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0 11:42:06無遮,小光,一休

佛教的婚姻觀



佛教的婚姻觀
 

作者:李元松



   世間的事情,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可是如果深入探究的話,即生活中很微小的事,往往也蘊藏著深奧的道理。「因緣」是一個網狀的因果體系,可謂牽一毫動全 身,一個單純的問題,一旦深究起來,都可發現其背後是由無數個問題促成;並且一個問題的出現,也常影響到其他問題的相繼產生。尤其是佛教及婚姻這兩大課 題,牽涉的問題更廣泛,所以我只是以一個佛教徒的身分,主觀地抒發個人對於婚姻的看法而已。

佛教的根本理趣

   在進入主題談述佛教的婚姻觀之前,我想首先對佛教的根本理趣——「涅槃」作個說明。這種說明有兩個必要,第一,佛教最終的目的乃為了引導人們趣入涅槃。 第二,人類一切的痛苦都源自昧於涅槃,以致產生無邊的苦惱。如果我們能夠深入瞭解佛教的根本理趣「涅槃」的話,則不僅可以化解一切的熱惱、憂怖,同時對佛 教各種義理,也才能有扼要的掌握,舉一全收、通達權實、明辨了不了義,所以先說涅槃。

   佛說:「緣起甚深極甚深,緣起之寂滅性(涅槃)倍復甚深極甚深。」「緣起」是指一切存在、延續的人、物、理、事,包含時間、空間、精神、物質、運動 (「三世輪迴」也是一種運動現象),以及事物的理則和定律(「因果業報」也是一種定律),這一切皆基於一定的原因和次第所形成。「緣起之寂滅性」則指向這 存在、延續的一切法的本性——粗顯的是生滅無常、遷流不住,充滿痛苦、缺陷和不安;深刻些的是虛幻不實,就如同夢境、空花、水月、陽焰、海巿蜃樓;而最極 幽隱的是寂靜無生——涅槃。

何謂涅槃

  涅槃一向被稱為不可言說,唯有透過無常、如幻的觀行乃能親證,不過古來印度的菩薩和中國的禪師,也有發自涅槃的甚深體驗,方便的開示涅槃,直指本來。茲就個人的體驗略作說明:

   涅槃是指一一法的本來面目,一一法的本來面目原本皆全體展現著,如如不動、各安其位。但人類有情由於情見深重、染著心強,每每於不可說、不可思議,唯能 默覺的如如之境上強加分別,之後再於自己虛妄心所增添的分別境上,產生迎拒愛憎,故而引生無邊苦惱。例如:雙手合掌之一事,此中本沒有「雙」「手」「合」 「掌」之假名,也沒有「雙手」、「合掌」可說,更不應該於合掌之一事,生起「神聖」、「莊嚴」的妄想(「罪惡」、「迷信」的想法也是妄想),因為這一切都 只是我們自己說的,自己心所生的分別,其實它只是這樣而已——唯能默覺、靜觀。人類為了彼此溝通訊息、表達思想感受,當然可以在如如之境、不可說的涅槃 (也是暫且安立的假名)上,賦以符號、標誌定名稱,但應該充分自覺,這只是人為施設的名相而已,不應日久生情、產生執著。「一即一切」,一法如此,一一法 莫不如此。修行人倘能於苦樂順逆的現實人生中,一切時地都正念分明,不為自己所欺、不被世間一切名相所騙,那麼工夫純熟自能獲得解脫,體現如如不動、不生 不滅的涅槃。同時對於人類有情如何從輪迴中趣向苦滅之境的原理,也將有扼要的掌握不必依賴他人。

   佛法雖說有八萬四千法門,但都只是應病與藥,為的是引導眾生止息顛倒夢想,你執著常,便為你說無常;你執著無常便為你說常;你執著非常非無常,便為你說 亦常亦無常。但到底所說的都只是假施設,其實無法可說!經上云:「若有人說如來曾經說法,即是謗佛。」又說:「為可度眾生,故說畢竟空。」連被視為佛教獨 特標誌的空,也只是對治煩惱的工具,凡此等等無非說明所有的語言、文字、思維、感受都是虛幻不實的,之所以講出那麼多的法,只因不忍心。所謂「黃葉但止小 兒啼」,如果小兒——人類有情沒有顛倒夢想的話,那麼修行人豈會饒舌欺誑眾生!?

從空性的立場來看婚姻

   從涅槃的立場,來看人類的婚姻,其實婚姻當體即涅槃。龍樹菩薩說:「諸法從本以來皆涅槃相。」大乘經論及禪典之中也處處向世人明示「溪聲盡是廣長舌,山 色無非清淨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盡是真如」的理趣。無奈吾人業障深重,寧願相信同是無明眾生的眾多凡夫之言,而不願相信千千萬萬的聖者之 語。每於如如之境本無青黃的法性上,謾造文章。即以情慾而言,其實情慾本身有何咎呢?我們認為情慾不好,甚或產生排拒、罪惡之見,難道不覺已經背離「緣起 即空」的精神,以及佛教無瞋的原則了嗎?般若經云:「真如法門不捨一法,若捨一法即是謗佛。」從般若的立場來看,遍一切法都是藥,也遍一切法都是毒,端看 是否運用得當。「砒霜」倘若使用適當,一樣可以成為仙丹活命藥;「糞便」如果置於林園花圃,便可長養萬物!砒霜、糞便尚且如此,何況是情慾豈有絕對是不祥 物之理?慾界眾生比較嗜欲,固然是事實,但嗜慾重只是障礙聖果的證得,卻不是生死輪迴的根本,生死輪迴的根本乃是自性見的戲論——於如如之境生起虛妄分 別,復於虛妄分別境上產生執著。這才是眾生輪迴生死的根本原因。

   如果稍有情慾便無法證得菩提,那麼佛陀現在也還是生死凡夫。試問:佛陀有沒有慾呢?如果佛陀沒有慾,那麼他肚子餓吃飯是不是食慾?身體寒冷披一件衣服、 腰酸背痛請阿難尊者替他捶背,是不是慾呢?其實生活上例如:手被開水燙到立即縮回來、口渴想喝茶水、走路避開坑洞……等等,廣義言之都是慾。雖然很明顯 的,佛陀必然有種種慾,但卻不妨礙佛陀成為佛陀。因為慾之有無並不是成為聖者與否的關鍵,而應是「明」與「無明」的問題,也就是有沒有顛倒夢想、有沒有覺 悟才是聖凡的分水嶺。本來這種見解並無新意,而是佛教經論、大乘禪典中隨處可見的義理。可惜「大唐不是無禪,而是無師。」今曰佛教的傳播者,常見的是自己 昏昧不見法,卻言經上所說乃上上根機人所修,今人絕對不適用。殊不知佛不為佛說法,三藏經論原本就是以娑婆世界的眾生為當機,倘若吾人對經上所說,只可聽 聞理解,卻不可信受奉行的話,那麼佛菩薩、祖師大德們,又何必為吾人直指本來呢?

   一般佛教徒或無心、或無暇深究一乘,而將信佛之心轉而信賴出家法師或弘法居士;然而受信眾所恭敬,並以佛教之名傳播佛法的法師居士,豈能不存任重道遠之 心,精勤修習般若波羅蜜,並為善良的信眾直示般若波羅蜜呢?曾經感慨的說:「真正深徹難忍的是,不願志求正覺的人們,倍加錯認解脫道的最後次第,到底還是 要出家?修禪得力之處到底在山林?其實事情的真相是:士農工商,生住異滅的當下,即是不生不滅,如如不動的涅槃——人們若能自覺體現到這一點,那麼何妨 『就在那裡』、『就是這樣』地繼續原來的生活方式呢?『佛教偏向山林』、『修禪傾向禁慾』,世人對佛、禪之誤解由來久且深矣!且讓我以居士之身投入『一切 障礙』之中,來報答佛恩吧!」

  總而言之,「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是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中觀論)婚姻當體即不生不滅,不淨不垢的涅槃,是絕無問題的!除非情見深重,戲論未滅的凡夫才不允許。

從大悲的立場來看婚姻

  其次,從大悲的立場來看婚姻,婚姻的場所即是菩薩利生的場所。佛法的最深處雖在涅槃,但體現涅槃的佛弟子,其人格最大的特徵,卻在大悲。「大」是體現諸法寂滅性——涅槃,故可稱為大;悲則是慈悲的簡稱。故「大悲」其實是指沒有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的慈悲心。

   當一個人體現涅槃的時候,就不會再有主客分離的意識,也不會有人我的執著,所以看的時候只是看,沒有產生「我看到」之念;聽只是聽,沒有產生「我聽到」 之念;充分活在渾然一體(亦無一體之錯覺)的境界裡;沒有絲毫人我對立的隔閡。所以他看到別人受苦時,只是發覺苦,而沒有產生這是「別人」在受苦的念頭, 所以別人就是我,我就是別人,別人跟我是一樣的。由於自身都有離苦的本能(此乃法性使然),當察覺到「別人」在苦時,「我」便會產生悲心,捨不得「別人」 苦,所以會傾盡能夠運用的褔德和智慧,來給予別人快樂,拔除別人的痛苦。並且在進行這樣的工作時,內心依然安忍在如如不動的涅槃中,沒有計著分別心所生之 種種名相,唯是一腔滿眾生願的悲心而已。這種沒有理想、企圖,更沒有主宰、支配慾望的悲心,將隨著佛弟子浸泡在涅槃的時日愈深愈久而愈深徹泯然,最後甚至 到達「癡」的地步呢!

  經論禪典之中,隨處散落這類的經句:

  「為度眾生離得苦,寧願我身下地獄」
  「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問渠為何放不下,蒼生苦盡那時休」
  「菩薩以大悲而不得自在」

  或許一般人大都忙於自身的功名利祿,對此少有感觸,但誰知有修行人聽聞此類經句時,平時即使遭逢剮骨之痛都不掉落的眼淚,竟然滂沱而下。

  但願眾生離得苦,誰還去惦記佛學上的名相,誰還去計較究竟不究竟呢?有人的地方就有痛苦!有人的地方就需要溫暖!婚姻當然也是菩薩利生度世的場所!

從修行的立場來看婚姻

   另外我們從修行的立場來看婚姻的意義。嚴格言之,修行是可以「唯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六祖惠能語),也大可不去論述持戒、忍辱,乃至慈悲喜捨,一切 布施之行,因為「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倘能於清淨本心——涅槃得一真知灼見的確認,並於一切時地中長養它、堅固它,從熟練到綿密,從綿 密到生起無功用,則能具足一切功德善行。正如六祖所說:「吾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至此再說迷說悟尚屬多餘,何況修行二字?不過由於直指人心的 法門,失傳已久,人們習於「摘枝尋葉」,對於向上一著、千聖不傳之禪不免生疏,故而從漸修法門厚紮根基也有其必要。

   修行分兩種,一是修行的形式(或儀式),一是修行的目的(或實質內容)。修行的形式泛指一切修行的外顯行為,包括打坐、念佛、拜懺、朝山、持咒、誦 經……等等。修行的目的,則只是「修」正身、口、意種種錯誤,不圓滿的「行」為——易言之,修行的目的是為了「修」正「行」為,使自己原本略具的樂定安明 愛更加地提昇。

   「樂」是指快樂;「定」則是心力集中、精神統一;「安」是安詳、安心、滿足、自信、沒有自卑;「明」是對人物事理具客觀超然的觀察力,較少主見、成見和 偏見;「愛」則是指對人對物自發性、普遍性的珍惜和愛護。如果一個人善於使自己的樂、定、安、明、愛逐日逐月的提昇,則是善於修行的人,無論他採行的修行 形式是什麼。反之如果採取某種修行的形式,經過一年半載之後,仍不見心靈獲得上述五種,或四種、三種,甚或連一種功德也沒能生起的話,那麼即應趕緊另訪明 師,或另修其他法門——這不一定是投教非人,或法門不好,但至少可以斷定的是:這位善知識、這個法門,目前暫時和自己的因緣不合。修行是否契機、是否得 力,一般很少超過三、五個月仍發覺不出來。佛教勸人「以法為師」、「以自為光」是教人打破師徒彼此的佔有欲,尤其是學習菩薩的人,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精神 更值得效法。

婚姻生活對修行的意義

   上來首先說明修行的大方向,接著我們談婚姻生活對修行的意義。孔子曾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我的理解是,修行的人,下手處 可以從夫妻關係做起,經由此,他的睿智可以發展到了解宇宙真理的地步。坦率地說,人是很不容易了解的動物,也很複雜、很不好相處。來自不同因緣、不同成長 背景的夫妻,雖說彼此存有真摰的愛意,但由於彼此都受到人類共同的根本不安和矛盾侵襲著,事實上埋藏在心靈深處的這些苦悶和困惑,當它生起時,是連自己都 身不由己的。因此,夫妻兩人要如何年年月月地生活在一起,其實是一門深奧的學問!

   曾說:「如果有人能在婚姻生活中,好好地跟自己的另一半相處,那麼這個人必然是覺悟的人。」不知是否有人會認為這是我過份淺化覺悟者,倘若有人如此想的 話,那麼我想辯護的是:可能是你太小看婚姻生活的複雜性了。除非夫妻間只想維持一般家庭表面的平和,除非夫妻間不關心彼此的心靈感受和成長,不然夫妻間的 相處——尊重不佔有、關懷不自私、隨緣不強求的相處,事實上是一項艱巨的工程!夫妻之間至少要有一位是成熟的人格者,不然是辦不到的——而這也正是我們以 下將指出婚姻生活帶給修行有著什麼樣的正面意義之所在。

   古德云:「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獲得一切智寶。」這是說雖然困頓的環境,使人遭逢無邊苦惱,但對於有志修行的人,禁錮、險逆的環境,過程上雖然苦了一 些,卻不會使人幼稚、膚淺,在意志上將鍛鍊得更強,在人生的經驗將更有多層次的品味和更圓熟的體驗。婚姻的生活雖然不免因為兩個人的長期相處而產生摩擦; 不免因為有機會以近距離去接觸另一個人類,從而發現人性的矛盾和劣根;也不免因為家庭成員相繼加入生活圈而平添樂喜和憂愁,但真實的人生乃由此入門。

   嘗聞:「不知痛苦的人,沒有資格話人生。」人類的快樂只存在表層的感官上,但痛苦卻深入骨髓。唯有在肉體和精神、親情和愛情、學問和財富、麵包和尊嚴、 家庭和事業的交纏衝突中,才更能體會人間的苦樂和競逐的現實,對於做人的辛苦和做人的無奈,也才會有真實的體驗——而這都是修行人所應知應證的,尤其是發 心學習菩薩的人,更應以此為成佛的道場。因為娑婆眾生絕大部分都是男女結成夫妻、組成家庭,並且在種種兩難之間掙扎著,這當中有辛酸、有甘甜,卻無一不是 刻劃入骨的激情。修行人除非真正瞭解此中的衝突、痛苦與無奈,不然如何能做到原諒無知、悲憫罪惡的地步?又如何能避免說些不著邊際、無關痛癢的空言呢?當 知除了少數天縱英才之外,一般沒有歷經世事的人,根本不知人間疾苦,也不知凡夫是多麼的純真、可愛,同時又多麼空虛地徘徊在萬花筒的世界中。

  經由婚姻的生活,使人進入人間的天堂,也使人墬入人間的煉獄。對於修行人,特別是志求一切智的菩薩而言,是多麼可貴的法門哪!

現代人如何擁有幸褔的婚姻

  最後我們談現代人如何擁有幸褔的婚姻。

   有許多婚姻專家、顧問,建議婚前要找教育程度、身家背景,以及嗜好、興趣差不多的對象。但是在我來看,結婚對象即使符合了那些條件,也不見得會幸褔。因 為夫妻是兩個人格天天在一起,有健康的人格才會有健康的婚姻,才能面對婚姻漫長的旅途。然而,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等條件,並不能保證有成熟的人格,而且興 趣是可以培養的,例如戀愛的時候,男追女或女追男,對方喜歡文學,他也去讀唐詩宋詞;對方喜歡科學,他就趕快去研讀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但談戀愛的時候,可 以這樣,而婚姻生活卻沒辦法投機取巧,所以我覺得成熟的人格才是幸褔婚姻的基石。人格成熟的人有幾個特徵:

  第一、是獨處的能力。他可以適意地跟很多人在一起,卻也有獨處的能力,也就是單獨自處的時候,不會無聊,不會靠吃東西或打電話找朋友聊天來排遣寂寞。

   第二、接納自己缺點的能力,沒有完美主義。有人講「生平無大志,但求六十分」,這個人就活得很快樂,因為人間哪有十全十美,大概不錯就好了。哪一個人沒 有缺點?有缺點不可恥,只要慢慢的改,而且透過自己慢慢改進,也能體諒出人要改進很困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雖然有心要改變,仍要一段時間。

  第三、體諒別人的能力。自己脾氣不好很想改,卻改了好幾年都不容易改過來,我們又怎能輕易就要求人家改變?應該體諒別人的缺點和苦衷。一個成熟的人能接納、體諒別人的困難與苦衷,這些都是成熟人格具有的特徵。

   第四、則是真正愛一個人的能力。可是什麼是愛?今天許多人都把愛誤解了,有人說:「愛是給予,不是需索」,這句話講得非常好。如果你真正愛一個人,你只 是給予,只希望他好而已。可是一般人的愛是「佔有」——因為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如果我沒有你,我很痛苦,所以我要愛你、要好好抓住你。這種愛帶有支配 與操縱,所以口頭上都說「我是為你好哪!」殊不知其實是你需要他。為什麼你需要他?因為我們經常需要被人家需要,如果被人家需要會感到很滿足,會自認:你 看那麼多人需要我,那麼多人沒有我是不行的,我有能力使那麼多人需要我。乃至夫妻生活,也是時常從「需要被需要」的心理而引發不必要的慾望,總是希望我能 製造快樂給你,讓你必須需要我,當你必須需要我的時候,我很快樂。我們在社會上常常可以看到這種情形,在宗教界亦然。其實這種心態,並不是成熟、真正的愛。

  一個有能力愛你的人,會體諒你的心情,給予、幫助、鼓勵,而不是支配。此外,他還有另一個特性,即普遍地愛一切人事地物。

  相對於這種普遍性的愛,則是佔有的愛——愛這個人愛得要命,可是卻只愛這個人;對身旁的人、事、地、物冷漠,無法生起關懷的感情。

  這種愛是自私的,並不是成熟的愛,不是奉獻給予的愛。一個有能力愛一特定對象的人,必然平常的個性是能夠欣賞真、善、美,能夠對他人湧現沒有目的關懷的人。同時也因為他對人、地、事、物經常存有愛心,所以他才有能力,並且知道怎麼去愛一個特定的人。

   現代人如果希望有一個幸褔的婚姻,要選有自制力不會亂發脾氣,並且能夠體諒別人、肯定自己的人當對象才好。這裡的肯定是說,他的價值是自己給予肯定,不 需要別人稱讚他之後,他才對自己肯定,即使別人不需要他,他仍然對自己充滿信心。找這樣的人做終身伴侶,會有比較幸褔的婚姻。

   夫妻之間希望擁有幸褔的家庭生活,最起碼兩個人之中,要有一個人的人格比較成熟。因為只有一個人格成熟的太太,才有辦法帶動他的先生慢慢成熟;也只有一 個人格成熟的先生才知道怎麼去愛護他的太太,慢慢提昇他太太的真、善、美。人生的真善美,不是與生俱來,需要透過學習才有辦法,我們要給對方時間,並以愛 心、耐心慢慢引導他。而如果你已經擁有一個成熟的先生或成熟的太太,非常值得向你恭喜,因為你才真是有褔氣的人。尤其夫妻倘能在紛亂不安的社會裡,彼此給 予對方溫暖和安慰,閒暇之餘一起探索人性的光明與黑暗,共同品味各種不同的眾生相,併肩齊步朝向真善美的境界邁去,則更是菩提眷屬、神仙家庭!

我們都是法界的一部分

   最後,在結束之前,我想重覆說明的是:其實我們都是法界——大日如來的一部分,只是我們自己沒有自覺,無端分別取捨,所以引生種種不安、焦慮、矛盾和自 卑;有朝一日,忽爾發現自己從本以來都活在涅槃的世界裡,這時不經修行立得喜悅、輕安、自在、無礙解脫之樂。在涅槃的自覺中,一一法皆住於本不生,聖者是 如、眾生是如、禪定是如、散亂是如、情慾是如、斷愛是如、婚姻是如、獨身亦是如,一一法皆真如!我希望大家多多誦讀大乘般若經典。


摘自:「廿一世紀的禪」http://www.masterlee.url.tw/lee/chibook/21cent/21cent-list.htm






美國黑金 2020-01-10 11:28:56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