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7 15:36:54阿土

有了愛,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有了愛,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一張百元紙幣】
父母是孩子的模,老師是學生的樣;以好模樣,培育孩子正確的人生觀。
他是苦孩子,出身窮苦,三歲死了爹,娘給人家洗衣服賺錢。所以,他知道自己應該分外努力。
18歲那年,他以優異成績考上大學。母親為了給他湊足學費曾去賣過血,他裝作不知道,怕刺傷母親的心。
他也瞞著母親去賣過血,搬過石頭磨破了手,賣過報紙嚷疼了嗓子,為的是讓母親減輕一些負擔。
大二的寒假,他回家,看到母親正在寒冷的冬天裏給人家洗衣服,手都凍裂了。
母親說:「別的工作不好找,只有洗衣服,一件一塊錢:那些都是富人家的衣服,怕洗衣機洗壞了……」
那天,母親領到錢,高興地說:「兒子,媽媽賺了200塊錢。」說著就掏口袋,誰知口袋裏只剩下一張百元紙幣!
母親一下子慌了:「我丟了100塊錢。」再也沒有說二話,就慌慌張張地跑了出去。外面夜黑風大下著雪,母親沿著來的路線去找錢。
看得出來,那100塊錢對她而言,簡直是太重要了!
那是母親一個月的生活費,那是他一個月的菜金啊!
母親出去了,他也隨著母親走。外面很黑,母親打著手電筒,一邊走一邊找。他的眼淚就下來了。
是啊,那是母親洗了100件衣服的報酬啊!
他在院子裏找來找去,沒有;去外面的路上找,還是沒有。就是有,也早讓人撿去了吧?
母親在寒風中來來回回地走了三趟。他心疼地說:「媽,別找了,天亮了再找吧。」
母親卻執著地找下去,手電筒的光柱晃在黑夜裏,刺得他心疼。
他從母親給的生活費中抽出100元,放在院子裏。他認為,這是讓母親解脫的好辦法。
果然,他聽到母親驚喜的聲音:「孩子,錢找到了!」
他奔出去,配合著母親的驚喜。母子倆興高采烈地回到屋子裏。
母親說:「就當沒找到。來,給你,自己多吃點好的,看你瘦的。」
幾年之後,他大學畢業,有了一份好工作。他把母親接到城裏,母親再也不用洗衣服了。
那張百元大鈔,他沒捨得花,還一直留著。那是他和母親找了半夜的一張百元紙幣,是溫暖,是踏實。
過了幾年,他偶爾提起這事,笑著對母親說:「媽,那100元是我放在那裏的。」讓他驚奇的是,母親說:「我知道」。倒是他吃了一驚:「你怎麼知道?」
母親說:「我領回的錢都有記號,上面寫著123,而那張百元紙幣上面沒有記號,況且是在院子裏撿到的。我知道那是你怕我著急放的。我想,兒子這樣心疼我,我不能再找了,既然丟了找不回來,為什麼不讓兒子放心呢?」
他上前抱住母親,眼睛潮濕了。
母子連心啊,他們都想把最溫暖的愛留給對方。
是啊,雖然貧窮,可是有了愛,他們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那一張百元紙幣的尋找,就是母子情深啊!
【負面語言知多少?】
有一年,我們全家去澳洲自助旅行,整個星期裡,上山下海接觸到的都是當地人,心情非常輕鬆愉快。回程時,坐在機場的候機室,聽到背後傳來家長罵孩子的聲音,忽然神經緊繃起來,這才意識到:這一整個星期以來,都完全沒有聽到家長罵孩子的聲音。回頭一看,果然是台灣的旅遊團!
憑良心講起來,一般的台灣家長實在是非常喜歡罵孩子,好像不罵就不會成器似的。罵還分層次等級,有:
邊打邊罵(我打死你!)、
人身攻擊的罵(你這個壞孩子!你白痴啊?)、
惡狠狠的罵(我看你下次還敢不敢!?)、
恐嚇的罵(再不乖我就不理你了!)、
和別人比較的罵(你看那邊那個小妹妹就比你乖。)、
酸溜溜的罵(唉,你們這一代的小孩真是人在福中不知福喔,我們以前哪有這麼好命?)、
羞辱的罵(這麼大了還哭,羞羞臉!別人會笑你喔。)、
訊息矛盾的罵(你再說一句看看。你再說呀!)、
喪志的罵(看你這樣,將來怎麼會有出息?)、
訴諸情感要脅的罵(你看你把爸爸氣成這樣,還不道歉!早晚會把你爸爸氣死。我辛苦工作還不是為了你們?)
這些負面語言,不但通通沒用,恐怕還會有反作用。
人的心理很微妙,你越欣賞他,他的自我價值感越強、越會有向上的動機? 越希望表現得更好不讓你失望,也就是所謂「士為知己者死」的心理反應。反之,你越是批評、訕笑、責罵,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會越低落、表現越差、越不願意聽你的話。既然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認為他是笨蛋,那他的希望在哪裡呢?不如乾脆自我放棄算了。
其實,不論碰到甚麼狀況,我們總是可以把話鋒轉一下,用正面的語言和孩子說話。有一次,我在山中散步的時候,看到一家人也在走山,孩子走著走著忽然就跌到水溝裡去了,爸爸驚嚇之餘,拉起孩子馬上大聲的說:「你怎麼會這樣!每次走路都不看路!以後不帶你出來了,總是這樣不小心!真是笨手笨腳!」
同樣的情景,他可以說:「你還好嗎?哪裡跌破了?剛剛嚇了一跳吧?沒關係,下次小心點。」這樣說,感覺是不是完全不同了呢?同樣是教導孩子,正面的語言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形象,也可以提昇親子之間的情感,絕對會產生正向循環的作用,讓孩子一天比一天更好。
有一位朋友說:「這些道理我都懂。我要是睡夠了就好,如果睡不夠,脾氣上來了,講甚麼道理都沒有用啊。」這也是現代父母面對的一個大問題:一根蠟燭兩頭燒,累到最高點,甚麼教育理想也談不上了。
作父母的人終日忙碌操勞,自己也沒有被疼愛、被呵護夠吧?那麼,健康有效的親子互動是不是必須建立在稍稍放緩的生活步調上呢?
相信我,這樣的生命投資絕對值得!
(本文摘自國語日報專欄)
父母可以是兒女祝福的天使, 也可以是兒女咒詛的鬼魔。 
父母罵兒女笨蛋,他至終成為 笨蛋
父母罵兒女沒出息,他至終成為 沒出息
父母罵兒女頑固,他至終成為 頑固
父母罵兒女懶鬼,他至終成為 懶鬼
父母罵兒女寄生蟲,他至終成為 寄生蟲
父母罵兒女好吃懶做,他至終成為 好吃懶做
父母罵兒女優柔寡斷,他至終成為 優柔寡斷 
父母稱讚兒女能幹,他很可能變成 能幹
父母稱讚兒女精明,他很可能變成 精明
父母稱讚兒女有愛心,他很可能變成 有愛心
父母稱讚兒女肯努力,他很可能變成 肯努力
父母稱讚兒女會做人,他很可能變成 會做人
父母稱讚兒女意志堅強,他很可能變成 意志堅強
父母稱讚兒女富有創意,他很可能變成 富有創意
普通的父母說: 
你怎麼那樣懶惰?
你怎麼那麼會搗蛋?
你怎麼那麼笨?
你真是敗事有餘!
你真是騙子!
你真是自私!
你真是頑固!
你真是浪費時間!
你是人見人怕!
你怎麼那麼愛現?
妳真是長舌婦!
你真是沒出息!
你的脾氣真暴躁!
你是個膽小鬼!
你真討厭!
卓越的父母說:
你努力些可以做得更好。
你的聰明可以用在適當的地方。
找到了訣竅你會進步。
成功之路還需花點力氣尋找。
你所講的不是真實。
你可以試著為別人著想。
別人的意見常有可借鏡之處。
你可以更有智慧地運用時間。
你可以與別人相處得更好。
你需要別人的注意,爸媽愛你!
妳講話可以精簡些我會更喜歡聽。
你能從別的角度找到自己的長處。
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勇氣是需要經過鍛鍊的美德。
你不那樣作我會很高興。
不要在生氣時,教育孩子,也不要在生氣當下,出口傷人,平靜下來,再相互遘通退讓,會少掉許多不必要的衝突,用雙贏方式來遘通,除非真的很討厭,否則還是有商量的空間,若真愛對方,不如彼此退讓,多為對方著想,彼此遘通,感情才能更加長久,像酒愈沈愈香。

夢難留《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YOcRHzOBFQV5dECr3WOhRid9Y.mWtvw-/article?mid=149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