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11 16:23:10主流出版社
小牧童說故事(274)~短恨歌
前一陣子,天韻詩班把已故作家杏林子生前的著作《生之頌》中的文字給編成歌曲,製成CD專輯【把愛留下】。
杏林子早年曾以《生之歌》一書榮獲香港湯清文藝獎,《生之頌》則一向被視為該本得獎書的姊妹作,甚至更為細膩、感人。
《生之頌》裡有一篇名為「寬恕的功課」的短文,被節錄成為詩歌【寬恕】的歌詞,內文為:
「主啊!我做不到,他們得罪虧欠我,要我原諒?我做不到;
主啊!我做不到,他們不斷傷害我,要我忘掉?我做不到。」
「但是我忘了,主啊!我也曾如此對祢,
背棄祢,否認祢,遠離祢,祢都依然愛我。」
「主啊!我願意,我願意寬恕那傷害我的人,因為祢先寬恕我。」
雖然這段收錄在《生之頌》一書中的文字我早已拜讀過,但再由天韻團隊配上旋律後歌詠之,卻又多了一份不同的味道。
杏林子早年曾以《生之歌》一書榮獲香港湯清文藝獎,《生之頌》則一向被視為該本得獎書的姊妹作,甚至更為細膩、感人。
《生之頌》裡有一篇名為「寬恕的功課」的短文,被節錄成為詩歌【寬恕】的歌詞,內文為:
「主啊!我做不到,他們得罪虧欠我,要我原諒?我做不到;
主啊!我做不到,他們不斷傷害我,要我忘掉?我做不到。」
「但是我忘了,主啊!我也曾如此對祢,
背棄祢,否認祢,遠離祢,祢都依然愛我。」
「主啊!我願意,我願意寬恕那傷害我的人,因為祢先寬恕我。」
雖然這段收錄在《生之頌》一書中的文字我早已拜讀過,但再由天韻團隊配上旋律後歌詠之,卻又多了一份不同的味道。
可不是嗎?人非聖賢,豈能無「恨」?然而,杏林子在此段文字中所分享的思考方式,往往可有效地助人縮短發怒的時間,並讓大部份的恨意在更短的時間內消逝。是以,我常暱稱這首【寬恕】為「短恨歌」!意即一首幫助人縮短發怒時間與恨意的詩歌,我認為它比當年白居易的「長恨歌」更值得現代人傳頌,對現代人的心理健康也更有益。
希望您也會喜歡這首「短恨歌」所教導我們的情緒管理方式,面對那些令我們咬牙切齒的人時,學習饒恕人的過犯,如同天父總是饒恕我們的過犯一樣。
【上帝的小叮嚀】
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馬太福音六章14節)
希望您也會喜歡這首「短恨歌」所教導我們的情緒管理方式,面對那些令我們咬牙切齒的人時,學習饒恕人的過犯,如同天父總是饒恕我們的過犯一樣。
【上帝的小叮嚀】
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馬太福音六章14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