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26 01:09:03Khitan

021 雞冠壺


底部是圓的,到了頂部漸漸轉變成扁的,壺口大多像煙囪一樣直立著,再加上一個把手,這樣就把幾個簡單的幾何形巧妙的連接在了一起。
這就是遼代陶瓷的造型中最具馬背民族風情的器物——雞冠壺。

上圖-早期單孔 茶釉單孔雞冠壺 巴林右旗博物館藏 契丹王朝 p.261

契丹民族馬上為家,需隨時攜帶酒、乳、水等飲品,所以用皮革縫成囊來盛載,只留小口。
雞冠壺是仿這類皮囊形制做成的生活用品,多是瓷器,由於壺的上部有雞冠狀的孔鼻,腹部下垂仍像容水的皮囊,在邊緣還仿出縫製皮革的針腳,亦稱“皮囊壺”。
(因便於馬上攜帶,又稱為馬蹬壺)



上圖-中期扁身雙孔 黃釉帶蓋雞冠壺 出土於遼寧省朝陽地區遼代墓

★遼代二百多年間,雞冠壺形制的變化可分三式:
1.扁身單孔式 - 早期壺形是仿自皮革縫製的皮囊,形體低矮,腹部圓渾下垂,上有管狀口和雞冠狀單孔系,圈足。特點在於,壺身上有一條看起來原始而簡單的線條和仿皮子縫合的針跡。

2.扁身雙孔式 - 中期壺身變扁變長,扁身,上薄下厚,管狀短注。壺身上部為馬鞍形雙孔。受漢文化影響風格纖巧細秀,漸失馬上攜帶特點;

3.扁身提梁式 - 晚期器身圓形,高瘦,和管狀注嘴的細高趨向,上部變成提梁,已使雞冠壺朝居室使用的注壺方向發展。


上圖-晚期扁身提梁式 白釉提梁雞冠壺

我們可以想像,在那樣一個年代,遊牧民族的勇士騎在馬上,縱橫四海,彎弓射雕,渴了就拿出隨身帶的雞冠壺,喝一口馬奶酒, 是多麼的豪情萬丈!

後來,雞冠壺逐漸發展,變成底部加圈足和提梁式,這種雞冠壺便於室內生活,可以放在桌上或地上。到遼聖宗以後,雞冠壺便逐漸消失了。

上圖-淺綠釉倒注壺 (注壺逐漸取代了消失中雞冠壺)


圖文來源
北京文博 遼瓷造型及其裝飾藝術
http://hanweb.capnet.com.cn/b5/www.bjww.gov.cn/2004/6-28/160.shtml
中國歷代酒具鑒賞 黃釉帶蓋雞冠壺
http://www.esgweb.net/Article/Class58/Class97/Class101/200805/35778_81.htm
成吉思汗黄金家族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6/11027560/20050516/12316929.html
東北新聞網 回味馬背豪情的雞冠壺
http://liaoning.nen.com.cn/77971867083735040/20070718/2270309_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