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區中為主發光
台灣有不少教會,除了在繁忙的主日供信徒崇拜、聚會之外,平常大多大門深鎖,只是靜靜的佇立在社區裡,教會雖然每年都會有報佳音以及聖誕節的特別節目,希望廣邀社區福音朋友到教會,但這樣的教會與「成為社區的祝福」有著相當大的距離。社區裡的一般民眾,聖誕節過後只會覺得教會是一棟莊嚴的建築物,是不對他們開放的。
從社區未信者的角度來看,上述類型的教會是自社區營造活動中缺席的,堂會的建築只是為了滿足基督徒的需求。即使有些教會有心推動社區事工,但由於一般信徒對於社區事工較為陌生,在在欠缺健康的宣教觀念之下,因此社區事工就得不到會友的支持。因此,社區的事工便落在牧師、長老、執事的身上,在人力與時間的限制下,也就很難期待教會能有多大的果效。對於這樣的教會,我們呼籲教會牧長應該加強宣導,務必要讓信徒有整全的宣教觀,瞭解一個健康的教會必須是敞開、外展的。
夏忠堅牧師在《教會與社區的再思》一文當中,曾對教會提出相當直接的挑戰:「教會是否能拋棄傳統,在每個禮拜天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崇拜之後,全教會信徒四散到社區中,去做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的社區服務。去探訪獨居老人、去關懷單親家庭、去訪視貧困者、去作社區清潔、去帶孩子玩直排輪、去作課業輔導……。」 對許多教會來說,這是不容易推動的,但至少教會應該開始把「社區事工」視為是一種屬靈操練。
曾經有一位律法師問耶穌,要怎樣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穌反問他:「律法上寫的是甚麼?你念的是怎樣呢?」 律法師回答耶穌:「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 耶穌說:「你回答的是;你這樣行,就必得永生。」(參路十25-28)
「愛鄰舍」就是社區宣教事工的源頭。很多基督徒把上述經文的焦點放在「盡心、盡性、盡力、盡意」的愛神,但如果我們愛神的話,我們就會愛鄰舍如同愛自己,愛人就是愛上帝。
教會除了在主日崇拜時為著社區的需要向神禱告,也需要有具體的行動,用上帝的愛去關懷社區,體察社區的需要,讓教會成為社區的祝福。
By 鄭超睿
(國度復興報474期社論,2011.8.9發佈)
上一篇:教會以外的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