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水龍教授與南大生暢談「我的音樂語言」
【魏延憲/台南報導】國立臺南大學於今日(4/29)力邀該校名譽博士也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教授馬水龍蒞校,擔任博雅教育講座嘉賓,以「我的音樂語言」為主題,與學子分享他以音樂為個人語言,傳達對本國音樂的自信和熱情。
馬水龍教授畢業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科作曲組,曾任教於現今的基隆市立中山高級中學國中部及臺南應用科技大學等校,為國立臺南大學名譽博士。三十二歲時獲得雷根斯堡音樂學院獎學金,赴德留學三年,向席格蒙(Dr. O Sigmand)學習作曲。返臺後,擔任私立東吳大學音樂學系教授、國立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科教授及科主任、國立藝術學院籌備處主任、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教授及創系主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音樂委員會委員、國立藝術學院院長、中華民國作曲家協會理事長、亞洲作曲家聯盟副主席等多項職位。馬教授以1981年創作的〈梆笛協奏曲〉流傳最廣,曾獲得金鼎獎最佳作曲獎,而其導奏是1990年代中國廣播公司整點報時的音樂,他更是首位臺灣於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整場發表個人作品的作曲家。
「語言能表達人類的思想、情感、文化內容等內在涵養」,馬水龍教授一開頭便說明語言的重要性,藉由不同媒介,「創作者無不運用屬於自己的語言展現自我」。演講中,馬教授不斷強調要「創造出具有文化涵養的音樂」,他認為全面西化雖然能吸收西方的表現方式,卻直接扼殺了我們的文化自主性,因此他主張回歸,要對自己的文化、音樂有自信,才能對國家有信心。馬教授於演講中播放了幾首作品,其中〈小提琴鳴奏曲〉為其學生時期之作,「現在聽起來很可愛」,可見創作具時段性,包含了作者當下的思維,並顯現於作品之中。而〈雨港素描〉的四段樂章,融入了文化背景,馬教授以音樂呈現自小生長在基隆的景物,充滿家鄉氛圍。
「樂器只是工具,何必分西樂或國樂」,馬教授以〈梆笛協奏曲〉流傳國際,他表示使用者對樂器有自信,對自己的國家和文化感到自豪,那「為何我們不能演奏自己的音樂呢?」他認為惟有「自己寫、自己演出」,方能傳達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涵養。「國際需要自己去開闢」,從音樂拓展到社會現實,馬水龍教授於演講中不斷強調自信的重要,他期許學子大方展現自我,走向世界,帶領臺灣開創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