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3 16:55:14無遮,小光,一休
失戀偈
大概每個人多少都有情感不順遂的時候,我也不例外。就是會對某個人產生著迷,希望了解對方的一切,甚至念頭裡的內容都想完全體會,過了很久之後,我才明白那是一種類似「神入」的作用,神入得過了火就變得一種「迷戀」。那時相當年輕,為了要體會生命,我也付出不少耗盡心神的代價。有一天,天亮之前,內心的掙扎動力不知要如何去平撫,我翻開了一本書,是法國詩人波特萊爾的「惡之華」中譯本,裡面出現了這麼一個句子,多年後我還牢牢記得:「想在人心上建築什麼皆屬愚枉,還諸永恆一切遺忘的背筐...」剎那之間,我的心涼卻了下來,休息了,好像從一個窄縫裡看到一面鏡子,鏡子裡的人似乎鄙夷地回看著自己。
不曉得為什麼,昨晚在聽一位仁波切講授一個有關「空性」的論頌時,一閃神,想到那本「惡之華」還有那個詩句裡的一些情緒,但是念頭來去得快,幾乎讓人難以察覺,今天端坐下來打鍵盤,才慢慢回想起有這回事。其實,這篇本來很想延續之前提到的「我執」(包括今天沒風格、I me & myself,以及誰在輪迴),我對這個議題果然還是有點執著,想再多談一些,而半途插了這枝花,也許有提神的作用。
昨晚仁波切講述空性的方法,是用比較辯證性的,從龍樹菩薩的「俱生我執」為眾苦之源來提引,又用「心所」、「心王」的唯識與中觀應成派的分析來加以邏輯論述,分析到最後各種「我」的安立處都不成立,加上他幽默又獨特的笑聲,一堂課下來感覺很精采。但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在聽課空檔間,不意間出現的一些東西,就是「我」如果破滅了,或者用「無我」來內省、來外觀的話,那會變成什麼光景?看著仁波切時常微笑的表情,我也一直靈感迸發,好像「看到了」他要指涉的內容。我們也許都只是另一種沒有時空座標下的光影,一個個支離破碎散在這裡,每個碎片好像各懷有什麼使命,但又那麼匆忙就會離開,誰也不認識誰。其實真的是蠻孤單的生命。
覺者的生命風光是我們不敢揣想的,但是能夠這樣如幻觀一下自己的存在,也頗有意思。今早我去搭捷運的半路上,就這樣觀看自己與路上行人。都是借來的時空,倏忽的曲終人就散,包括那個當年癡迷的人如今何在。但是還有一個始終不散、不歇的東西在那裡、在自家裡。
我想跟波特萊爾講一句話,他的詩句很迷人、很準,也用他自身絕望的淬鍊來暫時撫平我當年的愚枉,非常感謝他。然而如果有機會的話,希望他也能遇見一位能講法文的仁波切。詩人的才華是人世間的禮物,斯人獨憔悴的路上也該當有他自己的救贖。
不曉得為什麼,昨晚在聽一位仁波切講授一個有關「空性」的論頌時,一閃神,想到那本「惡之華」還有那個詩句裡的一些情緒,但是念頭來去得快,幾乎讓人難以察覺,今天端坐下來打鍵盤,才慢慢回想起有這回事。其實,這篇本來很想延續之前提到的「我執」(包括今天沒風格、I me & myself,以及誰在輪迴),我對這個議題果然還是有點執著,想再多談一些,而半途插了這枝花,也許有提神的作用。
昨晚仁波切講述空性的方法,是用比較辯證性的,從龍樹菩薩的「俱生我執」為眾苦之源來提引,又用「心所」、「心王」的唯識與中觀應成派的分析來加以邏輯論述,分析到最後各種「我」的安立處都不成立,加上他幽默又獨特的笑聲,一堂課下來感覺很精采。但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在聽課空檔間,不意間出現的一些東西,就是「我」如果破滅了,或者用「無我」來內省、來外觀的話,那會變成什麼光景?看著仁波切時常微笑的表情,我也一直靈感迸發,好像「看到了」他要指涉的內容。我們也許都只是另一種沒有時空座標下的光影,一個個支離破碎散在這裡,每個碎片好像各懷有什麼使命,但又那麼匆忙就會離開,誰也不認識誰。其實真的是蠻孤單的生命。
覺者的生命風光是我們不敢揣想的,但是能夠這樣如幻觀一下自己的存在,也頗有意思。今早我去搭捷運的半路上,就這樣觀看自己與路上行人。都是借來的時空,倏忽的曲終人就散,包括那個當年癡迷的人如今何在。但是還有一個始終不散、不歇的東西在那裡、在自家裡。
我想跟波特萊爾講一句話,他的詩句很迷人、很準,也用他自身絕望的淬鍊來暫時撫平我當年的愚枉,非常感謝他。然而如果有機會的話,希望他也能遇見一位能講法文的仁波切。詩人的才華是人世間的禮物,斯人獨憔悴的路上也該當有他自己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