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5 19:50:33寧子
菱花鏡_紅塵難枕
寧子,讀賞你的詩文,自己不禁想起一首很情感細膩的元曲,那份莫名而微妙的感覺非常抓正痛處。
折桂令 徐再思 [元]
春情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雲,心如飛絮,氣若游絲。
空一縷餘香在此,盼千金遊子何之?
證候來時,燈半昏時,月半明時。
版主回應
好美的一首 喜歡!!
^__^ 2009-10-12 16:28:39
寧子,中國古時候很少數人談戀愛後而締結姻緣,更加的是父母之命以致媒約之言,男女雙方務求盡量門當戶對成親,往往之前從未謀面。故此中國古時候男女雙方缺少婚前的浪漫經歷。
由於中國傳統承襲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男權主義在舊社會抬頭,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可謂等閒之事,女方對男方的體諒既是無私的又包容的,婚後對婚姻的恪守更加體現在女方,男主外女主內,大多數都從一而終,相思的份量最能從女方感受得到,妻子期盼遠行謀生的丈夫早日歸家,女方更加依賴出外賺錢養家的男方,當時資訊並不發達,箋上字裏行間都顯得難捨別離,每事關懷,相思日復一日,那種精神煎熬,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如今社會道德規範變遷,太多物質引誘,太多生活負擔,很多人的關係逐漸冷漠疏離,不容易與對方熟絡,更遑論敢去說愛。相思,成為大部份現代人心中的抽象名詞。
版主回應
飛腳你的論述 是真切的存在 現今的社會
觀察了各年齡層 和各階層的朋友 是令人訝然的
20歲 30歲 40歲 50歲 60歲 70歲
各自表述 各有不同開闊或保守
以年紀的軌線
數字越小 開放角度越大 保守較少
數字越大 保守越多 開放角度越少
這是很有趣的現象 要超越既有的命定模式
只有適應自己感受 才能有所突破
^_*
2009-10-12 16:26:24
羨曾有果..
楓落無聲..
懼嚇 憐丹 惜紅 心赤 恨四季(紅)滿山紅
賞文..得罪了..
感謝來訪
懼嚇 憐丹 惜紅 心赤
恨四季(紅)滿山紅?
這組字很欣賞 2009-11-17 07: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