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4 15:08:52無遮,小光,一休

人類海嘯



這個地球,在很短時間內出現很多想像不到的變化,氣候與環境問題大概已經常聽到,現在另有一個逐漸成為關注的議題,就是人口遷移。我找到一篇剛出爐的研究報告,以及一篇舊的新聞稿,希望能讓大家對這即將浮出檯面的現象有些大致的了解。



人類海嘯


-- 山姆‧奈特

2009年7月23日

到2050年,氣候的變化會導致數億人背井離鄉....


南登,是非洲加納最貧困的地區之一。同時,它還是一個有著5萬多人口的行政中心,而它的居民中有大部分是農民。由於當地人口的遷徙,這些公共汽車就變得非常重要。移居他鄉在西非這片乾旱的土地上早已司空見慣。然而,近年來,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以及當地降雨不規律等原因使農民的生活愈加艱難,越來越多的人踏上了離鄉背井之路。

雖然沒有確切的數字,但是出生在加納北部地方的人口中,大約有20%的人正在考慮搬遷到相對更加富庶、更城市化的南部地區。

在南登,這一比例則更高:已經有一半的人口離開了這裏。而他們離開的理由多種多樣:缺乏工作機會、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氣候的惡化等等。然而,人們 都認為,這種人口逐漸減少的情況不能無限期地繼續下去,否則南登將永遠無法繁榮起來。當地一位神父告訴我:「我們的社會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分崩離析了。」

為了瞭解這種由環境、移民、無家可歸者、難民等問題交織在一起的現象,我曾特意前往南登。總之,氣候變化將使數百萬的人民流離失所。1990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就曾預言,「氣候變化最嚴重的後果就是導致人類的遷徙,」與此同時,還伴隨著海平面不斷上升、沙漠面積不斷擴大、以及自然災害頻發等。


圖片來源:德國環境部(Bundesumweltministerium)


而這背後的邏輯非常驚人:到本世紀末,海平面將有可能上升一米,而10%的世界人口所居住的土地將被淹沒。還有30%、約20億居住在像南登這樣的乾旱地區的人口在面對當地的乾旱時束手無策。問題是,必須給所有這些人提供一個棲身之所。

預計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高達90億,氣溫將升高2℃或者更高,環境難民的數量將在5千萬到10億之間。然而,最為大家所認可的資料則是2006年英國發表的(有關氣候變化經濟效應的) 斯特恩報告中的預計,環境難民數量在2億到2.5億之間,大約是目前世界難民人口和各國無家可歸者人數的10倍。

儘管數字驚人,但是人們對這一局面的瞭解還很抽象。2005年之前,這種景象給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還停留在諸如「明天過後」這樣的好萊塢災難大片所描述的場景中。在這部電影中,美國的氣候難民跨過格蘭德河,蜂擁到墨西哥尋求庇護。然而隨後而來的卡翠娜颶風,以及大自然所展示出的威力使得人們不得不看清事實。

這場三級颶風襲擊了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裏的一個眾所周知的最為不堪一擊的城市,導致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人口的遷移。14天之內,150萬人從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逃離。這一數字是美國19世紀30年代發生的大規模「沙塵暴」所導致的移民數量的3倍。目前大約30萬的居民還無法重歸故里,這一數字是2005年新奧爾良人口數的一半。

即便是像新奧爾良那樣,在一半居民已經搬走的情況下,南登也沒有發生如此壯觀的景象。一個農民告訴我:「我們的樹木沒有倒下,仍然挺立在那裏。所以,你無法意識到情況的嚴重性。甚至是在這裏生活,你都無法意識到。只有當你坐下來仔細思考之後,你才能意識到這個問題。」

「地球之友」組織同樣贊同2050年環境難民的數量將達到2.5億這一預測。同時,該組織認為,其中馬爾代夫這樣的小島國的無家可歸者的總數量將占1百萬。

而其餘2.49億的環境難民則來自南登這樣的在邊緣性氣候中存在了很長時間的貧困農業國家。這些國家毫無犯錯餘地可言。然而現在,這些國家不得不為了養活 自 己的人民而苦苦掙扎。而真正的數千萬的潛在移民就在這些人民中間。然而,對他們而言,儘管前途未卜,但希望尚存。同時,在這些國家,氣候變化經常伴隨著其 他更深刻的變革,如經濟發展、人口的快速增長、或者政治劇變等。

各種因素錯綜複雜,使我們難以想像環境移民將會是什麼樣的。從19世紀90年代初,移民問題作為氣候變化的邏輯推論浮出水面後,學術界就在爭論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的辦法。一方面,人類遷徙的規模巨大。英國學者諾曼‧邁爾斯教授在呼籲人們重視氣候移民問題方面所做的工作比任何人都多。他認為,光是人類遷徙就足以使現行的國際難民法和人道主義機構不堪重負。

邁爾斯告訴我:「目前看來,我們還不具有足夠完善的體系來應對如此嚴峻的挑戰。我們一直在討論環境和氣候難民的龐大數量。如果最終這一數字沒有達到5億的話,我會感到很意外。這一數字將使許多國家的人口統計發生變化。」

從這一角度看,未來移民的規模所導致的人道主義危機和安全問題足以讓人們緊張。邁爾斯還認為,那些尋求庇護的難民將使世界上那些最富有、並且生態最為穩定的國家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

他在2005年寫道:「發達國家無法在發展中國家面臨困頓和危難的情況下獨善其身。已經有相當數量的環境移民進入歐安組織(歐洲安安全合作組織)國家。他們採取的手段通常是非法的。而與未來幾十年將面臨的潮水般的移民相比,今天的移民數量只不過是涓涓細流而已。」




山姆‧奈特(Sam Knight ),《金融時報週末雜誌》的固定撰稿人。

資料來源:摘自「中外對話」

-------------------------------------------------------------------------------------------

中新網3月17日電

     聯合國十四日發表報告說,從現在開始至二○五○年,全球人口將出現人類史無前例的持續和大批的移民潮。每年都會有至少二百二十萬人移居富裕國家,反而富裕國家的原居住者人口將停滯不前,甚至下降。報告指出這種人口變化有可能增加資源分配的壓力。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在這股移居潮下,非洲、亞洲和中東會增加數十億人,其中數千萬人將移居歐洲和美洲;但富裕國家的固有人口將面臨不再增加甚至減少。

  聯合國預測,東歐等地區的人口將穩步減少,原因在於外移率高,而出生率持續追不上。到了二○五○年,人口跌幅較高者是保加利亞,達百分之三十五;隨後是烏克蘭,報百分之三十三;再隨後是俄羅斯,報百分之二十五。

  跨境移居者將大大增加其他發達國家的人口。而較發達地區的人口預期將大抵維持在十二億不變;如果沒有大量移民流入,這些地區的人口更有可能下跌。例如英國人口到二○五○年已由六千萬增至近六千九百萬,這幾乎全拜移民所賜。

  其實在一九七○至八○年間,富國每年自窮國接收了一百萬名移民。但今後四十三年,移民人數將是這個數目的兩倍多,從現在到二○五○年,每年將超 過二百三十萬人。這些移民當中,來自非洲和亞洲的,每年分別有四十多萬和一百二十萬。富裕和貧窮世界在財富及機遇等方面的差距,將是誘使出現這種轉變的因 素。另一潛在重要原因在於發展中國家人口急速增長。

  到了二○五○年,印度將是全球人口第一大國,總數近十七億。巴基斯坦亦將以二億九千二百萬人成為人口第五大國。尼日利亞則以二億八千九百萬人排行第六。




附註資料:



人類遷移史--- 昨日的淚痕



人類遷移活動已經發生了幾個世紀。氣候科學家們稱全球變暖現象造成的人類遷移活動將比以往規模更大,速度更快,到本世紀中期遷移活動將會涉及全球2億人口。
 
以下是人類歷史上發生過的大型人口遷移事件:
 
‧ 奴隸交易販將1200萬至2000萬的黑人從非洲販賣到美國。

‧ 1880年到1910年間約1700萬東歐和南歐人進入美國。

‧ 19世紀,約有100萬愛爾蘭人因為馬鈴薯危機而被迫移民到美國。

‧ 1939年到1945年間,納粹德國將約700萬至800萬的人口驅逐出境。

‧ 1947年印度次大陸分裂後約660萬穆斯林被迫遷徙至巴基斯坦,540萬印度教徒和錫客教徒移民至印度。

‧ 80年代早期約500萬阿富汗人在前蘇聯佔據阿富汗時背井離鄉。

‧ 1994年超過200萬的盧旺達人在種族滅絕中逃離該國。

據聯合國估計,目前全世界共有大約1億7千萬的國際移民。



資料來源:「中外對話」

 
ivon 2009-07-25 00:26:14

希望這種狀況不要太快發生啊.....

版主回應
我也衷心這樣期望!還是認真做點功課好了。 2009-07-26 17:45:08
小杯同學 2009-07-25 00:17:52

再這樣下去....


地球就會變得....



= =+




一人亦滿

多人亦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