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18 10:14:24雪子

回到誰的家?(附轉載)


以下三篇有關住宅的文章提醒我們需要從主流媒體不同角度思考什麼是好住宅,我無意評論該宗教團體做得對不對,只希望跟大家分享以下文章,一起思考。

回到誰的家?小心「慈善」背後溫柔的箭(本文歡迎轉寄轉載)

王增勇(陽明大學副教授/台社成員)

高雄縣杉林鄉慈濟大愛永久屋第一批已於近日落成啟用,許多人鬆了一口氣。政府官員終於看到具體的重建政績,不再擔心被批評重建效率差;慈善團體對捐款人有了交代,不再擔心無法徵信;抽籤入住的災民終於得以脫離漂泊無依的臨時安置生活,一應俱全的居家設施讓生活得以重新開始。媒體在長期報導風災重建的種種苦難與衝突後,終於有溫馨感人的畫面與新聞可以讓人耳目一新。慈濟大愛村的啟用在慈濟慣有的愛心施與受的框架中被理解。於是,多數媒體報導的邏輯都圍繞著付出與感恩的圓滿圖像建構:大愛村成為「愛心奇蹟」,大規模的建造工程成為「台灣世紀大工程」、「打造國際模範、世紀典範社區」,見證了「慈濟志工團隊的效率與紀律」;災民則成為「從小到大都沒有住過這麼好的房子」的卑微小民,離開營區的原住民則心存感激,對營區長官用慈濟的術語表達內心的感受「我們要搬新家了!感恩您!」,對於這一切的安排,災民們心滿意足,因為他們終於「如願踏進屬於自己的新家、可以重新過日子」;而最大的寬容與慈悲表現在證嚴法師超越自己最堅持的宗教信仰,她參與揭牌儀式時,「首度站在大愛村教堂的十字架之下開示,這是證嚴法師生平第一次進教堂」,成為大愛的極致展現。

我無意否定慈濟興建大愛村的善念,也相信入住災民會因為有了長居久安的住所而得以安頓,但在愛心論述只過於單面與短視地呈現眼前的家屋重建景象。助人工作中,愛心往往是最危險的誘惑,因為它在道德上太正當,以致我們誤以為我們可以為他人、甚至其他族群的生命與未來做決定,忽略了還沒有真正認識受助者處境下的協助往往不是真正的幫助,反而是傷害。眼前慈濟大愛村其實是長期台灣漢人社會戕害原住民族的慣有模式。

六0年代,蔣宋美齡在蘭嶼大量興建國宅取代傳統達悟半穴居家屋,造成達悟族傳統養老文化無法再實踐,導致目前達悟老人無法在家中的工作屋中養老,只能在路邊臨時搭建的房屋中居住。七0年代風行大專院校二十年的山地服務隊,原住民青年江冠明長大後反省大專院校山地服務隊時說:「我不喜歡你們的服務隊,因為你們來這裡,帶給我很羞恥,很沒有尊嚴。」泰雅族作家瓦歷斯‧諾幹形容它是一支「溫柔的箭」。或是九二一災後重建,各式善心組織到部落從事救助服務、再到這次的八八風災重建,原住民都被視為要被解決的「問題」,而不是具有解決自身問題能力的人,原住民獨特的世界
觀不曾主導這些服務的方式。排除原住民主導參與的救助形式都已經預設了原住民是無能解決自己問題的次等人,正是這種基本互動的心態對原住民最具傷害。部落常見的善心捐贈卻長久地改變了部落的價值而不自知。有人讓部落孩子每人一雙名牌球鞋,即使孩子的家境無法支持這樣的消費行為,但從此孩子只要穿名牌,從此瞧不起自己的父母。

同樣地,慈濟大愛村是慈濟文化的展示。如果地圖反映了家的認知,街道名稱『大愛路』、『合心路』、『善解路』、『感恩路』、『和氣街』、『互愛街』、『協力街』、『包容街』、『知足街』、『尊重街』反應的慈濟世界的圖像,不是原住民的世 界,提醒著居住在其中的住民要對慈濟時時心存感激,更標試著受災的原住民是需要他 助的受助者,而不是自助者。慈濟大愛村反應的是漢人對於家的想像,原住民的家不僅 是居住的家屋,而是延續與傳承祖先生活的傳統領域,包括漁獵、祭祀、耕種、聚會等功能場所。在島上生存至少千百年的台灣原住民經歷一場大水,他們所發展出的獨特文化怎能因為證嚴上人一句「讓山林生養休息」就嘎然而止?

原住民與大自然共存的生計文化又豈是台灣首富想像的「有機農業」所能取代?來到慈濟大愛村的人絕對不會認為那是原住民的家,因為它沒有原住民對世界的想像。災後重建的原住民最大的悲哀是他們永遠都是「被重建」的對象,而不是他們自己重建。愛心裝飾下的永久屋落成背後充滿著權力不平等所造成的暴力,反應的是官員亟需的政績與行政效率、漢人慈善組織慣有的「災難/勸募/報導/再勸募」運作邏輯、以及原住民再三被漢人社會拒絕尊重的主體性。

大愛園區中的八部合音(高醫大性別所林津如)hot article today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林津如助理教授(本文歡迎轉載轉寄)

八八風災後半年,莫拉克風災的原住民災民開始搬入慈濟大愛屋了。在二月十一日的入厝儀式中,我聽到原住民朋友的八部合音,聲音一樣充滿能量,但卻無法再聽下去,眼中含著淚,我離開了。

風災後,那瑪夏鄉南沙魯村消失了,新建了國際級的「慈濟大愛園區」,彷彿像個動物園般,善心的人們「圈養」著離開原生環境的「災民」,而後,這些在山上自在舒展的生命,難以自己的方式傳承文化,因他們將開始為觀光客而表演。

在過去,南沙魯村有自己的村名,有自己的土地,人民可以自己自在的方式呼吸、過生活。在杉林, 他們失去了自己的名字,自己的語言,他們的村名變成「慈濟大愛園區」(對照一下「九族文化園區」)。這裡的主人是慈濟,村民變成了被擺佈的道具,村民的面貌模糊,他們要不是穿上慈濟的志工服,就是上傳統服為長官表演,凡事不能自己做主。只因為,他們住進了新的屋子,屋子的提供者叫做慈濟,他們必須符合主人的想像:他們無法自立、他們需要被教化,在未來,他們都會是「慈濟人」。

這半年來,馬政府與楊縣長做了什麼重建工作?沒有,唯一的動作就是把災民BOT給慈濟。從此之後,族人不再擁有自己,也不再有權利擁有自己的土地,也不再擁有任何的發言權。政府把土地撥給慈濟(而不是失去土地的災民), 主人被決定好之後,災民的房子被分配好,工作被安排好,所有的異議都被指責為「少數」。

災後重建,慈濟有六贏:第一贏:以風災之名募得上億資金。第二贏:免費取得杉林五十公頃的土地。第三贏:打造自己眼中完美的大愛村,第四贏:獲得國際聲名。第五贏:把失去家園, 只能入住「園區」,無處遁逃的災民變「順民」。第六贏:以多元文化之名,把小教堂蓋在園區的最邊角,而後以十倍大的空間,在大愛園區蓋慈濟靜思堂。

災民呢?原住民災民失去自己的親人,失去自己的家,失去自己的村,這麼多的苦難,勉強配得一間免費的屋子,算是唯一的希望。但是,未曾預料未來要失去更多:地是慈濟的,屋子是慈濟的,語言是慈濟的,文化是慈濟的,人終究也要變成慈濟人,為未來的國際觀光客而表演。在慈濟的園區中,談什麼原住民文化?住屋的空間與形式被決定,充斥著要感恩的文化語言,街道滿是大愛用語,在教堂中唱《普天三無》,原住民文化只淪為點綴。當文化的主體不能自己做主,文化如何多元?原住民文化如何重建?

這一場風災,慈濟成了最大的贏家。但請問:慈濟以災民之名募款,捐款人可有賦與慈濟教化的任務? 慈濟用誰的錢,用誰的土地,在杉林蓋比教堂十倍大的靜思堂?

蓋園區的人雖然愛講生態與多元,但他們並不真的懂大自然,也不懂得如何尊重不同的文化。在大愛園區中,八部合音只為政府官員、慈濟人及觀光客而唱,但我卻聽見族人的哀傷與無法言說的憤怒。為什麼受災的族人不可以有自己的土地?為什麼我們不能夠用自己的方式重建?為什麼要在這裡被觀看?何時我們可以為自己的族人而唱?

慈濟誤把災後重建簡化為「慈濟大愛園區」建設,慈濟文化遊說成為災民文化重建的主軸,入住的災民將成為國際觀光重國際觀光重點,這其中,慈濟人完全看不見原住民族人無法言說 的文化苦悶,這為原住民文化帶來的浩劫,恐怕不下於莫拉克颱風。點,這其中,慈濟人完全看不見原住民族人無法言說的文化苦悶,這為原住民文化帶來的浩劫,恐怕不下於莫拉克颱風。

都市地賣豪宅 廉價地蓋國宅

【聯合報漢寶德/世界宗教博物館前館長(台北市)】

幾個月來,豪宅價格猛漲,連帶看各地房價都大幅上漲,成為投機者的園地。真正尋找棲身之所的老百姓不免要彷徨而不知所措了。

這使我想起年輕時熱中的國民住宅的建設計畫。在那個一切都欠缺的時代,社會主義思想流行,國父的三民主義深植在我們心中,認為每一個努力工作的國民都應該 有屋可住。當時的建築學中如何用最經濟的方法建造出便宜、合用又美觀的集合住宅占有重要的一部分。所以連帶的,市民公共空間的規劃也受到重視。所以那時候 政府會參考新加坡與北歐的住宅建設經驗。

可是在經濟快速成長的歲月,執政者逐漸放棄了民生主義的理想,改採由民間主導的資本主義,國宅政策被拋棄了。住宅市場漸漸為以賺錢為目的的建設公司所掌 握。大家慢慢都有錢了,好像並不覺得讓建設公司的老闆發財有什麼不好。住宅被視為商品,在自由市場上供我們採購,可以當成投資與儲蓄的管道。民間沒有房子 住的人雖偶爾有台大城鄉所的學生代他們呼籲,但聲音是微弱的,民眾不以為意。未形成嚴重問題的原因是我國在傳統上習慣於依賴長輩,最缺乏住宅的年輕人通常 與長輩合住,或由父母出資購屋。

不幸的是,近年來國內經濟低迷,貧富差距擴大,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顯現出來了。地產商要賺錢,只為富有者服務,住宅的規模與價格都以最有錢的少數人為規劃對象,所以才有豪宅這種名稱流傳,帶動房地產猛漲的風潮,使得無殼蝸牛只能望屋興嘆。

很高興前幾天在報上看到吳院長的「改善庶民生活行動方案」有在林口建造平價住宅的計畫。這使我恍然覺得又回到四十年前了。那時候為了解決台北地區的居住問 題,並維護台北盆地洪泛區,在聯合國顧問的建議下,開發林口新鎮。可是這個計畫在省政府的主導下完成,卻因敵不過民間地產公司的開發方式,半途而廢,林口 的發展成為台北市邊緣的市郊,失掉了完整市鎮的功能。

今天重拾林口供應平價住宅的功能,雖然有些嫌晚,對於恢復民生主義的國家政策來說,仍值得大書特書。問題是這樣的政策值得讓它復現嗎?有成功的可能嗎?很 多人認為沒有尊重自由市場的住宅建設是不會成功的。有人舉國宅至今仍有餘屋而無人問津的例子。也有人會說淡海新鎮發展不起來,可以說明由政府主導住宅建設 是錯誤的。誠然,國宅建設在自由經濟體系下的國家如美國常常遭遇失敗。可是並非不可能成功,只是政府未經過深思熟慮,沒有考慮到住宅的生活環境而已。這些 問題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已經過充分的討論了。

簡單的說,要在偏遠的地區建國宅,必須考慮居民的工作與生活的需要,也就是要一個完整的市鎮環境。否則必須在已經發展成熟的都市地區找到國宅的建地。政府 要解決無殼蝸牛的居住問題,不能把都市地區的公有土地賣給地產商建豪宅,卻在都市邊緣沒有發展生活功能的廉價土地上建國宅。這樣做,庶民階級是無法接受 的。希望政府在推行平價住宅計畫的時候,先了解一下環境,認真做到照顧庶民生活的美意。

2010/02/08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