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01 06:00:00雪子
錯誤的示範
不管我以後會不會拿到博士學位,作為特別來台灣修性別和空間課程的我,總是希望我兩個兒子對性別敏感一點,學會尊重不同性別、性傾向的人,不要傻傻地接受既有的性別觀念,即使他們將來都很有可能成為既得利益者一方(因為他們是白領階級家庭出生的生理男性),也能夠對既有性別觀念抱持批判觀點。
但最近發現我根本是個錯誤的示範,我就是,從對性別平等教育來看,是個反面教師。
老大瓦拉1歲5個月會說的辭彙暴增,數一數大概有30幾個,他滿1歲6個月到最近,這一個月來他的辭彙量沒有上個月那麼明顯地增加,但他開始指(或拿)某些物品說爸爸、媽媽、貓、烏龜,也表達該物品原來放置的地方。比如說,在客廳看到他從頂樓洗衣間拿來的小球就說「貓」,看到在頂樓曬乾的烏龜住的小箱子就說「烏龜」等等。
他仔細觀察並記憶物品、動物和空間的關係,也觀察物品和人的關係。比如說,看到浴缸用的刷子、圍裙、密封盒等清潔和煮飯有關係的東西時會說「媽媽」,看到電視機螢幕、遙控器和書籍就會說「爸爸」。這是他在家裡觀察到的「客觀」的事實。我沒有資格罵他或糾正他,他沒有什麼惡意的,他只跟我分享他的新發現,希望得到我讚美,我也只好笑笑地跟他說,你的觀察力很棒。但我心中對自己非常生氣,我的所作所為,根本就是灌輸小孩錯誤的觀念。
我希望兩個兒子知道,廚房,男女都可以進來,都可以享受做菜的樂趣,也可以洗碗、處理垃圾;掃地,家庭任何成員都可以主動參與,不一定都要推給媽媽做;男人也可以帶圍裙,媽媽也可以在客廳坐下來看電視,遙控器不應該只屬於爸爸。
喔,天啊,我兒子1歲6個月就有跟主流性別觀念差不多的看法,這個事實有時候氣到有股衝到頂樓直接跳下去或的念頭。當然我不是對兒子生氣,是對自己無能為力生氣,這比無法拿到博士學位或找不到教職對自己的打擊更大,每天抱著憤怒和挫折情緒、但很努力地不要讓小孩知道媽媽有這種情緒而生活,我也知道憤怒改變不了現實狀況、自己與他人或社會的關係,也希望等他們大一點的時候找機會糾正(!)他們現在正在學習的性別觀念。
另外,對台灣的外傭制度有了進一步了解後,我最近常常想,在台灣,有了外傭制度之後,在家庭裡,家事等無償工作更沒有意義,從事無償工作的人更沒有存在價值,媽媽這種角色根本不需要存在(頂多需要多生幾個男嬰兒的機器吧)。那些不會賺錢的、無意義的家庭雜事或育兒工作都推給外傭做就好了!
就算不認同上述觀點的人,選擇在家裡做家事、顧小孩的人,有了外傭制度後,還是會不斷地問自己,自己是不是在做無意義又讓自己累死的事?在這種時刻,萬一有人罵我說妳的洗衣機(妳的!!我洗的不只是自己的衣服,而且它操作超簡單,誰都可以用!它不會嫌你/妳學歷太高、收入太高!)給妳壞掉了!的話,結果又不是因為我使用的關係而出問題的話,我真的想要跳下去了(這是假設)。
令我安慰的是,我感覺到瓦拉和瓦拉的朋友(未滿1歲的男嬰)都很喜歡媽媽在廚房工作,他們的。
像瓦拉, 只要我坐下來一打開電腦他就受不了,強烈要求我抱他,但我在廚房工作,他可以在客廳一個人玩一陣子,或在廚房「幫忙」,或在後陽台自己玩水一陣子。
還有,請他和他好友吃我做的小點心,看到他們兩個坐在客廳默默吃一碗、兩碗、三碗(吃完第二碗後瓦拉的朋友因還想吃而流眼淚,我心裡想,天啊,連我也可以做出令人很想吃的點心喔!)......,同時看到他們很滿足的樣子,會覺得不管別人多看不起我,我還是要為兩個小孩盡力,不要一氣就跳下去。
另外,為了安慰自己對自己說的是,就算我的所作所為會灌輸給小孩錯誤(至少很有問題)的主流性別觀念,但或許至少可以避免讓他們相信那些低賤的工作都應該叫外傭做的(我也是外國人,不一定能夠避免兒子會有種族歧視,哈)。
這麼想,是因為產後憂鬱症的關係嗎?已經產後4個多月了,應該不是吧?
上一篇:死亡的味道和遺書
下一篇:意外收到的生日禮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