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6 13:59:58無遮,小光,一休

一問一智慧

一問一智慧
        
作者/佛使尊者



佛使尊者簡介--向大自然學習佛法

    佛使尊者終其一生都在宣揚正確且合乎理性的佛法,力圖斷除佛教在二千多年的流傳中所三雜的外道思想及迷信色彩,他精研巴利三藏(尤其是經藏),但不著眼於佛 學理論及哲學的研究,而關懷如何把生命安頓在真理及和平當中,因此終其一生弘法不輟,大力呼籲  人類掌握生命,斷除我執,止息貪、嗔  、癡,如此,不待死後,當生即能證得涅  槃。

    佛使尊者且認為若要真正解脫,必須向大自然學習。早期在森林中的修學時,由於觀察動物的夜間活動, 他肯定「法」不像世俗世界一樣在夜晚入睡,真正修法的人,他的身體雖然入睡了,但心靈永遠保持清醒,隨時準備去觀察萬物的真相;在大自然中獨處無怙時,他 以「如果我害怕面對任何情境,我要持續在那情境中,直到恐懼消失」來自我訓練,用心去聽,用心去看,「直接面對」,使他體驗到佛法    本來如是。

    「自然」是他一生的堅持,在大自然中學習到「如是」的見解,也充分表現在他看待自己生命的態度上,如晚年生病時,他認為「生病本然如此,它是依於因緣的必然關 系,.... 痛只是一種感覺,必須把它變成禪修的物件,盡可能深入研學苦、病及死」, 他用內心的智慧克服痛感,深入瞭解生病只是「自然」的現象,本來 如是。可見,大自然不但是他心靈全新感受的泉源,自然界的規律也變成他生活的規律,每一種景象都是他修法的物件。

    佛使尊者不論在演講或著作中,也是這樣不斷傳遞自然的緣起法則,他的說法沒有玄妙的幻想及深奧的哲理,直截而可行,而他也始終如此踐行,堪為踏實學佛、出離污染的楷範。


一問一智慧

        志同道合的學佛朋友們:

        今天演講的主題是 Lak Dhamma Samrab Nak Seuksa (給學習者的法義原則)。

    在此我想先向大家說明,今天的演講只談佛法重要的基本原則,所以主要是針對學生,也可以說是針對知識份子而說的。我將採用問答方式來討論這些法義原則,也就 是先提出一個問題問你們,再提供答案,如果你先聽過問題,就會發現比較容易瞭解並記住答案。我認為對學生或知識份子說法,這是最恰當的方式。在佛世時,知 識份子除了問及佛法的基本觀點和重要原則外,不會再問其他事情,因為他們不想要冗長迂回的解釋,以便能節省時間。

    因此,今天我會這麽做:先提出問題當成主題,然後從基本法義原則的觀點回答這個問題。用這種方式會幫助你掌握論題的要點,並且能建立良好的基礎。擁有這些基礎知識, 將來會蘊育出美好的果實,方便各位日後自行閱讀或聽其他人演講。再者,我演講的另一個目的是,以後如果有其他國家或宗教人士問你問題時,這些問答內容能幫 助你回答,而且不會引發對教義的誤解。

    好好記住這些主題或其主要內容,如果你能把它背下來,那是最好不過了!而且,我相信這樣對你們會有很大的益處。現在我們依次來討論這些主題。

 .(1)假如有人問你:
     「佛陀教導什麽?」                                           .

      這個問題最好引用佛陀所說的話回答:「比丘們!現在和從前一樣,我只有教導苦( dukkha )和苦的止息。」(泰本巴利藏第12冊,278頁)。  

      不管這回答是否符合你原來的想法,請好好思惟它。我們當然也可用其他方式回答,但是在這段話中,佛陀確實已將自己的教導歸納得相當簡潔了。

      佛陀只教導「苦」和「苦的止息」,所有和止息苦沒有直接相關的問題就不回答,例如「死後會再投生嗎?」、「是什麽去投生呢?」這些問題可以以後再思考。

    所以,若有西方人問起這個問題,我們應依照這個準則回答:佛陀除了教導「苦」和「苦的止息」之外,再也沒有其他的了。

 .(2)接下來,可能有人問我們:
     「佛陀有什麽特別的教導?」
 

    如果有人問起這問題,我們可以由許多不同角度來回答:

    (一)首先我們可以這麽說:佛陀教導我們踐行不鬆不緊、不偏不倚的中道。一方面避免修禁欲的苦行,因為它只會帶來無謂的困擾和麻煩;另一方面也避免縱容感官的滿足,對於只愛享受感官樂趣的人,有一個相當貼切的反諷:「明天可能就要死了,好好地吃喝玩樂吧!」

    相反地,中道則主張不自我折磨,同時強調不耽溺在感官的滿足上。踐行中道能使生活、學習、修行和滅苦各方面都恰到好處,它可廣泛地應用在許多不同情況,而且 讓你不會誤入歧途。踐行中道與「七知」    知因、知果、知己、知節、知時、知人、知眾,是並行不悖的,「七知」讓我們懂得踐行中道。這是一種回答方式。

    (二)我們也可採用另一種回答:佛陀教導「自助」( self-help )。 「自助」的意思你們可能都懂,似乎不必 再作解釋。簡單地說,就是我們別想依賴運氣或命運,也不應該依賴天神和所謂的「上帝」,我們必須自己皈依自己,這在巴利文藏經中有記載。甚至有神論者也這 麽說:「上帝只幫助願意幫助自己的人」。其他的宗教裏或多或少存在著「自助」的教義,但在佛教中則要完全「自助」,例如當一個人在悲慘、迷惑的處境中,身心遭受痛苦時,他必須「自助」。佛陀說:「諸佛只指出道路,用功則需要靠自己。」換句話說,佛陀教導「自助」,我們應謹記在心!

    (三) 另一種回答是:佛陀教導一切都是緣起,隨因緣而改變,有其自然的法則。這種敍述很像舍利弗出家前,由一位比丘那  所得到的答案:「佛陀教導一切事物由因生起,必須認識現象的因和現象因的息滅。」這個教義在本質上相當科學,可以說符合科學原則。佛教是主張「依法不依人」的理性宗教。

    (四) 還有另一種可被用來實修的準則。佛陀如此教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三個在一起被稱為「別解脫教誡」( Ovada- patimokkha )意指「教誡總綱」( summary of all exhortations )。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在此不需要詮釋, 但是「自淨其意」的意義就不是那麽一目了然了。人一旦執著任何事(甚至善事),他的心就會混亂:害怕得不到善報或擔憂善報會消失,並執取一切為「我所 有」,而這一切都會招致痛苦。所以,即使已成功地避免作惡事,也作了許多善事,仍必須知道如何放下。別執著任何事為「我」或「我所有」,否則它會帶來悲慘的結果,成為沉重的負擔和痛苦,就像背負或執著某種東西,一定會感到沉重或受苦一樣。換句話說,執著善或惡和背負珍寶或岩石是一樣的,雖然珍寶很有價值,但背在肩上或放在頭上,是同樣沈重的。因此不要背著岩石,也不要背著鑽石,別把岩石或鑽石放在自己的頭上(在此意指心中)!不論善或惡都不要執著,就是所謂的「自淨其意」。所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即是佛陀的教導。

    (五)另外,還有一種重要的教導提醒我們:一切因緣和合的事物都在不停地流轉遷變,這就是「諸行無常」。各位同學雖然還年輕,但我希望你們能仔細聆聽,佛陀的教誨適合各種年齡層的人,甚至不分性別,這是各位必須要明白的。希望大家不要放逸,所謂「不放逸」就是不與因緣假合的事物遊戲,而沈迷其中。不然它將會咬你、打你,把你綁得緊緊的,你會不由自主地痛哭一場,甚至可能自殺而白白送掉生命。

    總結上面各種不同的回答方式,若有人問:「佛陀有那些特別的教導?」我們可以有下列的答案:

    他教導踐行中道;
    他教導自助;
    他教導正確認識因果法    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集世間。我們必須正確認識它的因,才能獲取想得到的結果;
    他教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的實修原則;
    他提醒我們: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變遷的,應自精勤,不可放逸!

    這個問題有這幾種不同的回答方式,若有人問起,可任選其中一種回答。

 .(3)如果有外國人問你:
      「佛教中最簡要的根本思想是什麽?」.

    我們可以引用佛陀最簡短的一句話來回答:「一切都不要執著!」這句話是佛陀親口宣說的簡明格言。我們不必花時間到浩瀚的三藏( Tipitaka )中去尋找答案,因為佛陀已用這句話,把佛教教義描述地相當清楚。

    若把佛陀所有的教誨,乃至八萬四千法門歸結起來,就是這麽一句話「一切都不要執著!」這句話提醒我們:執著只會帶來痛苦。當我們了悟這道理時,可以說已經明瞭了佛說的八萬四千法;當我們實踐這句話時,也可以說已實踐了一切法門。

    為什麽人會犯戒?因為他有所執著,如果沒有任何喜歡或討厭的執著,就不會犯戒。為什麽人的心會散亂不定?因為執著某些事物。為什麽人會沒有智慧?因為他愚癡而執著某些事物。如果一個人能修證到「一切都不執著」的地步,他當下便能悟道、證果,得到究竟涅槃。

    佛陀是個完完全全沒有執著的人,佛法教導「不執著」的「行」和「證」,僧伽是一群正在修行或已經修證「不執著」的出家眾。

    當有人問佛陀:「可否將你的全部教導歸納成最簡短的一句話?」佛陀回答:「可以!」接著說:「一切都不要執著!」

 .(4)如果他接下來又問:
      「如何修習不執著?」.

    如果有外國人問起:「如何才能修習佛教的精髓--不執著?」我們可以再度引用佛陀的話,不必以自己的觀點回答。佛陀曾簡潔又完整地解釋如何修習:眼睛看到可見的物件時,只是看;耳朵聽到聲音時,只是聽;鼻子聞到氣味時,只是聞;舌頭嘗到味道時,只是嘗;身體有所接觸時,只是觸;當心中生起念頭,例如情緒 等時,只是清楚知道它。

    我為不曾聽過的人再說一遍:看只是看,聽只是聽,聞只是聞,嘗只是嘗,觸只是觸,起念只是覺察,這表示不要造作出「自我」。佛陀教導我們:如果這樣修習,「自我」就不會存在,當「自我」不存在,苦也就止息了。

    「看只是看」這句話需要解釋:當所看的物件和眼睛接觸時,只要認清物件,知道應該如何去處理就好了,千萬別讓喜歡和討厭的念頭趁虛而入。如果你生起喜歡的念 頭,就會想擁有它;如果生起討厭的念頭,就會厭棄它。如此一來,我們自己就成為那「喜歡的人」和「討厭的人」,這就是所謂的「自我」,走向「自我」就是走 向痛苦和錯誤。所以當看東西時,保持了了分明,要有智慧遠離煩惱,清楚什麽動作是正確、適當的,如果是沒有必要的動作,就保持冷靜,不要去做它。如果想獲 得某種成就,就得完全應用了了分明的心念去做,不讓「自我」產生,使用這種方法,你就能得到想要的結果,而且心中沒有苦惱。

    這是一個最好又簡潔的修行原則:看只是看,聽只是聽,嘗只是嘗,嗅只是嗅,觸只是觸,起念只是覺察。讓一切只停留在這個層次,當下就能產生智慧,可以正確又 恰當地處理一切,不會產生愛、恨的「自我」。如果隨著喜歡或討厭的欲望去做,「自我」就會生起,讓心不能自主,也就無法具足智慧了。以上是佛陀為某比丘所作的開示。

    接下來,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麽我們討論最易證果的修行方法時,沒有提及戒、定、慧、行善、佈施等呢?」實際上, 這些都是輔行,而不是佛法的核心。行善、佈施、持戒、修定和修慧,終究都是為了使我們成為「如如不動」的人,而修習看只是看、聽只是聽等等,就足以使我們 成為「如如不動」的人,當接觸任何外境時,都不會產生「自我」,能保持平常心,而不被境轉。

    行善和佈施是為了撥除「自我」,持戒和修定是為了調禦「自我」,修慧則為破除「自我」。在此我不想多談,而只討論每天最迫切的事情,眼睛要看、耳朵要聽、鼻子要聞....等等,只要守護六根就是已控制一切,修行圓滿了,這正是修習佛法的核心。如果有外國人問你修行的問題,就這樣回答他。

 .(5)假設外國人或他教教徒問你:
      「可以去那兒學習?可以到那兒研究?」.

    我們再一次引用佛陀的話來回答這個問題:「就在這結合心、想【譯注一】的六尺之軀內學習」(泰本巴利藏第 21 冊, 62 頁),也就是在這結合「心」、 「想」的身體中學習。這六尺之軀要隨著「心」、「想」活動才成為活生生的「人」,「心」存在就能思考、認知,「想」存在就能醒覺。

    如來( Tathagata )曾開示世間( world )【譯注二】、世間的起因、世間的滅盡,以及到達世間滅盡的修行之道。當他說到世間、世間的起 因、世間的滅盡,以及到達世間滅盡的修行之道,就是指:一切法存在於結合「心」、「想」的活生生的六尺之軀中。就在這兒學習,而不是在學校、洞窟、森林、 山上或寺院中學習,那些地方都是外在的!

    要把學校建在心裏,把大學設在身中,而後去學習、研究、分析、探索,去發現世間的實相:世間如何生起?世間如何引生痛苦?什麽是世間的滅盡?怎樣的修行道路能讓世間滅盡?這就是所謂的「四聖諦」。 其中,佛陀有時用「世間」( world )這個字,有時用「苦」( dukkha )這個字。

    「世間」或「苦」是什麽?「集」苦的起因是什麽?「滅」苦,什麽是沒有動亂的世間?「道」如何修行?這一切都得從身體中發現,不在其他地方。如果在書本、傳聞、文字等地方發現 它,那是虛幻不實的。相反的,一旦在這結合「心」、「想」的六尺之軀中尋找、發現到它,那才是真實不虛的。

    所以,若被問及在那兒學習,應說:「就在這結合『心』、『想』的六尺之軀中學習。」

【譯注一】依照佛使尊者著,曦比丘等譯《人類手冊》第五章〈五蘊〉:「『想』是一種 自覺,有如在醒覺中的感覺,稱為有著良好的記憶和有覺知,不會有迷醉入睡 的情形。『想』是一種在覺知中去認識『什麽是什麽』,『想』有著良好的覺醒使我們不迷醉、不昏沉。」

【譯注二】「世間」依本節第三段,通「苦」之意。
 
     .(6)接下來,也許有人想更瞭解佛法而問我們:
      「可以用什麽比喻『法』?」.

    佛陀說:「『法』可比喻為筏」,他用「筏」這個字是因為當時普遍用筏渡河,以筏喻「法」很容易瞭解。這個比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因為它提醒我們,不應該去 黏著「法」,以致忘了自己,而自高自大地以為我是老師、學者或哲學家。如果忘記「法」只是個筏,將會引生以上的危機。

    「法」是筏,是載我們度彼岸的工具,一旦到了彼岸,並且上了陸,我們就不可能還愚蠢地背著筏。這在教導我們要以正確的方法使用它,而不要因執著它,以致忘了自己。如果不理解筏的用處,我們就會用它互相誇耀、爭執,有時或許還用它來競賽呢!這一切毫無是處,只是徒然耗損精力罷了!「法」如筏,它應該被正確地應用於渡過河流。

    「法」比喻為筏,「法」的智慧應該用來渡過苦海,不應該以它為唇槍舌劍而相互傷害;不可執著它,甚至已到岸、登陸了,還背著筏,不願與它分手。「法」比喻為筏,還意味著不論在家人或出家人都一樣可以應用它。

 .(7)假設我們被問:
      「在家人應該學習什麽?」.

    我們不必浪費時間自己去想答案,若有人要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沒人會阻止他。但如果依據佛陀所教的回答,我們必須說:「在家人應該學習所有如來 ( Tathagata)宣說有關『空』( sunnata )的教示( suttantas )」。「素答」( suttanta )是佛陀所有教 誨的核心,是經系統化且完整、妥善地結集而成,這就稱為「素答」。

    sutta 指的是經典,  anta 的意思是究竟,因此「素答」( suttanta )是完整又系統化,將最精華的部份結集而成的經典。 它就像「吠檀多」( vedanta )這個字,「吠 陀」( veda )的意思是知識,「吠檀多」是知識中的精華,是將知識作最完整而有系統化的結集。

    請記住「素答」這個 字!所有「素答」都是如來所說,是如來所教,而且都與「空」相應。關於這點,有人問佛陀要如何修法,才能獲得永恆安樂的利益,佛陀回答:「所有 『素答』是如來所說,與『空』相應,義理奧妙深遠,超越世間。」這句話的重點在於「與空相應」。

    「空」( sunnata ) 這個字,你聽起來也許會覺得有些奇怪, 但先不要退縮【譯注一】,因為它正是佛教最重要的字眼。請注意聽:「空」字或可譯為「空無一物」,它有好幾個用法 與意義,佛陀所說的「空」,不是指什麽東西都沒有的「物質空」。這裏的「空」,是指智慧的「空」,因為所有事物仍然存在,也許會多到充塞整個世界,但佛陀 說它們是「空」或「空性」,因為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我」、「我所有」。我再說一次,這些都是為了教我們不要去執取任何事物。

    在家人尤其應該學習佛陀所說「空」的教示。一般說來,普遍的人都誤解「空」,以為它對在家人而言是太過高遠的理論,究其原因,是因他們沒有聽聞過佛陀對 「空」的教示。所以請好好記在心裏,不只是出家人,即使是在家人也必須學習「空」、理解「空」、踐行「空」【譯注二】。

    佛陀開示過這句話:「在家人應該學習與『空』相應的事」(泰本巴利藏  19 冊,512 頁),期望你們不要再害怕「空」或與「空」有關的事。

    請跨出你的腳步,多去瞭解「空」。若要深入、詳盡地解釋「空」,那會花相當多的時間,在此,我們只討論它的核心及實質,也就是空掉「我」及「我所有」的感覺空性,這樣就足夠了。心若沒有任何「我」、「我所有」的感覺,這心就是「空」的,「世間空」就是這個意思。

【譯注一】泰國佛教界對「空」誤解極深,說到「空」都無法理解。泰國的高僧從來多談苦、無常、無我,少談到「空」。直到佛使比丘發現經典多說「空」,佛陀甚 至說:「一切教誨不與『空』相應,則非佛說。」佛使尊者四十多歲就開始宣說「空」是佛陀最高的教誨,當時一般人以為他瘋了,或有人以為他不過是位 「佛教學者」,只會說不會做。直到今日泰國佛教談及「空」的著作,還是多為佛使尊者所撰,少部份弘揚空理的人,也多是曾在其門下修學的法師。

【譯注二】泰國在家人以為「空」高深莫測,是根本做不到的事,甚至說:「『空』是出家人的事。」

 .(8)現在,假設我們被問到佛教最殊勝的字:
      「什麽是『不死之法』?」.

    「阿馬答」( amata )的意思是「不死」, 「阿馬答達磨」( ama tadhamma )則為「不死之法」。那是什麽呢?有次佛陀說道: 「貪、 嗔 、癡止息是不死之法、不死之境。 」內心一生起貪、 嗔 、癡,就是「有死之境」( mortal  state ),就會痛苦,有「自我」 就會有生、老、病、死苦。當貪、嗔、癡止息,不再因感覺有「我」而起惑,就不會死亡,因為沒有了「我」,那有什麽將會死亡呢?所以人如果要追尋不死之境、不死之法,就必須尋求貪、 嗔 、癡止息的境界。這是佛陀所教導的「不死之法」,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佛陀最究竟、 無上的教誡。  其他的「不死」(  undying  )與這「不死」(amata)是不同的,如前所說,無上的「不死之法」是貪、嗔、癡的止息。

    最高、最深奧的「法」,有各種名稱,假使有人提出這個問題:「至高至深,能超越世間與死亡的『法』稱為什麽?」佛陀稱它為「空相應法」( sunnatappatisamyutta )或「空」( sunnata ),「空相應法」至高至深,它能超越世間和死亡,也就是「不死之 法」。

 .(9)那麽,「後期革新的『法』是什麽呢?」.

    佛陀說:「詩人、學者所作的詩偈或論文,縱使辭 藻華麗、音韻和諧,若脫離『空』的軌道,就與『空』不相應。 」(泰本巴利藏第 22 冊, 132 頁),請記住其中重要的字句:脫離「空」的軌道、與 「空」不相應,這就是指後期弟子革新的說法,不是如來的說法,它是劣等的。

    如來的說法必定與「空」相應,若是後期佛弟子革新的說法,就與「空」不相應,脫離「空」的軌道。如果我們期望找到佛陀所教示最原始、無上的法,除透過「空相應法」或「空」之外,就沒有其他的方法了。

 .(10)假使有外國人問你:
        「根據巴利經典所載,佛陀最常強調的教示是什麽?」.

    我 再次引用佛陀的話回答:「五蘊( khandha )無常、無我( an atta )」,每個個體都是由五種積聚    五蘊組成。身的積聚稱為 「色」( rupa ),樂、苦等感受的積聚稱為「受」( vedana ),記憶與醒覺稱為「想」( sanna ), 造作思考稱為 「行」( sankhara ),能透過六根而認知稱為「識」( vinnana )。 如此,色、受、想、行、識被稱為五聚或五蘊。

    五蘊無常、無我,這是在所有教義中,佛陀最常強調的部份。五蘊無常,因它們持續地流動、變遷著;五蘊無我,因它們始終遷流變化,任何人都不能將它們執取為「我」或「我所有」。

    我再歸納一次,請各位把這主題的要點銘記在心:佛陀最常強調    所有事物都是無常的,而且沒有任何一物可以當作是「我」、「我所有」。

 .(11)接下來,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是:
        「佛陀教我們應該相信誰?」.

    假如有人問你這個問題,那麽你可以在噶拉瑪經( Kalama Sutta )裏找到佛陀所說的答案    要相信親自所「看清 楚」( seeing clearly )的是什麽【譯注一】。現在我們有必要瞭解「看清楚」的意義,「看清楚」意思是不需推論、不需思索、不需假設,如 同我們將眼前的物體看清楚一樣,只要這樣做,就有效果了,這就是「看清楚」的定義,它不需要依靠任何理由或想像。

    佛教教導我 們除非已親自「看清楚」,否則不要相信任何人、任何事。我們可以由下面的問題知道這個定義,為什麽不要相信三藏經典( Tipitaka )、不要相信導 師、不要相信研究報告或傳說、不要相信常識、不要相信邏輯推理?這是幫助我們建立正見的原則,因為所有盲目的相信是迷信,例如我們翻開三藏經典,閱讀了幾 頁,沒有經過思考,沒有經過試驗,沒有經過任何評論,便相信它,那就是對三藏經典的迷信,這是佛陀所喝止的。

    「相信導師」是指盲目地相信導師的每一句話,而沒有經過思考、試驗,親自去「看清楚」,這就是所謂的「相信導師」。

    以此類推,「相信邏輯推理」是指學習使用前提,或熟練地運用前提作正確的推理,並且從這前提推論出結論。但這還是不夠的,也不可倚賴這類的推論。

    請聽清楚這一點:以上的說法不是禁止我們去閱讀三藏經典,去向導師求教,去聽研究報告和傳說,或去運用邏輯性的推理。它的意思是:雖然我們會閱讀、會聽,但 不要輕易接受以這些方式所提供的一切訊息,除非我們已經深入地探討、思惟它,而有所領悟,直到親自「看清楚」它真的是如此為止。

    舉例來說,佛陀教導貪、嗔、癡是引起痛苦的原因,假如我們自己不熟悉貪、 嗔 、癡,就不能相信這個說法,如果我們相信,那就是迷信。但是當我們親自體驗 貪、  嗔、癡是怎麽一回事,當它在心中生起,我們就會像被火燒灼一樣痛苦,這就是所謂親自「看清楚」的「相信」。

    在三藏經典中,不論佛陀教導什麽,當讀到或聽到時,我們必須要研究、思考,直到「看清楚」為止。假如我們還沒有「看清楚」,就勢必會重新回到推論,如果這樣,則不妨暫時放下,先相信和踐行已「看清楚」的部分,那就足夠了。不必害怕,逐漸地,我們就會愈來愈相信,且愈看越清楚,這是佛陀所說非常盛 行的噶拉瑪經教法。

    如果你需要對外國人演講,請務必正確地解釋「不要相信」這句話,假如你解釋錯誤,就是冒犯了佛陀。不可相信三藏經典,不可相信他是導師,不可相信研究報告或傳說,不可相信邏輯,隱藏其中的深義,我們必須去發現它。

    立即相信就是迷信,佛陀曾如此堅定而明確地喝止,甚至縱使是如來所說的也不要相信,必須經過思考、試驗,直到「看清楚」時,我們才可相信。立即相信就是迷 信,「看清楚」後再相信才是正信,這是佛教徒的「相信」。不要愚蠢地相信人、經典、推測或推論,而是要相信親自所「看清楚」的是什麽,這就是佛教所說的正 信,身為佛教徒的我們也要這樣相信。

【譯注一】在噶拉瑪經(Kalama Sutta)裏佛陀說:「不可因為口口相傳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奉行傳統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轟動一時,流傳廣遠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引經據典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合乎邏輯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根據哲理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引證常識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符合先入為主的觀念就 信以為真;不可因為說者的威信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他是導師就信以為真。」

 .(12)我們以另一個角度來看:
        「怎樣可以看出凡夫和真正佛弟子的心境有何高低之別?」
 

    現在我們要注意的這個重點,將會在凡夫和真正佛弟子(譯注一)的心境有別方面,給我們一些看法。凡夫是指從來沒有成為完全的佛弟子,且對真正的佛教一無所知 的人。凡夫依循父母的信仰而成為佛教徒,充其量只是符合記錄與註冊的「名字佛教徒」而已,這表示他一直是個凡夫。

    現在,要成為真正的佛弟子、聖人( ariyan ),就必須對身旁種種事物具足正見,那種高度的知見遠超過凡夫所擁有的。佛陀幽默地說:「聖人和凡夫的看法有很大 的不同」(泰本巴利藏第 21 冊, 547頁)。例如在聖人的眼中或在聖戒裏,唱歌與哭泣是同樣的事, 跳舞是瘋子滑稽的動作, 開懷地笑是未成年兒童 的行為(泰本巴利藏第  21冊,547 頁)(譯注二)。

    凡夫嘻嘻哈哈自得其樂地唱歌、歡笑,不會覺得疲倦,但在聖戒中,唱歌被視同哭泣。假如我們見到一個人聲嘶力竭地唱歌、喊叫,在聖人的眼中看起來不僅與哭泣相同,它與哭泣更是出自相同的情緒。

    至於跳舞,更是瘋子的行為。當我們起舞時,如果稍加留意,就會明白,我們必定至少有百分之十五的瘋狂(譯注三),否則就不會去做它,但我們不會以為那是瘋子的行為,因為一般人都認為它是快樂的事。

    有些人喜歡笑(譯注四),笑是快樂的,即使沒有理由或適當時機,人還是常常笑。但在聖戒中,笑被認為是未成年兒童的行為,所以假如我們能笑得少一點,將會是一件好事,若完全不笑,那就更好了。

    這例證顯示聖戒不同於凡夫的習俗,依照凡夫的習俗,唱歌、跳舞、歡笑,沒什麽大不了,且稀鬆平常;而在聖戒裏,則被視為可憐的行為,且與前面的評斷相同。有這種觀點的人,心境是高超的。

    佛陀並沒有禁止我們去做上述的事情,只是要我們認識到行為的表現方式有高或低的層次,因此不需去做不必要的事。當我們還不是聖人時,可能會想要嘗試較低的行 為方式,但假如真的去嘗試,我們將會明瞭:它偶爾使人快樂,但是到最後,我們會厭倦它。於是,我們可以自我提升到符合聖戒的聖人境界。

    有些人不喜歡聽到戒律,他們擔心那會約束自己並導致痛苦。無論如何,嘗試控制自己不要隨著情緒走,在佛教中是個很重要的原則。調伏身心,使它們不會隨著情緒 走,那並不是受苦,反之,它是克服苦的方法。我們必須找到一些方法以避免遭受自私或煩惱的壓迫,安住自己的心,不許煩惱引誘我們、主宰我們。當跳舞時,注意觀察有多少煩惱刺激、主宰我們,使我們在它們的控制之下,這是解脫自在嗎?

    以上的討論,多少引發我們想到應該提升自己的地 位,不要永遠只當凡夫,自願加入聖人的行列,就能擁有智慧,痛苦自然減少。避免給自己製造無謂的困擾,也不要做徒勞無益的事,你將獲得如下的成果:從凡夫 的階層提升為真正的佛弟子,安住於聖戒之中。佛陀希望有更多人成為聖人,別永遠只是凡夫俗子。

【譯注一】真正的佛弟子意指聖人。
【譯注二】四分律卷五十八:「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大正藏》第22冊,998頁)
【譯注三】此據泰文版。
【譯注四】此處所談的笑是指放逸的笑。

 .(13)在此我們要討論「道」,如果有人問及:
        「由修行構成的『道』中,那一條是平常道,那一條是又快又短的捷徑?」.

    我們可能回答:「八正道」,那就是你已經聽過的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這些稱為「八正道」,它是最有條理、最有系統的平常 道,由戒、定、慧三學組成,是為無法走捷徑的人所設的「道」。它是正道,但在平常道的層次上修行,需要花較長的時間。

    佛陀說當我們不再執取六根(  ayatana )以及與六根相關的任何一種為「自我」,那麽八正道將會在當下同時生起,這是最重要的、基礎的法則。

    首先,我們必須記住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在六根中的每一根都有五個方面。例如眼根,第一是眼根本身;第二是色塵,它與眼根相接;第三是眼識 ( vinnana),能知道色塵與眼根相接;第四是觸( phassa ),它是由眼識、眼根、色塵三者和合而生;第五是受( vedana ),它是 由接觸而生起的樂受或苦受,就是這五個方面。眼根有這五個方面,耳根也有五個方面,鼻根也有五個,舌、身、意根都是如此。

    其中每一個都會導致我們失念,而執取它們為「自我」。因為我們能看到、能感覺,就會執取透過眼根而見、而知的「識」,驟然論斷它必定是「自我」,同樣的,我 們執著眼識為「我」,執著眼觸為「我」,執著苦、樂受為「我」。當優美的旋律飄進耳根,我們就執著對這旋律的知覺    耳識為「我」;當美味送到舌根, 我們可能就把對味道的知覺    舌識執著為「我」。

    六根中的每一根都有五個方面,一共有三十個方面,其中的任何一個都可能被執著為「我」,僅僅一天中,很容易就會產生無數次的「我」,我們一執著它,痛苦就產生了。這是錯誤的,也讓自己沉淪在苦聚中,而無法走上修行的道路。

    無論如何,佛陀說認清一切不是「自我」而不執著,當下八正道就在我們心中,在那一刻就存在著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不執持六根當下就能生起八正道,這是佛陀認為的捷徑。

    在 一次討論中,佛陀教導最快的捷徑--空(泰本巴利藏第 14 冊,  523 頁),不要執著眼、耳、鼻、舌、身、意為「自我」,就能使八正道瞬間圓 滿生起。假如我們不願意走捷徑,那麽我們就學戒、定、慧的八正道吧!從頭開始修習,慢慢地、漸次地走,但很多時間就這樣耗光了。如此我們會發現在佛教裏有一條平常道,也有一條又快又短的捷徑。

 .(14)「佛教所說的『業』是怎麽一回事?                                                  」.

    許多西方人寫了很多談論佛教的書,他們對討論「業與再生」的篇章似乎很引以為傲,但他們在每本書裏對這方面的解釋都十分錯誤。那些西方人公開解釋業時,都說 善業是好的,惡業是不好的,除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再也沒有提到其他的了。這樣的說法正與每個宗教的教義相同,但這不是佛教所教導的業。

    「再生」也是如此,他們一再強調,好像確實曾親眼見到正是那一個相同的「主體」再生。這種主張對佛陀所說沒有「人」及沒有「主體」存在的教導,作了不正確的說 明。即使我現在坐在這裏,也沒有一個「自我」會被發現,如果沒有「人」存在,那有什麽會去死!什麽會再生!佛陀教導我們時時刻刻都要察覺沒有「主體」或 「人」的存在,「生」只是一種假相。把自己的著作定名為佛書的作者們,對「業與再生」的解釋,通常錯得很離譜!      

    請密切注意業的問題,身為佛教徒要說明它,必須討論業的止息,不像所有其他宗教只是討論業的本身和它的影響力,如果是佛陀的教法,必須討論業的止息。

    sabbakammakkhayam- patto 意思是一位成功止息所有業的人,佛陀教導業的止息就是貪( raga )、  ( dosa )、癡( moha )的止息(泰本巴利藏 第 21 冊,  473 頁)。這很容易記住,貪、嗔、癡的止息就是業的終止,那就是心中煩惱的止息。假如貪、嗔、癡不止息,業就不會止息,當 貪、嗔、癡止息,舊業和新業就會止息,沒有造作現在的業,也沒有造作未來的新業,如此,過去、現在、未來的業就會止息,當一個人止息了貪、嗔、癡,業便止息了。必須如此解釋業,只有這樣說明業,才是佛教的說法。

    所以,我們發現了第三種業,許多人只知道二種業 --善業與惡業,他們還不知道什麽是第三種業。 佛陀稱第一種業為黑業( black kamma )或惡業( evil kamma ),第二種業為白業 ( white kamma )或善業( good kamma ), 還有一種業稱為非黑非白業( neither-black- nor- white kamma ),它可以止息黑業與白業,第三種業就是能完全停止黑、白二業的工具(佛陀使用黑業、白業、非黑非白業等名詞)。這第三種業是佛 教的業,是符合佛教原則的業。就如前面所說,止息貪、  嗔、癡就能止息業,如此第三種業就是使貪、嗔  、癡止息的業。換句話說,它就是八正道,當我們的行 為與修行符合於八正道時,那就是第三種業,它不是黑業,也不是白業,它止息了黑業和白業,它超越於善惡業之上,是出世間( lokuttara )的。

    在西方人所著《業與再生》( Kamma and Rebirth )一書的篇章中, 作者從來沒有討論到第三種業,他們的理解 完全錯誤,對經典所作的解釋根本不是佛教的。身為佛教徒,就應該討論可以止息貪、 嗔 、癡的第三種業,那麽,包括黑業與白業的所有舊業都會止息。

    現在,讓我們多談一點第三種業。在這方面,佛陀說:「透過自己無上的智慧,我已覺悟了『業』。 」(泰本巴利藏第 21 冊, 314 頁)這個顯然不同的 第三種業,不是從其他宗教得來,而是佛陀透過自己的智慧發現,然後將它教給眾生。所以我們必須謹記在心,第三種業才是真正佛教對業的教導,如果要寫有關佛 教「業與再生」的書籍,都應當以這樣正確的方法來寫,你們要仔細地研讀並且關心佛教如何解釋「業」的問題。

    我們可以在所有宗教裏,發現善業和惡業的說明,佛教裏也有,它告訴我們做善事是好的,做惡事是不好的,它們都教導著這同一件事。但佛陀說只造善業,並無法完全、絕對地滅除 精神的痛苦,因為人一直會被善業所迷且執著善業,換句話說,善業仍然會使人們不斷在善趣的生死中打滾,它不是完全地止息、清涼、 涅  ( nibbana )。 所以,佛陀對「業」有一種專有的教法,就是除掉所有業而使貪、 嗔 、癡止息的第三種業,透過第三種業,行者就可以達到涅槃 。

 .(15)接下來,有件你們應該特別關心的事,請注意這個問題是:
        「一定得聽聞佛陀的法或佛陀親口說的法,才能止息痛苦嗎?」.

    曾有人激烈地辯論:必須聽到佛陀親說的教法,我們才能真正瞭解佛法。但佛陀這樣說:「雖然有些人不曾聽聞佛法, 也同樣可以走在正道上。 」(泰本巴利藏 第 21 冊,461 頁)有些人雖然未從佛陀那裏聽到教法,卻仍能透過持續地反省、思惟、學習,及恒久地觀察、修行,而走在正道上。

    所以,我們應當滿懷敬意地禮敬佛陀的清淨心,他沒有將「法」占為己有,也沒有壟斷「法」。這件事看似微不足道,但其實非常重要。

 .(16)「對某個教法,若生起是佛說或非佛說的懷疑時,我們應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佛陀設定一個檢核的原則:對照經典( Sutta )    法,來審查及判斷, 並與毗奈耶( Vinaya )    律作比較。這個原則是建立在不相信任何人,或不以任何人為權威的基礎上。

    若有人發表論述,自稱是從佛陀或一群博學的長老聽來的教法,並說用它來修行可以滅苦。如果我們對他的言論產生懷疑,佛陀說要用二種方式進行檢核:

    (一)對照經典以審查、判斷。經典是將各種不同的教誨予以系統化集成,它有明確的軌則,若某種說法不符合這個軌則,那麽就拋棄它。

    (二)與毗奈耶比較。毗奈耶是一種典範、準繩、明確的制度,若某種說法不符合這個制度,那麽就拋棄它。

    不要一聽聞就相信,例如某個比丘說這教法是我從佛陀那兒聽來的,或說是聽聞於僧團長老和博學的人,而他們都說這是輾轉從佛陀那兒聽來的。雖然如此,也請各位務必先起疑,並且去審查它,然後對照經典去判斷,它如法嗎?與毗奈耶比較,它如律嗎?  

    這是個保障的工具,即使佛教延續了二千年、三千年、五千年,甚至數千年、數萬年,假如這個原則一直保存使用,佛教或法、律將不會被毀滅或混淆。所以它是一個 非常有用的原則,名叫「四大教法」【譯注一】,這是佛陀設定以經和律作為檢核根據的教導,他沒有提到阿毗達磨( Abhidhamma ),只提出要以經 典來審查、判斷,及與毗奈耶作比較。

【譯注一】請三考巴宙譯,《南傳大般涅  經》, 55 頁;《長阿含經》卷第三,(《大
          正藏》第一卷,17~18頁)    


 .(17)現在我們來談談人,來看看我們自己。
        「佛陀如何描述後代的人?」.

    在一次說法中,佛陀說:「現代(意指佛世直到現在的每個時代)的人喜歡在非法中尋歡作樂,過份貪婪且尋求邪說。 」(泰本巴利藏 第 21 冊, 496 頁)。他們在非法中尋求歡樂,也就是說,受強烈的「自我」所左右;他們完全缺乏醒覺,任貪欲過度氾濫;因為完全受控於煩惱,他們 就尋求邪說錯誤的法。

    二千多年前,佛陀就如此敍述,還使用「後代的人」這個詞。這些敍述所描寫的現象從世尊觀察時, 一直延續到現代,在此,我們有責任看看身處現代的自己。今天我們不正是在非法中尋歡作樂、過度貪婪自私和尋求邪說嗎?你看現代人顯然變得太離譜了!要是他 們能根據佛陀所制的方式,過正道的生活,即使他們會由色、聲、香、味中獲得樂趣,也必然會自我警惕而不過度貪婪。這意思是:他們除了基本需要外,不會在 色、聲、香、味、觸中過度尋求。

    「過度」就是超過需要,單單這個詞就已經是使目前世界顛覆、困擾和動盪的原因。

    我曾讀過基督教的書,他們認為一個人過度需求是有罪的,是個「罪人」。人只因所求多於所需,就被基督教當成罪人,而我們也許並不以為自己是罪人,因我們認為自己還不過份,也沒有什麽過份的啊!這個問題只能與忠於自己的人討論。

    在一則非常好的西藏寓言中描述著:所有的鳥兒聚集在一起,對「如何修行才能帶來快樂」的問題提出意見和看法,每種鳥都說出自己的心意。最後,所有的鳥兒一致 決議出根本原則:「我們不要尋求超過自己需要的糧食」。之後,他們要求所有出席者,除基本需要外,不要尋求更多糧食。

    我們應該想想「過度需求」,它不僅帶給自己痛苦和折磨,也是全世界其他人困擾的根源。好好地想一想吧!

    「尋求邪說」是指對某事認知錯誤,冀求不正當的事而不會感到害怕或慚愧,因為煩惱占了優勢且壓倒一切,當人尋求邪說時,他自然會與「法」對立,也就很難契入「法」。所以,我們若想解脫痛苦,就必須回歸於「法」。

 .(18)現在我們該談談佛陀。我提出的問題是:
        「佛陀禮敬誰?」.

    佛 陀自己的答案是:「禮敬法,也禮敬如法如律的僧團。」(泰本巴利藏第 21 冊,27 頁)。 行止如律、修行如法就是具有如法如律的實質,佛陀因此禮敬 「法」和如法如律的「僧團」。值得我們深思的是:佛陀也有禮敬的對象    「法」和行止如律、修行如法的「僧團」。

    這種禮敬可應用於現在泰國或世界各地,也就是我們必得禮敬「法」,連最尊貴的人(佛陀)都禮敬「戒律」和如法的「僧團」,我們當然也該如此。

 .(19)「那裏能找到佛陀?」.

    佛陀說:「見法即見如來( Tathagata ),未見法的人無法見如來。 一個未見法的人,即使他緊抓如來的袈裟,也無法見到如來。」(泰本巴利藏第25冊,300 頁)。
  
    這意思是佛陀不存在於色身,而存在於佛心中的德行「法」,必須先見到「法」,我們才可以說找到佛。

    當我們禮拜佛像,洞察佛像所象徵的內涵當下,就超越佛身,看到佛心。進一步直透佛心所代表的德行    清淨、光明、寂靜、無執無著的「法」,也就是圓滿「空性」,那麽就可以說:我們找到佛了。

 .(20)「此刻佛陀是否存在?」.

    如果有人問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引用佛陀的這段話來回答:「阿難!在我入滅後,應把我為你們建立的法和律,當作是你們的導師。」

    即使現在,我們仍依著「法」和「律」而解,而行,而證,可見佛陀仍然存在,這是佛陀入滅前所說的眾所皆知的一段話。請特別注意,它告訴我們:佛陀仍然存在。

 .(21)「佛陀的業止息了嗎?」.

    如果有人問這個問題,我們不要因太粗心或太輕率地回答而褻瀆了佛陀。事實上,我們根本貶損不了佛陀,但我們的語言卻可能貶抑他的價值。佛陀的業已完全止熄「業盡」,他超越一切業,煩惱也已蕩盡無餘,正是這個事實成就他的德望,令他聲名遠播。

    聖人瞿曇已成為 sabbakammakkhayam-patto ,即是成功止息所有業的人, 這個消息傳遍全印度,也遍及其他教派和宗教的擁護者,例如 婆羅門波婆梨( Bavari )就派遣十六位上首弟子,向佛陀請法【譯注一】或考驗佛陀,因為聖人瞿曇已止息所有業的消息,令當時的印度人充滿仰慕(泰 本巴利藏第 25 冊, 525 頁)。 佛陀成功止息所有業的德行傳到每個角落,人們對這一點非常感興趣,現在的我們,對「佛陀止息了業」也要特別關注。

【譯注一】依經集注(Suttanipata Atthakatha)所說,博學的婆羅門波婆梨(Bavari)
          聽到佛陀的名聲,派十六位上首弟子到佛陀那兒求法,他們到達後就各各發問,佛陀則一一為他們解答,全部問答內容即經集第五章彼岸道品(Parayana-
 vagga)。如其中有位阿  多便問佛陀:「河流到處流,什麽能防禦河流?什麽能遮止河流?」佛陀回答:「世界一切的瀑流,念是它們的防禦,我說諸流的防護,當以智慧來遮止。」後來他們都成為佛陀的弟子。

 .(22)「佛陀每天安住在怎樣的心境中?」.

    佛陀曾談到自己: 「如來住於空性殿堂( sunnata-vihara )」(泰本巴利藏第 14冊, 226 頁)。 這裏的「殿堂」是心法而非色法, 心法本身也是一種住處,就是心境,「空性殿堂」是一種當下空掉「我」、「我所有」的心境。佛陀這樣對自己說:「如來安住於空性殿堂,每天都有無上的喜 悅。」安住「空性殿堂」,就是安住於面對一切事物時都能空掉「自我」的感覺。

 .(23)「為什麽會認為一切皆空?這個世界、每個世界都是『空』的嗎?」.

    其他宗教的信徒將會問你這個問題:「為什麽你要說這個充滿著心、物及各種產品的世界是『空』的呢?」因為它們的「我」、「我所有」是空的,亦即心、物及各種 產品都沒有實體可被執著為「我」、「我所有」。佛陀強調一切皆空,除了指空掉「我」及「我所有」的感覺之外,沒有其他意思。為什麽稱有這種知覺的心為「空心」呢?

    有段經文說:「貪、  嗔、癡空就是真實的空,心空掉貪、  、癡,便是『空心』(無窒礙、無拘束、解脫自在)。」(泰本巴利藏第 30 冊, 551 頁)。

    不論用什麽方法或手段,心空掉貪、嗔  、癡時,就可以說是「空心」。這裏所指的不是什麽都不做的「空心」,例如人熟睡時,心也是「空」的,那情況像是一種真空狀態,但若不去行動、不用心作事,就不是在修行佛法的「空」。「空心」並不屬於這類「空」。

    假如我們用功修行某種法門,直到心空掉貪、嗔  、癡,即使只是一刹那,就可稱為「空心」,這種「空心」可以漸次增進,直到「畢竟空」。 阿羅漢( arahant )完全處於「空」,次等聖人常常處於「空」,而凡夫偶爾也能處於「空」。

    不論何時,只要心空掉貪、嗔  、癡,當下就沒有「自我」的感覺,這就是所謂的「空心」。

 .(24)「什麽是畢竟空?」.

    「畢竟空」稱為涅槃 ( nibbana ),徹底地空掉「自我」的狀態就是涅槃, 這個可以用一句格言來說明:「涅槃是至高無上的『空』」(泰本巴利藏 第 31 冊,632 頁)。它是一種超越種種假相、獨一無二的智見,見到涅槃是至高無上的「空」,我們就能超越種種的假相。

    涅槃是至高無上的「空」,或至高無上的「空」是涅槃。請記住:究竟圓滿的空性涅槃 。

 .(25)「什麽是涅槃 ?」.

    假如你遇見一個人,他堅持提出這個問題,你可回答:「涅槃 是不死的『界』(元素amatadhatu )。」 經典說涅  是「不死的『界』」,所有其他 的「界」(元素)會死亡,但只有這個不會死亡,因它是貪空、空、癡空(貪欲滅盡、  恚滅盡、愚癡滅盡)。當癡空了,就沒有「自我」,也不會執為「自我」,因此就「不死」。因為涅槃是死亡止息之處,而被稱為不死的「界」(元素),這不死的「界」(元素)是死亡止息之處。

 .(26)「我們談到人滿足於涅槃 ,所謂『滿足』是什麽?」.

    我們佛教徒教導人不應該喜歡這個,討厭那個;滿意這個,不滿意那個,但是所謂的「滿足於涅  」又是什麽呢? 於涅  感到「滿足」叫作「法欲」( Dhamma-raga )、「法喜」( Dhamma-nandi )。各位聽到巴利語把「欲」( raga )和「法」( Dhamma ) 放在一起,也許有些驚訝。但我們必須瞭解,「法欲」中的「欲」不是那種對色、聲、香、味、觸等刺激的欲望,它比起一般凡夫在感官上的滿足更為滿足。但在這裏,是指對不死、涅槃空性的滿足。

    現在我們懼怕並痛恨涅槃 ,不想去接近它,一聽到它就搖頭,因此不曾體驗法喜、 法欲或涅喜、涅欲,我們的欲望全指向官能性的色、聲、香與味。假如我們對涅  的滿足能相當於對色、聲、香、味的滿足,那就算是很平衡了,而後為 超越痛苦所作的修行,將很容易進展。佛陀在這方面使用「法欲」和「法喜」這二個字(泰本巴利藏第 23 冊,439 頁)。

 .(27)這裏必定要提出一個問題:
        「涅槃是在死後才能證得,或在今生此地就能證得?」.

    寺院講堂的教師或講者只談到死後才得涅槃,然而在三藏教典裏,我們並沒有發現這種說法。涅  另外有如下的說法:一是「現證涅槃」(行者親自體證的涅槃 ( sanditthika-nibbana ),一是「現法涅  」(此時此地的涅槃 (ditthadhamma-nibbana)。在四色界定 ( rupa -jhana )和四無色界定( arupa-jhana )中,所經驗的充滿喜悅的意識狀態,就是「現證涅  」或「現法涅槃」。但現在我們必須瞭解,這些情況是獲得涅槃前的體驗,它們擁有涅槃的滋味,但是仍不同於真正的涅槃 。因為那種狀況是不圓滿、不究竟的,它們被稱為「現證涅槃 」和「現法涅槃 」(泰本巴利藏第 23 冊,475頁)。

    還有比這些更好的說法,在一次場合裏,佛陀描述了貪、嗔  、癡的止息,那就是「直接體證(sanditthikam),當下可以得到成果(akalikam),請大家一起來看 (ehipassikam ),向內觀照(opanayikam),智者親自體證(paccattam veditabbam vinnuhi)」,這些措辭意味著一個活生生的人,他能明瞭、感覺、體味到涅  ,而且可以呼朋喚友同來欣賞。如此清楚地顯示他還沒有死,而他的內心卻已知道涅槃 的滋味。

    這也可以用其他方式表達「無取著般涅槃  」( anupada-pari nibbana ),它是現生自證的,「般涅槃  」是根除痛苦和煩惱(泰本巴利藏第 32 冊,75頁),而五蘊不會消失或崩散,也就是說,肉體不需要死亡。

    現在把「涅槃」定義成「清涼」,也就是沒有熱惱、痛苦。因此我想請各位思惟我們泰國祖先的智慧,他們說:「涅槃 是死亡前的死亡 ( Nibbana is dying before death)」,你可能從來沒有聽過這句格言,但它是鄉下農民常說的一句話,他們說:

    死屍中見美色
    施捨中見善行
    真誠中見天神
    死亡前的死亡見涅槃  

    身為子孫的我們,比祖先更聰明或更愚笨呢?請慎重思惟這句格言:「涅槃是(肉體)死亡前的(我執)死亡」,肉體不必死,但是我執必定要消除,這稱為「涅槃 」。能瞭解它的人,就能得到無上及不可言喻的悅樂,這是另一種樂,而他依然繼續活著。

 .(28)為了讓各位更清楚瞭解涅槃,我們應想想這個問題:
        「低等動物能證得涅槃嗎?」.

    佛陀用「般涅槃 」(parinibbayati)、「已般涅槃 」(parinibbuto)這二個字,談到動物經訓練直到野性消除(泰本巴利藏 第 13 冊,176 頁)。一條狗、一隻大象、一匹馬或任何動物,若被馴養和好好訓練之後,不再難以駕禦,我們可以用「已般涅  」這個字。同樣的字, 也可以用在阿羅漢(arahant)或煩惱止息的人身上,這二個字適用於完全熄滅三毒火完全冷靜的人。佛世時所用的巴利文裏,「般涅槃」這個字 也可以這麽用:當引用於人類時,指的是煩惱的止息或阿羅漢境界;引用於低等動物時,指的是野性消除;引用於火時,指的是餘燼熄滅、冷卻。飯或粥煮好後,裝入碗裏冷卻,也用「般涅槃」這個字。

    「般涅槃」是個很平常的字,日常生活中人們用它表示熱的東西變冷了,不傷人了。動物也可以得到涅槃,我們別不如動物,也不應該把涅槃轉交到死後,而應當從涅槃中得到利益,否則把佛陀最有價值的東西變成廢物,那真是愚蠢至極啊!

    讓我們以它的衍生字「已般涅  」(parinibbuto), 重新研讀「涅槃」(nibbana)、「般涅槃」( parinibbana ), 這樣將會激起我們去接觸涅槃的勇氣與毅力,而不會像目前一樣,一聽到涅槃就想睡覺、就害怕,或只是感到無聊而立刻退縮。

    我要邀請各位男女青年朋友們多關心「涅槃」這個字。涅槃就是消除一切毒害,甚至男女情欲也要消除,就像是動物被訓練到危險的野性消除一樣,那是完全的清涼。讓我們成為完全冷靜的人,沒有任何事可以惹火我們,燒惱我們,不要再無知地製造熱惱,就能獲得涅槃。 由「現證涅槃」或「現法涅槃」做起,我們就能夠逐漸達到真實涅槃的境界。

 .(29)「什麽是人的至善?」.

    有次佛陀說:「諸佛說:『涅槃是無上的法』」,無上的法意指「人性的終極、最高的善」。倫理學的國際用語中,以拉丁文 summum bonum 至善,表示人類今生所能到達最好、最高的境界。學佛的人一致認為如果佛教有所謂「至善」的話,那一定是涅槃了。 所以外國人問佛教的「至善」是什麽,你應該回答:「諸佛說:『涅槃是無上的法』。」

 .(30)下一個問題是:
        「現在世間是否有阿羅漢?」.

    這點可以引用佛陀的話回答,佛陀在入滅當天說道:「如果所有比丘過正道的生活,世上就不會缺少阿羅漢。」(泰本巴利藏第 10 冊,167頁 )。

    若有人對現今是否有阿羅漢起疑或興問,不要只回答「有」或「沒有」,這是嚴重的錯誤。你必須引佛陀的話回答:「如果比丘過正道的生活,世上就不會缺少阿羅漢。」

    這裏留下一個問題:「什麽是過正道的生活?」

    正道的生活聽起來似乎非常容易,其實它有獨特的含義,正道的生活方式是不讓煩惱得到滋養,或不因造作而起煩惱。因此,除了始終以「空心」生活之外,就沒有其他的了,即是以「空心」看整個世間,不執取任何事物為「我」或「我所有」。

    因此,雖然繼續要說,要想,要做,要尋找、使用、消耗物品,卻不執取其中任何一事一物為「我」或「我所有」,只是持續醒覺地、智慧地去做,亦即時時起觀照而行,這就是所謂「過正道的生活」。換句話說,過正道的生活是以一種使煩惱無法生起、無法滋長的方式生活。

    過正道的生活就是遵循八正道的生活,因為八正道之首的「正見」,即是如實地認知、知見、洞察沒有什麽好執著的,不論是賣力工作、言談或行動,就這樣單單純純、無執無 著,所以是正道的生活。如此過正道的生活,煩惱就會營養不良、消瘦憔悴,自動消失直到滅盡,這時煩惱再也無法生起,因為讓它生起的習氣已經沒有了。

    這點非常重要, 我們天性中的這個習氣叫「隨眠」( anusaya ),它只不過是一種習慣而已,但人往往無知地視煩惱為永恆的實體或「自我」,認為煩惱有個實體酣睡在天性中,因而陷入錯謬的常見( sassata-ditthi )。

    那些以法義原則為基礎,開發出智慧及正見的人,則不會把煩惱當成恒常的實體或「自我」。它們(煩惱)是依緣起法而生,只因生起得太頻繁,人就習以為常,認為 它們永恆地酣睡在天性中,隨時待命。請務必瞭解:「隨眠」只是習氣,我們早已習慣成自然,這就是為什麽用「隨眠」這個詞來表示的原因。

 .(31)下一個問題是:
        「證阿羅漢(arahant)容易嗎?」.

    對這問題,幾乎每個人都會回答「極端困難」,沒有人敢想或敢說「容易」!在此,我們再度保持不給絕對答案的原則,任何人給予絕對答案,如說「有」或「沒 有」、「容易」或「困難」,他就不是追隨佛陀的人。佛陀的原則是「緣起法則」,如果我們正確地遵行緣起法則,成為阿羅漢是容易的,如果我們違反了緣起法 則,想成為阿羅漢就會極端困難。

    只因為我們已習慣安住於煩惱中,於是想成為阿羅漢就顯得異常困難。在此,我們應回想佛陀所說 的話:「只要過正道的生活,世上就不會缺少阿羅漢。」過正道的生活並不難,是我們能辦得到的。怎麽說呢?只要我們能封鎖住煩惱,不讓它得到滋養,就像我們 想殺死老虎,須先把它關起來,不給它食物,它就會自然死亡,我們不必進到籠裏去面對它,而讓它有機會咬我們、撕裂我們。這是一種我們可以做得到的技術,就 是前面所說,我們能力所及的意思。因此,成為阿羅漢究竟是難、是易,全看所用的方法是對或錯而定,如果我們遵循佛陀的教導「過正道的生活,世上就 不會缺少阿羅漢」,那麽,想要成為阿羅漢就不困難了。



英譯序                

作者/山帝卡羅比丘

    佛使尊者( Ajahn Buddhadasa )於一九六六年一月在曼谷湯馬沙大學( ThammasatUniversity ), 對學生作了兩次演 講, Dhamma Principles For Students (中譯本名為「一問一智慧」)就是這兩次演講的內容。從那個年代開始,已有許多泰 國年輕人回到佛教教義中,去探尋西方現代教育所無法提供的答案和可能。面臨急遽變遷和混亂的社會,年輕人想追尋一種和平的方式,以解決這時代的爭議和不公 道的現象(譯注一)。這份關心值得讚揚,而且每個人都認同它對實際需要所作的引導,但若佛教觀點應用不當,或以混淆的觀點來對治社會的迷亂和競爭,那就不 會有任何利益。為了避免誤導,佛使尊者一直設法對老老少少提示佛教的根本教義,他回溯佛陀親說的原始法義,簡單又直接地詮釋它,並揭示「法」超越時空,可 適用於古印度、現代泰國,甚至遍及已開發的西方。

    這兩篇講稿原來的主題稱 為 Lak Dhamma Samrab Nak Seuksa ,意思是「給學習者的法義原則」。一看這個標題,就可明瞭這本書的目的。首先我們必須了 解 Seuksa (引自於梵文)和 Sikkha (巴利文)的意義。 泰國人曾把  Seuksa 翻譯成英文的study 和 education ,但是這種現代用法削弱了它原本的文義。 Seuksa 不僅解釋成我們現在所累積的知識和專門技能,它更進一步意指學習與生命密切 相關的事,然後訓練自己完全地投入並依循這些知識,它是引導我們深入內心的一種學習。就和 Sikkha 被分解為 sa(靠自己、為自己、認識自己) 和 ikkha(觀察),而被解釋為「自己觀察自己」是一樣的。

    Nak 是指熟練或專精於某種特殊活動的人。 Nak- seuksa 就是學生,但不是指到學校註冊、穿制服、帶著書的一般學生。真正的學生應熟練 seuksa 的所有意義、各種角度和各種層次,直到他 在 seuksa 中成為專家。事實上,沒有任何機構、行事曆和課程能涵蓋這種真正的學生,因為人只要一息尚存,就有基本責任當這種學生。

    Lak 的意思是「原則、標準、標竿、防波堤和界樁」,它是我們可遵循以求穩定和安全的東西。明智的學生會先研究基本教義原則,基礎扎實之後再慢慢深入。事實上,通 常奠定真正的基礎就夠了,認清教義原則是第一步,它能確保我們進入佛法的核心,若再加以認真地內省,就更能幫助我們理解。但最後唯有將法義融入生活中去實 踐,它們才會真正成為可靠的壁壘。

    Dhamma (法)的意思很難詮釋。 它是所有精神努力和所有生命(即使是最平常、最世俗的也算在內)的核心,它可說是「事物」、「教義」和「至上絕對的真理」。在此,為了修行的開始,我們要強調的是 Dhamma(法)的四個生命意義:

      自然    所有事物,包括人類本身和我們的所作所為,以及那些事的本質。
 
      法則    歸類和統理所有的自然法則。

      責任    每個人及所有眾生,在每一呼吸間和每一機緣  ,依據自然法則所展現的
               生活方式。

      結果    依據自然法則,正確履行責任後所產生的結果。

追求生命真理的學生要掌握學習原則,必須以這四點為基礎,所有的學習都必須導於此處。

    Samrab 意指「給」。 法義原則不是飄浮在不可捉摸的極抽象、哲學化的玄學領域,它們有清楚的目標和修行價值,提供給對生命認真,有心瞭解自己現在做什麽、將來要到 那  去,以及厭離自私、痛苦的人,以啟示、充實學習者的生命。然而,它們不是以信仰、記憶、背誦來滿足虛幻安全感的物件,它們是用來學習、調查和實驗以 使自己瞭解人生意義、真理的方法。

    這本書涵蓋了許多常被混淆或忽略的主題,然而它們卻是佛教教義中必須傳遞的精髓。例如 「苦」和「空」的義理,透過學術討論後變得模糊不清、模棱兩可,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於現代佛教裏。佛使尊者極力想幫助我們在自己最貼切的「呼吸」和「生活」中看到「苦」、「空」。東西方學術界著眼於理論和哲學,佛使尊者則著眼於把生命安住在真理與和平中。他的觀點、教導清楚而簡潔,我們希望透過英文翻譯,能 使佛使尊者和他的導師們    佛陀、法、生命和苦充分展現出來。

    我們把求法者問過的問題結集成冊,以後如果有人再問起這些問題,就可以很方便找到清楚、簡潔的回答,尤其這些答案有些直接引用佛陀的話。更可貴的是這本書所提供的方法是落實的,它沒有涉及使我們樂在其 中而會自我干擾的神秘論和神話論。我們須不斷研究這本書,並在自己的生活中踐行,實際、直接地去除一向腐蝕宗教的錯誤資訊,單純地面對這些真理。那麽,這些真理的深度將會在日常生活顯露,令我們從苦和導致苦的無明中解脫出來。

    這本小書自從亞力揚難陀比丘 ( Ariyananda Bhikkhu )首次翻譯後,已再版了許多次。這次出版我和他又先後訂正一些小錯誤和印刷上不統一的地方,想辦法增強它的可 讀性,但沒有做太大的改變。在籌備這一版期間,許多解脫自在園( Suan Mokkh )的訪客也提供寶貴的建議,並幫忙審稿,遺憾的是他們多到無法一 一列名。 最後 Phra DusadeeMetamkuro 、 Chao Assara  和他們在佛法解行中心 (  The Dhamma Study & PracticeGroup )的朋友們負責發行和出版。他們出版了許多寶貴的佛書,這份善意和奉 獻值得我們認同、感激和支持。

    願這本書的出版不僅讓付出努力的同修們增長智慧和清涼,也能利益全世界的朋友,願大家能再三細讀此書,如此,深遠的真理將會在我們的心中紮根。願我們都研讀真理,並與這些真理朝夕和諧相處,那麽,各種無明、自私、痛苦就會蕩然無存。

    山帝卡羅比丘(Santikaro Bhikkhu)
    解脫自在園
    一九八八年結夏安居

【譯注一】一九六六年,泰國政府因濫用權力,實行專制,又派兵鎮壓示威遊行的大學生,捉拿學生領袖,社會因此動盪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