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8 01:11:17阿土

如何用言語讚美孩子

 

 

如何用言語讚美孩子

 

 
 
Photobucket
 
 

如何用言語讚美孩子

Photobucket
 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當你讚美孩子時,要確定你的讚美是有意義的。

當你在讚美孩子的時候,請務必將謹記以下幾點於心:

Photobucket
1.做就對了。

我算是很不吝於讚美孩子的人了,

不過,以前我也都會在讚美孩子前

再三思考是否有在正確的時間裡、

針對正確的事情來讚美孩子,

但現在,我的建議是不要考慮太多,先做就對了。

有些父母很害怕萬一太常讚美孩子,

反而會招致孩子對讚美的反感。

其實只要是真心誠意的,就算每天都讚美,

也不會造成對孩子的過度讚美。

Photobucket
2.誠意最重要。

即使是行為偏差的孩子自以為與你地位相同,

但有時他們還是會有自殘形穢之感。

大多數我輔導過的行為偏差孩子

都不相信父母會真心讚美他們,

他們認為父母的讚美都不是發自真心。

要做到真心讚美孩子,就是要發自內心地說出來。

我最近聽到一位父親告訴十四歲大的女兒

:「你竟然能拒絕朋友的誘惑不抽煙,

真的讓我很為你感到驕傲。」

這個女兒知道父親很在意這件事,

所以,她相信父親的讚美是很有意義的。

Photobucket
3.讚美要具體。

讚美的內容更具體,才會讓孩子覺得更真誠,

也更有效力。

用具體的話讚美孩子,可以增加對他評價的誠意,

也能幫助他正確地了解自己做了什麼正確的事。

你可以告訴孩子說:「謝謝你說了『請』和『謝謝』」,

這麼說能讓孩子了解

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種正面行為。

你這麼說,會比說:「你今天表現得很好」更有效。

又譬如說:「謝謝你毫不抱怨地幫我把東西搬上搬下,

真的讓我好高興」會比你說:

「我很喜歡你在我們一起去購物時的表現」要來得更好。

所以,記住,這一點很重要,

讓孩子確實知道他這次所做的跟以前不同的地方何在,

以及這次的行為為何會受到讚美。

以下是一些表達讚美的範例:

「謝謝你主動把餐桌收拾乾淨。

你的主動幫忙,讓我能夠專心清理廚櫃。」

「我真的很感激你能理解我

沒辦法繼續讓你的朋友搭便車去上班的事情。」

Photobucket
4.少即是多。

許多父母雖然是好意,但卻常常把話說得太多。

即使如我,也曾經屢屢犯下這個錯誤。

為了避免孩子覺得你不夠真誠,

請用正面的方式來評價他,然後就停止別再說了。

讚美不僅要說的少,更要說得更簡單,

譬如:「你今天在店裡的表現真的很有耐心。」,

就算她只是聳聳肩,表現出蠻不在乎的樣子,

你也別被她的裝模作樣給騙了。

你不用為了強調而告訴她說

:「孩子,今天換做是我,也沒辦法應付得跟你一樣好。」。

只要誠心的讚美,她都會聽得到,

而且,這些讚美之詞也會讓她感受很好。

請相信正面讚美的力量,盡力發揮吧!

Photobucket
5.越快讚美越好。

在你看到孩子做出正面的行為時,要儘快讚美他。

你拖得越久才讚美他,

越會影響孩子往後再做出這種行為的欲望和動機。

當然,有時你可能錯過了讚美孩子的黃金時間,

特別是你剛開始運用這種技巧時。

不過,你還是可以告訴他:「我是認真的,

我有注意到今天你陪弟弟一起玩玩具,你真的很體貼。」

Photobucket
6.讚美要多樣化且隨機。

讚美孩子時,請避免每次都用同樣的詞。

讚美的內容越多樣化,就越能打動孩子的心。

心理學家 史金納 博士建議父母,

利用讚美之詞敦促孩子做功課、學習才藝。

口頭的讚美很重要,

但也不要忘記事實給予實質的讚美,

例如送孩子想要已久的CD,或期待已久的玩具,

這些作法都具有助長正面行為的效果。

Photobucket
請花一分鐘思考以下的情形:

如果有人每天經過你的面前

用同樣的語調和方式跟你說:「嗨!」,

你可能很容易忽略對方正在和你打招呼。

但如果對方是用更活潑的方式,

或是詢問你一些問題,你反而會注意到他。

同理,如果你的孩子做了什麼不錯的事,

而你每次都只會說:「做得好」,

久而久之,你的讚美就會逐漸失去了意義,

孩子會覺得你只是隨口說說,不具意義。

事實上,還真的是這樣。每次都用不同的讚美之詞,

會讓孩子認為你的讚美是真心的,自然樂於接受。

Photobucket

如何有效運用其他的獎勵方法

雖然我認為讚美是父母對孩子最好、最基本的獎勵方式,

但是,有時若能搭配其他的獎勵方式,

也可以進一步鼓勵孩子表現得更好。

也許是一個新玩偶、一瓶指甲油、

一張遊戲光碟或是一件衣服,

都能讓孩子更有意願表現良好,

而他所表現出來的良好行為,

往往也會出乎你的意料之外。

Photobucket

前文中提到的著名的心理學家 史金納 博士。

他的正增強理論相當複雜,但是,

有兩項主要結論十分適用於你目前的情況。

首先, 史金納 博士認為透過獎勵能控制行為;

其次,當我們不知道獎勵的內容或何時會有獎勵時,

我們就會有更強烈的動機。

這也是為什麼孩子喜歡驚奇箱,以及大人喜歡賭博的原因。

(~文章內容取自於網路,侵權請告知)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E8SHaDKVAhJ.sxRqgXbVBfe58fN.H2I-/article?mid=35442

http://tw.myblog.yahoo.com/jw!eHAVQaGRERmbu5mDrnCMIea0Ig--/article?mid=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