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17 18:13:34樂地

轉動甜甜圈,將甜蜜傳送世界—2005年世界糖果文化節


嘉南平原遼闊,陽光照在田地的農作物上,呈現一片田野風光。來到台南佳里的「蕭壠文化園區」參與2005年的糖果文化節,此次活動期間從1月15日至2月28日止,讓大家體驗昔日的糖廠感受台灣糖業發達的盛況,比照今日重新佈置後的現代感。進入糖果王國之前,那繽紛多彩的偌大城堡造型,城牆上面塗著各種不同的零嘴,讓大小朋友前來此地的反應不斷地嘖嘖稱奇。「糖」是最富變化的食品,在包裝上也相當精美講究。從人文文化歷史脈絡中,端倪出糖與人生活之間的扮演的角色,從世界各國的糖果製作甚至可以推演出當地氣候文化。喜歡吃糖似乎是全世界人類共同的天性,當然小時候愛吃的糖果,在回憶的片段中漾滿著甜蜜。

◎台灣糖業發展與「蕭壠文化園區」

蕭壠文化區所在位置位於佳里鎮菜寮溪畔的佳里糖廠,舊稱「蕭壠糖廠」廠區面積13.8公頃。糖原料區域涵蓋佳里學甲北門將軍七股西港麻豆官田等八鄉鎮。「蕭壠」是平埔社名,原意「契約之地」,是本縣境內平埔族西拉雅系的主要社群之一。蕭壠糖廠創設於1906年,並於1909年開始製糖,係「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再台所設立的第一個新式糖廠,製糖事業一直到二次大戰末期始因盟軍空襲而被迫停工。台灣光復後,政府大力整修並恢復運作,之後辦理原料運送及客貨運輸業務,客運班車至二重港、隆田,貨運班車更遠至北門鹽場和七股鹽場,於六O年代達最高峰,堪稱佳里糖廠的黃金時代。糖業曾是台灣經濟命脈,現今台糖公司的糖業經濟總量比例減少,將經營著力點轉向建商場、生物科技、觀光旅遊等。因糖廠倒閉而累積的土地資源,更成為台糖參與投資工業園區或科技園區的重要資本。

台灣長期以來一直是個典型的農業社會,甘蔗、稻米及茶葉是島內的三大農產品。台灣的氣候、土壤非常適合甘蔗的生產,向來有「甜島」之稱,糖業最盛時,台灣共有17萬公頃甘蔗種植地,42家糖廠,最高年產量達到140多萬噸。高雄港的吞吐貨物一度有70%是蔗糖。五、六十年代,砂糖始終居台灣外銷品第一位,最高時曾佔全部外匯收入的74%。糖業不僅促進了台灣農村經濟繁榮,也帶動了台灣工業的發展。

製糖產業造就了台灣經濟奇蹟,蔗糖文化深植著台灣人的人文情感,糖廠空間則觸動台灣人對於土地的依戀,於是將糖廠的地景重新賦予新的生命、給予土地新的意象及精神,將閒置空間加以再利用,成立「蕭壠文化園區」讓佳里糖廠從廢置廠區蛻變成藝文中心,體現歷史紀錄與閒置空間再利用的雙重價值,為保存與創新產業文化營造一個示範基地。

今年,首度也在「蕭壠文化園區」盛大舉辦「2005世界糖果文化節」,規劃完成十一個豐富、精彩的展演館室,介紹世界各國糖果多變的文化與形式;用歡樂的氣氛、鮮豔的色彩妝點整個園區,建立起一個充滿驚奇的甜蜜王國。王國領地裡會定時舉辦升旗典禮、糖果精靈迎賓舞、甜蜜王國遊行、螞蟻雄兵兒童劇等各式表演活動迎接入境貴賓,拓展小朋友們在日常生活外的想像世界。

◎台灣糖果文化館

「柑仔店」想必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孩童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在困苦的年代中,即使只是幾顆「柑仔糖」也能夠滿足小孩子們的嘴巴!此次糖果文化節設立一區台灣糖果文化館,木頭製的櫃子直立在紅磚牆上,櫃子上的尪仔飄、王子麵巧克力糖,都裝飾上時間的符號。館內復古的裝潢,一台舊式長滿鏽的鐵馬停放在老舊的電影院旁邊,就在那裡發出時間的味道,重現古早社會的懷舊風情,大人看了,童年記憶一下子翻箱倒櫃,讓無數沉睡的記憶又重新覺醒。還有具有地方特色的甜點如澎湖的黑糖糕、鹿港祭典儀式需要用的糖塔、金門的貢糖,這些甜食無形中也形成了鮮明的地方意象。另外,糖廠以前製糖的「石車」,用來軋蔗取漿,曳引在兩具石車上的一根圓軸使石車的齒輪「硤甘蔗」甘蔗就在齒輪間被壓擠成汁,流進下方的石槽中,石車目前也成了過往被現代機器所取代。這現場製作的吹糖、龍鬚糖、糖蔥、鳥梨仔糖、手工黑糖等,各位師傅展現傳統對於糖的多元可塑度等創意外,每個大人小孩的心中也甜蜜了起來。

◎亞洲糖果

阿曼王國是阿拉伯半島第二大國,座落於半島的東南方 東臨印度洋,是唯一受季風吹拂的阿拉伯國家,面積約三十萬平方公里,以生產銅和乳香聞名,椰棗中東及阿拉伯地區不可缺少的食品,尤其是齋月的期間,更是回教徒維持體力的來源,在沙漠綠洲常建其生長蹤跡,對傳統的阿拉伯人而言是具有神奇效力的仙丹。土耳其的快樂糖自羅馬時期就極受孩子的歡迎,是土耳其的傳統糖果。當地人將糖及玫瑰水中加入麵粉使之凝固,後再切成小方塊,是每年土耳其糖果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印度是全世界古文明之一,擁有世界豐富的文化遺產。印度人嗜甜食,糖果在宗教及風俗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宗教色彩滲入印度每一角落,眾多神廟中至今還是還願之處,除了金紗、布料,糖果也是重要的供奉品。另外在傳統的印度婚禮,典禮結束後,新娘需為新郎五口印度糖,象徵新娘會照顧全家的膳食,新郎反餵新娘糖果,象徵新郎會供養全家生計。日本著名的沖繩黑糖,萃取當地種植的甘蔗原料,經過熬煮與冷卻製作而成。據說養份高熱量低富含鐵、鈣、胡蘿蔔素、維他命B群,多種微量元素及葡萄糖,是近年來的養生食品。

◎歐洲糖果

義大利煤炭糖源自宗教貝法那,在這各節日裡有類似聖誕老公公的貝法那婆婆,其掃帚從煙囪進來,將禮物放在壁爐上的襪子,乖孩子給禮物糖果,壞孩子給煤炭糖果。Gummy candy(小熊軟糖)則源自於嚴謹德國人的創意,gummy的意思乃為「膠質萃取」,從動物中萃取膠質再加入各種不同水果口味,至今仍受大小朋友的歡迎。
英國的太妃糖,英文名為Toffee,已有百年的歷史。由糖與奶油熬煮,氣味香濃,深受世人喜愛,是眾多奶油糖果的明星。法國位於歐洲中央,連接大西洋與地中海,參天的庇里牛斯山和法蘭西斯低地,為全歐地理位置最優越的國家。十七世紀由路易十四創造蘋果糖專為國王貴族製作的糖果,最早原料為凡爾賽宮所種植的蘋果樹。如今從金黃色的包裝散發出濃厚蘋果香,仍散發著法國優雅與高貴的宮廷氣息。

◎中、北美洲糖果

每年的十一月一日、二日是墨西哥的亡靈紀念日,當地人都會在供桌上擺放糖做的骷顱頭,並寫上自己的名字,藉此為國家與家人祈福,「骷顱糖」也成為墨國民俗儀式必備的祭品。美國的Jelly Bean由糖心開始製作,在糖心固化後再包上不同口味的糖衣使糖衣呈現繽紛歡愉的氣息,並從不同顏色象徵著多種民族及多元文化的融合。楓樹為加拿大國家的代表,楓樹不但是加拿大的特別景觀,也深深影響當地人的生活。楓樹在落葉前會製造甜的汁液,儲存在根部。在每年春季時,加拿大人會在楓樹樹幹上鑿洞,並掛上水桶,讓楓樹的汁液流入,待集合後,以高溫熬煮成楓糖漿,成為加拿大的特別食品。

◎結語

「鹽」、「糖」兩者都是民生消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也是台灣曾經風靡一時的產業,奠定台灣經濟基礎,但是以往的農業社會漸轉型為工商業社會,經濟產物也跟著改變。我們不斷地向時代前進,卻不能因此將過往歷史遺忘。台南有鹽山,亦有製糖的糖廠,走進佳里糖廠,看到原本已經封廠荒棄的軀殼,留下十四棟倉庫及一些屋舍,但是這些空間及建築再運用包裝後再度獲得新面貌,充分地利用在地資源建立一處「蕭壠文化園區」,在此不但能夠體驗歷史的腳步脈動傳承製糖文化,也能夠提供藝文活動的地點。2005年世界糖果文化節的活動會場中,展示著各國不同的糖果,可見各國對於飲食的創意,同時也可以感受「糖果」具有國際般的豐采。原來糖果不只可以解饞祭五臟廟之外,也能光鮮亮麗的展示在眾人面前,無時無刻甜蜜著每個人的嘴巴,也藉由世界糖果的多樣,讓我們轉動甜甜圈將甜蜜傳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