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醫會三師 北市炒房主力
工商時報 / 記者:朱漢崙 / 台北報導 / 2010-03-08
政院降溫房市聲聲催,大型行庫不敢掉以輕心,近2週來,房貸及土建融市佔率前2大的合庫、土銀,相繼研議新內規與市場現況。金融業高層指出,查了一圈投資客名單發現,合稱「三師」的律師、醫師、會計師,正是投資客的主力來源,三師與房仲業、代書業者,短期在房市進出買賣,周邊一般自用住宅房價漲幅甚至可達2成。
但行庫現正面臨兩難局面:如要配合政策方向,限制投資客貸款,但政府目前未同步要求民營銀行也要緊縮投資客放款,只怕政策成效不大,還白白讓優質客戶流失,因為這些投資客的另一身分,就是醫師、律師或會計師,也是銀行其他業務亟想爭取的客源。
金融業房貸高層主管進一步說,投資客並非完全只靠投資房地產生活,他們也有職業,從前就是與房屋買賣最相關的房仲業者、代書,同時也會自己「下海」投資,但這波房市漲的如此兇,是因包括醫師、律師、會計師,也化身為投資客,甚至是主力族群。
央行近來指示土銀,研議推出為期20年的固定利率房貸商品,金融業者認為,與其如此,不如打擊投資客炒作房市行為,才能降低民眾未來買房負擔;因為「通常100件個案裡,只要有15件漲,就會藉由預期心理讓剩下的85件,也跟著變貴!」
由於投資客大都是白領階級,還是銀行界卯力爭取的菁英客戶,行庫主管說,翻開貸款辦法,這類菁英客戶,往往適用於最優惠的房貸專案,如今,要行庫降低這類投資客的房貸成數,第一線分行收到的訊息是;多家民營銀行已「虎視眈眈」,準備逆勢操作,以比大型行庫更高的放款成數,來「接收」這類高所得客戶群。
因此,若央行、金管會未同步要求全體銀行「齊步走」,最後結果,只是房貸市佔率在公民營銀行間重分配:「瘦了行庫,肥了民營業者。」
銀行主管分析,這些投資客專挑每坪單價40-60萬元的個案,包括北市安和路、忠孝東路沿線,及中正、松山、中山區的精華地段,均為鎖定目標;為脫手方便,也投資1000萬元起跳、總坪數在50坪上下的三房二廳一般型住宅。例如總價1600萬元的房子,寬限期內,月付2萬多利息,等半年左右就脫手,是最普遍的投資客套利模式。
上一篇:大陸港澳消費者信心續跌 台灣續升
下一篇:首季營業稅823億 11年來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