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22 12:13:32無遮,小光,一休

般若味重重(一)

師父教導的法門是「寂靜修」,經過調息、靜心觀照與覺知出入息的前行三個步驟之後,才進入聆聽寂靜的階段。聽,是指用耳根聆聽一切有聲與無聲,如聽海潮音,而始終專注於「聽」這個動作。聽,重點不在聲音,而在一切聲音背後的寂靜。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師父有很清楚的開示。

 

師父:寂靜修就是安住於聆聽的覺性,然後聆聽寂靜,這個簡單吧!

安住於聆聽的覺性,然後聆聽寂靜。

安住聆聽的覺性,然後聆聽寂靜。

我們一出生,我們的心念就跟整個的色、受、想、行、識顯現在外面,我們被外面的一切的景象、人物,然後在這個色、受、想、行、識裡面,所以我們就變成一個事物性的生命;因為你是一個事物性的生命,所以就變成非常的勞苦,而且勞心、勞力,整個身心是疲憊的。因為你的色、受、想、行、識:顯諸於外跟外相應,顯諸於內就變成一個五蘊識緣、五蘊的這個熱惱,也就是色、受、想、行、識是一個熱惱的東西。

如果我們在覺性比如說我們現在安住在聆聽的覺性,聽寂靜的話,那就是處理色、受、想、行、識的一個變化,慢慢的由這樣的進化跟空性相應,慢慢你才有因緣去體會般若的不二法。

這不二是空有不二的,這般若就是一個因緣無我,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在因緣和合裡面是沒有我的;和合的,哪一個是我呢?所以我們在無我的因緣下安住,所以叫做般若。那麼我們不是說你是一個想法,它是一個深深的體認,而是要從禪修裡面去體認才能達到一個如實的效果,你光想,光是一個知識性的,它是沒有辦法契合的。所以我們要證入空性的一個本來面目,要證入一個實相不生不滅的一種本質,我們必須要去觀察到這些變化的空的本質。

時刻我們的心念是契入空性,而不是契入一個色、受、想、行、識,五蘊的一種結合體。這樣的一個五蘊的結合體,就是一個生生滅滅亂流的習氣,然後我們就沒有辦法處理。

我們利用色、受、想、行、識五蘊去照見五蘊皆空,利用五蘊皆空變成我們生活中的一個生命觀。我們今天坐在這裡禪修,禪修一定要跟空性相應,你跟空性不相應而坐在這裡,就是浪費了很多時間,就是醉生夢死,在這裡就是打混。打混是很可惜,所以我們在這裡就是要體驗、不斷的體驗;眼睛打開時你要體驗內在,眼睛閉的時候你也要體驗內在。閉著、開著,眼睛看的都是內在,所以你要體認到空性的本質---外在空性的本質、內在空性的本質,然後安住在這個因緣變化上的無我。

你看輪迴當中都是因緣變化,哪一個是「我」!只是執著的是我!你執著,他就是我,你被業力牽引變成我,然後你就是「我」、就是被輪迴!這樣,每一個生命種子階段變成不同的生命,然後在這裡面產生意識的型態的一種業力。那我們要從根本治療就要跟覺性、空性相應,就是從你的思維裡面、五蘊的思維---色、受、想、行、識裡面,進入空性的一種認知,然後安住於這種…..

你問說「覺性」是什麼?聽起來很空洞。現在我們安靜下來,我們聆聽,聆聽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