吧!我的愛」中進入夢鄉,我和他都很享受這樣的時光,很甜蜜也很幸福。這個階段親子關係最單純,最純潔,孩子全然信任父母,將自己交託給父母,隨著父母腳步和教導認識和享受世界;初為人父人母的我們,只想給出滿滿的愛來滋養孩子的生命,別無所求,只求他能平安健康的長大。
當孩子對世界有越來越多的接觸,型塑自己的價值、個性和判斷標準,慢慢地我們發現孩子「越來越不聽話」或是「老愛唱反調」,不再百依百順,甚至不再全然信任父母的判斷和指導,而無法用幼童時期的陪伴方式帶領孩子;隨著孩子進入校園,接觸大社會,我們對孩子的要求不再僅僅是「平安健康」,而開始介意孩子能不能跟上學業進度,字體寫得工不工整,煩惱要不要讓孩子學習才藝,擔憂孩子的人際關係,甚至焦慮孩子的言行舉止能不能符合社會框架,於是,框架的包袱和面子的問題,於是開始一連串的教導和指正…
「想成為自己的孩子」遇到「想要孩子成為什麼人的父母」,不斷上演的衝突戲碼,讓當了父母才開始學習成為父母的我們「黔驢技窮」,親子關係陷入緊張,也讓彼此精疲力竭、傷心。誠如上週作文,孩子寫到「當我不乖的時候,媽媽會生氣的處罰我,可是處罰完,媽媽常常會很傷心,我看了也會很難過...」。
看著台上「虎姑婆」的表演,我想念那個「與孩子互動的單純,沒有壓力,沒有負擔,只要孩子健康平安長大」樣貌的自己。但是,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歷經社會化洗禮是必然的,而父母也在這個過程中學習長大,或許這個階段我該學習的是如何在「讓孩子成為自己」、「社會框架」和「自我期待」中取得平衡,當然更重要的是,需要覺察自己更多,因為有時候衝突和不安是反映了想彌補內在的缺憾和不足,感受往往未必是事實。
我提醒著自己,偶爾讓自己回到最初,回到對孩子「只希望他能平安健康的長大」的初衷,或許能讓我們在關係緊張時,找到溫柔有用的解決方式。
虎姑婆這段表演,我認真省思著,發現了---
有時候,我們擁有的太多了,以致於忘了起初;
有時候,我們擁有的太多了,以致於擁有了還想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