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22 15:19:21雪子

女性主義和家事勞動

我在這個新聞台提過幾次對過去種菜種花的看法,以前我把在家種菜種花當作全職家庭主婦(=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沒有存在價值的人)的活動,或者為了證明她們是政治正確的好女人而做的無償勞動。

以前的我不服輸,不想被別人認為我是被打敗的人-我想從事大家羨慕的工作-,同時也很叛逆,我一點都不想從事被歸類於好女人該做的事情。

有時候閱讀女性主義者的著作,或者跟對女性主義有興趣的朋友討論,會看/聽到「妳(女性)從事幾個小時的無償勞動?」「妳從事的那些無償勞動如果外包的話,要多少錢(→所以女性做的事情也有價值的,女性也應該得到相當的報酬)。」之類的意見。

或者會聽到男女做家事一定要「平等」,妻子做這個,那麼丈夫應該要做那個,一定要一半以一半才對。

當然,面對連烤吐司、用微波爐加熱食物都不會,但又不覺得自己有問題的男人時,我也會產生類似的念頭,不過在台大聽了幾年的女性主義論述後,我開始不認同上述那種女性主義者的說法,也不太能夠認同自己在大學講女性主義,在家裡僱佣菲傭叫她處理所有家事的學者。

我的疑問是,我們為什麼要討論無償勞動的價值時,一定要用數字、金錢來衡量?

我要說的不是人需要奉獻或犧牲精神之類的話,我不喜歡有些人強調我們應該要無私、奉獻、犧牲等等,我也不相信過度強調這些觀念,強迫自己和別人認同這些觀念的人。

我現在很厭煩我生活上的一切-包括我們所擁有的東西、我們所從事的勞動、所付出的情感-都被別人用數字或金錢來衡量。假如有人肯定我說我現在從事的無償勞動如果換為金錢的話要多貴,我也不會因此而高興。

我也不希望不斷地被週遭人提醒我正在吃的東西一片多少錢(因此應該要珍惜/不需要珍惜),我正在使用的日常用品多少錢等。

我們難道接受了高等教育、接觸了女性主義思想都沒有辦法改變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都一樣只能用數字、金錢來衡量?如果當一個女性主義者強調她從事的無償勞動有多值錢,這不是代表她深深內化資本主義式的思考模式,認為沒有市場價值的事物都沒有存在價值?

這樣真的對嗎?上面沒有貼價錢的東西都不值得存在嗎?

我想如果我們只能看得到上面貼價錢的事物,不管我們擁有多高的消費能力,我們的生活很貧乏,我們才是真正的貧窮人。我深怕成為這種貧窮人。

另外,我在台灣開始照顧貓、烏龜、花和菜菜之後發現的是,照顧其他生命不只是為了證明自己多政治正確、是個好女人,還有更重要的意義。

照顧其他生命-尤其是比自己更弱勢、需要照顧的生命-可以使我們對週遭環境的現況、變化更加敏感。觀察貓就知道屋內陽光、通風的狀況;觀察烏龜使我們對溫度的變化更加敏感;每天去小菜園看看菜菜的狀況,就知道家庭廢水造成的影響,我們使用的土地的狀況。

那些要我照顧的小生命都沒有什麼「市場價值」,但牠們隨時告訴我們週遭環境的狀態-如果我們對牠們發出的訊息夠敏感的話-。

我的疑問是,為什麼學了女性主義還是一樣無法擺脫資本主義式思考模式?另外,為什麼我們念空間有關的研究,還可以忽視沒有貼價錢的事物,無法擺脫只關心市場加值、競爭力的思考模式?

當然念很多書,或許只會讓人增加在同一個框框內的知識,都不會讓人打破既有的思考模式也有可能,但是,我還是覺得我們稍微換個思考模式可以避免陷入很貧乏的狀態。我怕貧窮。








上一篇:不如回家掃貓廁所

下一篇:死亡與再生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