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21 23:05:42樂地
[It's my way, my life]-- 當「雁」飛過「廣場」
當「雁」飛過「廣場」—笠詩社四十週年訪白萩 撰稿者:樂地
我們仍然活著。仍然要飛行
在無邊際的天空—白萩<雁>
在筆記本上抄錄白萩<雁>詩中的句子,反覆朗誦著,莫名之間似乎一切人生的苦難都變得坦然。家庭的遭遇,讓白萩真切感受生命的苦楚,文字在哀慟中往往透露詩人悲天憫人的情懷,相對地,也讓無數孤獨淒涼的讀者獲得心靈上的慰藉。生於動盪不安的年代,時代的遞嬗養成敏銳批判觀察力,揪出世界腐敗的癥結提出相當的見地與創新。
我閱讀著,對於人生課題,似乎也豁然開朗起來。這是詩的力量。
得知可前往訪問白萩感到雀躍,欽佩白萩以文字及藝術來表現生命的剛毅又見柔韌,即使白萩已達耳順之年,但此次訪問仍娓娓道出自己人生經歷及創作歷程,讓身為晚輩受益匪淺。如今,白萩以及其他前輩所創立的詩社邁向四十週年,這是詩社的盛事,也是台灣文藝另一個里程碑。
路有千條條條在呼喚著我
路有千根根根在呼喚著我--白萩<路有千條樹有千根>
白萩生於西元一九三七年,亦是盧溝橋事變那年,一個不安的年代。幼年時,面臨家庭劇變,目睹母親倒於病榻,飽受病痛的折磨,經濟頓時也陷入拮据,所以無論在生活上、情感上、求學上都倍加艱辛。一九四二年,白萩六歲,在日本寺廟附設的幼稚園中開始接受日文教育,八歲時入小學,彷彿日文教育正當全面展開,卻遇上盟軍轟炸臺灣,學校停課,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躲空襲。一九四五年太平洋戰爭結束,一九四六年重新開始學校教育,然而此時國民政府正與共產黨纏鬥,臺灣的處境渾沌未明,直到一九四七年,白萩十一歲,學校正式教授「國語」。十一歲才接觸ㄅㄆㄇㄈ的白萩,到了十三歲已經常常自己去台中圖書館整本整本的抄書、抄詩,閱讀範圍更是廣泛,包括世界文學名著與中國古典詩詞。十六歲開始嘗試寫新詩、散文,十七歲足歲就以〈羅盤〉一詩獲獎。
家庭的遭遇以及所處的時代先後歷經日據時代流彈侵襲、國民政府遷台後所爆發的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等,一生顛沛流離,仍依舊如雁般堅忍地的飛過冷冷的雲翳,在翼上紀錄歷史的軌跡,寫成鏗鏘詩篇傳予世人。
白萩說:「個人的家庭遭遇與時代的環境變化,造成寫作主要的基調。」
未想過自己寫詩是為了成名或出鋒頭,或者作品是否牽涉政治,只是內心有很大的苦悶急著宣洩,不知不覺心底的呼喚油然而生,他選擇以詩容納感情的形式來表現,「詩」也就呼之欲出,為白萩一生經歷作「存在」最佳註解。
我們站著站著站著如一支入土的
樁釘,固執而不動搖
噢,老天,這是我們的土地,我們的墓穴—白萩<樹>
白萩堅持詩的內容與形式的一元藝術論,曾說:「藝術之所以能偉大的呈現在我們眼裏正是由於技巧的偉大。」形式實質上已經包函內容,藝術不僅是藝術還要追求藝術的真與美。對於古典詩與白話文運動之間,打破古典詩的格律,在詩語言上的斷與連中仍保留其跌宕鏗鏘,捨去白話的累贅,卻也能夠保留簡單平易的語言,在文字的應用上取得中庸,擁有自己獨特的書寫風格。
白萩說:「語言用來思考,不同的語言則帶來不同的感受」,又認為「語言形式影響到人的思考」,由於對於繪畫亦有著墨,運用繪畫的原理來處理文字,認為「意象先於意念」,以精鍊簡潔的文字搭架成意象,聚焦於某一個人、某一件事和某一項物件上,表達自己的獨特創新的看法。
詩中深受現代主義的影響,大量出現以「存在」的主題,強調自我與他人所處互依互存的關係,浮現自己無盡孤獨與廣大的荒漠形成強烈對比,但即使人僅是翰漠一沙,隨風漂泊流浪居無定所,堅毅的「我」、孤芳自賞的「我」,詩中所隱喻的「我」雖渺小,但卻是獨一無二。人生的無奈是存在的必然,相同地,也是存在的不得不然。白萩如一隻雁航行偌大的廣場間,奮力追尋生存之道,然後深深紮根在自己的土地上,守候家園。
銅像猶在堅持他的主義
對著無人的廣場
振背高呼—白萩<廣場>
目前詩集有<<蛾之死>>、<<風的薔薇>>、<<天空象徵>>、<<香頌>>、<<詩廣場>>、<<風吹才感到樹的存在>>、<<自愛>>,每一本詩冊皆擲地有聲,所運用的語言也有很大的轉變及創新,白萩為自己的創作稍作整理,年少時情感浪漫激切,第一本詩集<<蛾之死>>大量創作都在「體驗生命的境遇」、體驗「人背後的生命」;《香頌》則以表現感情、愛情為主,描述與髮妻共度艱辛時刻;<<詩廣場>>則是政治詩的創作,批判味頗重。
帶有政治指涉、抗議、批判的詩,多藉著生活中的貓、狗、火雞、螞蟻、鸚鵡為取材,採用譬喻使之形象化、戲劇化,深沉地對於這冷肅、不講道理、令人恐懼的政治環境抗議,用其語言敏感、自覺,率先碰觸潛伏在時代底層的議題,不以直露的議論、評說或情感宣洩,所以欲探測作品的傳達的思想理念也必須對於歷史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夠解讀白萩詩中所傳達現實社會中深刻的荒謬和無奈。但也因為如此,作品每每讀來都別有新意令人震怔,亦可作為現代社會的借鏡,給予獨裁者深深的警惕。
天空還是我們的祖先飛過的天空。
廣大虛無如一句不變的叮嚀—白萩<雁>
笠詩社即將邁入四十週年,在戰後的台灣文藝上佔有承先啟後的重要地位,每期刊物背負著歷史演變,也具有相當的時代意義,在「本土文學」研究上提供完整的脈絡。以時空的「縱」線來看,以往戒嚴時期言論受到控制,迄至現今解嚴,言論自由開放,對於以往被忽略、壓抑的詩人,應該重新找回受到重視,親身傳述歷史背景,生活經驗以及還原作品的創作年代,了解詩人當下內心吶喊的真正聲音,一代傳承一代,記取教訓。
白萩詩中所取用的題材相當本土,記錄著台灣外在環境的變遷、深刻描寫人內在深沉情感以及生命的無奈與堅韌,一一巧妙地的運用詩語言呈現。對於自我也不斷追求創新與進步,精神可畏實為晚輩的楷模表率。對於時空以「橫」觀之,白萩也鼓勵新生代詩人們學習第二外語,多吸收當代國外的文藝潮流,立足本土放眼國際。
註:身為一名後起之輩,涉世未深拙於言辭,非常謝謝訪談中老師頻頻指教,也在閱讀老師的詩集中,深刻的體悟到這塊土地上的天空曾是如此冷冽,讓老師滿腔熱血無法疏解,不得不付諸於手握的筆,寫下一首首批判詩來表達己觀;看到孱弱的生命如此卑微,讓他不得不對人產生憐憫之情來表達關愛;鑑於語言的氾濫空洞,不得不讓他重新思考語言和創新風格來表達進步,這就是白萩老師,追求自我超越,如雁般堅忍地飛過廣場。
(此文刊在<<笠>>241期)
我們仍然活著。仍然要飛行
在無邊際的天空—白萩<雁>
在筆記本上抄錄白萩<雁>詩中的句子,反覆朗誦著,莫名之間似乎一切人生的苦難都變得坦然。家庭的遭遇,讓白萩真切感受生命的苦楚,文字在哀慟中往往透露詩人悲天憫人的情懷,相對地,也讓無數孤獨淒涼的讀者獲得心靈上的慰藉。生於動盪不安的年代,時代的遞嬗養成敏銳批判觀察力,揪出世界腐敗的癥結提出相當的見地與創新。
我閱讀著,對於人生課題,似乎也豁然開朗起來。這是詩的力量。
得知可前往訪問白萩感到雀躍,欽佩白萩以文字及藝術來表現生命的剛毅又見柔韌,即使白萩已達耳順之年,但此次訪問仍娓娓道出自己人生經歷及創作歷程,讓身為晚輩受益匪淺。如今,白萩以及其他前輩所創立的詩社邁向四十週年,這是詩社的盛事,也是台灣文藝另一個里程碑。
路有千條條條在呼喚著我
路有千根根根在呼喚著我--白萩<路有千條樹有千根>
白萩生於西元一九三七年,亦是盧溝橋事變那年,一個不安的年代。幼年時,面臨家庭劇變,目睹母親倒於病榻,飽受病痛的折磨,經濟頓時也陷入拮据,所以無論在生活上、情感上、求學上都倍加艱辛。一九四二年,白萩六歲,在日本寺廟附設的幼稚園中開始接受日文教育,八歲時入小學,彷彿日文教育正當全面展開,卻遇上盟軍轟炸臺灣,學校停課,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躲空襲。一九四五年太平洋戰爭結束,一九四六年重新開始學校教育,然而此時國民政府正與共產黨纏鬥,臺灣的處境渾沌未明,直到一九四七年,白萩十一歲,學校正式教授「國語」。十一歲才接觸ㄅㄆㄇㄈ的白萩,到了十三歲已經常常自己去台中圖書館整本整本的抄書、抄詩,閱讀範圍更是廣泛,包括世界文學名著與中國古典詩詞。十六歲開始嘗試寫新詩、散文,十七歲足歲就以〈羅盤〉一詩獲獎。
家庭的遭遇以及所處的時代先後歷經日據時代流彈侵襲、國民政府遷台後所爆發的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等,一生顛沛流離,仍依舊如雁般堅忍地的飛過冷冷的雲翳,在翼上紀錄歷史的軌跡,寫成鏗鏘詩篇傳予世人。
白萩說:「個人的家庭遭遇與時代的環境變化,造成寫作主要的基調。」
未想過自己寫詩是為了成名或出鋒頭,或者作品是否牽涉政治,只是內心有很大的苦悶急著宣洩,不知不覺心底的呼喚油然而生,他選擇以詩容納感情的形式來表現,「詩」也就呼之欲出,為白萩一生經歷作「存在」最佳註解。
我們站著站著站著如一支入土的
樁釘,固執而不動搖
噢,老天,這是我們的土地,我們的墓穴—白萩<樹>
白萩堅持詩的內容與形式的一元藝術論,曾說:「藝術之所以能偉大的呈現在我們眼裏正是由於技巧的偉大。」形式實質上已經包函內容,藝術不僅是藝術還要追求藝術的真與美。對於古典詩與白話文運動之間,打破古典詩的格律,在詩語言上的斷與連中仍保留其跌宕鏗鏘,捨去白話的累贅,卻也能夠保留簡單平易的語言,在文字的應用上取得中庸,擁有自己獨特的書寫風格。
白萩說:「語言用來思考,不同的語言則帶來不同的感受」,又認為「語言形式影響到人的思考」,由於對於繪畫亦有著墨,運用繪畫的原理來處理文字,認為「意象先於意念」,以精鍊簡潔的文字搭架成意象,聚焦於某一個人、某一件事和某一項物件上,表達自己的獨特創新的看法。
詩中深受現代主義的影響,大量出現以「存在」的主題,強調自我與他人所處互依互存的關係,浮現自己無盡孤獨與廣大的荒漠形成強烈對比,但即使人僅是翰漠一沙,隨風漂泊流浪居無定所,堅毅的「我」、孤芳自賞的「我」,詩中所隱喻的「我」雖渺小,但卻是獨一無二。人生的無奈是存在的必然,相同地,也是存在的不得不然。白萩如一隻雁航行偌大的廣場間,奮力追尋生存之道,然後深深紮根在自己的土地上,守候家園。
銅像猶在堅持他的主義
對著無人的廣場
振背高呼—白萩<廣場>
目前詩集有<<蛾之死>>、<<風的薔薇>>、<<天空象徵>>、<<香頌>>、<<詩廣場>>、<<風吹才感到樹的存在>>、<<自愛>>,每一本詩冊皆擲地有聲,所運用的語言也有很大的轉變及創新,白萩為自己的創作稍作整理,年少時情感浪漫激切,第一本詩集<<蛾之死>>大量創作都在「體驗生命的境遇」、體驗「人背後的生命」;《香頌》則以表現感情、愛情為主,描述與髮妻共度艱辛時刻;<<詩廣場>>則是政治詩的創作,批判味頗重。
帶有政治指涉、抗議、批判的詩,多藉著生活中的貓、狗、火雞、螞蟻、鸚鵡為取材,採用譬喻使之形象化、戲劇化,深沉地對於這冷肅、不講道理、令人恐懼的政治環境抗議,用其語言敏感、自覺,率先碰觸潛伏在時代底層的議題,不以直露的議論、評說或情感宣洩,所以欲探測作品的傳達的思想理念也必須對於歷史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夠解讀白萩詩中所傳達現實社會中深刻的荒謬和無奈。但也因為如此,作品每每讀來都別有新意令人震怔,亦可作為現代社會的借鏡,給予獨裁者深深的警惕。
天空還是我們的祖先飛過的天空。
廣大虛無如一句不變的叮嚀—白萩<雁>
笠詩社即將邁入四十週年,在戰後的台灣文藝上佔有承先啟後的重要地位,每期刊物背負著歷史演變,也具有相當的時代意義,在「本土文學」研究上提供完整的脈絡。以時空的「縱」線來看,以往戒嚴時期言論受到控制,迄至現今解嚴,言論自由開放,對於以往被忽略、壓抑的詩人,應該重新找回受到重視,親身傳述歷史背景,生活經驗以及還原作品的創作年代,了解詩人當下內心吶喊的真正聲音,一代傳承一代,記取教訓。
白萩詩中所取用的題材相當本土,記錄著台灣外在環境的變遷、深刻描寫人內在深沉情感以及生命的無奈與堅韌,一一巧妙地的運用詩語言呈現。對於自我也不斷追求創新與進步,精神可畏實為晚輩的楷模表率。對於時空以「橫」觀之,白萩也鼓勵新生代詩人們學習第二外語,多吸收當代國外的文藝潮流,立足本土放眼國際。
註:身為一名後起之輩,涉世未深拙於言辭,非常謝謝訪談中老師頻頻指教,也在閱讀老師的詩集中,深刻的體悟到這塊土地上的天空曾是如此冷冽,讓老師滿腔熱血無法疏解,不得不付諸於手握的筆,寫下一首首批判詩來表達己觀;看到孱弱的生命如此卑微,讓他不得不對人產生憐憫之情來表達關愛;鑑於語言的氾濫空洞,不得不讓他重新思考語言和創新風格來表達進步,這就是白萩老師,追求自我超越,如雁般堅忍地飛過廣場。
(此文刊在<<笠>>241期)
您的大作寫得真好,讚嘆!
抱歉!前幾天有引用您此句於網路上:"欲探測作品的傳達的思想理念也必須對於歷史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夠解讀白萩詩中所傳達現實社會中深刻的荒謬和無奈"不知您是否介意?
祝您吉祥平安,幸福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