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21 13:35:26雪子
做兵影展
我想這個影展應該很有趣,我們在影展見!
<做兵影展>
歐美參照 (每晚六點開映)
9/27(三) 金甲部隊(116mins)
9/28(四) 鍋蓋頭(116mins)
9/29(五) 英雄教育(110mins)
台灣經驗 ( 每晚六點半開映)
10/3(二) 我的莒光作文簿(83mins)
10/4(三) 海巡尖兵(30mins)、心中的鋼針(26mins)
10/5(四) 我愛○八○ (60mins)
時間:2006年9月27日—10月5日
地點:台灣大學總圖書館(四樓)多媒體中心大團體室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性別與空間研究室)、台灣大學總圖書館/主辦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台灣大學性別平等委員會/補助、指導
網址:www.wretch.cc/blog/NTUsoldier
活動目的及緣起:
當兵、從軍不僅是男性國民應盡的義務,也是形塑國家性別政體的重要機制。對男性學生而言,當兵被賦予成年禮的象徵,同時學習陽剛氣質以及男性社群文化。對女性學生來說,當兵方面陌生,另一方面卻也因朋友、因伴侶關係而成為「站崗的女人」,一同被整合進以軍隊為中心的國家性別體系中。無論對何種性別樣態,當兵都具有重要的影響。
本影展以軍事化的「訓練」為主要關懷核心,探討軍隊如何建構陽剛氣質,役男又採取何種能動性回應軍事的身體規訓、精神改造、國族意識、性別體制和戰爭焦慮。入選的影像,議題橫跨本土和全球、軍種、年齡、族群、區域、性傾向與時代,形式包含多部榮獲國內外大獎與輔導金獎助的台灣本土傑出的紀錄片、劇情片、獨立製作,以及國外深具性別反思的當兵影片,啟發以性別眼光,全面檢視當兵與性別建構的關係,深具性別多樣化展演的意義。
影展邀請國內重要的軍事社會學、性別研究者、第一線軍訓教育人員、影片相關導演與成員等學者專家參與討論,帶領與會教師、學生與社會人士思考性別與軍事、身體、教育之間的關係。台灣大學性別與空間研究室與台灣大學圖書館合作,在影展進行期間,同步展出當兵與性別相關之書籍、論文與海報,提供與會者延續影展的性別啟發,深入瞭解並投入研究、實踐的多重機會。
徕 影片簡介
9/27(三) 金甲部隊 Full Metal Jacket 1987, 116mins
導演: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
劇情簡介:
以越戰為背景,本片故事分成前後兩段:第一段描述在軍營中無人道的訓練方式;第二段描述上戰場時的慘烈狀況。影片第一段相當強而有力,多虧 D. I. Ermey 的火力演出(現實生活中他真的曾經是軍隊班長)。到了第二段步調急轉直下,變得緩慢而沈重。全片演員表現稱職,戰爭殘酷場面也很震撼人心。編導庫伯力克將人性失去控制的狀況描寫得很深刻。本電影根據 Gustav Hasford 的小說《The Short Timers》改編,配樂是 Abigail Mead,她也是庫伯力克的女兒。
9/28(四) 鍋蓋頭 Jarhead 2005, 116mins
導演:山姆曼德斯 Sam Mendes
劇情簡介:
根據全美暢銷書《鍋蓋頭:一位海軍陸戰隊員的波灣戰爭回憶錄》改編。”鍋蓋頭”經常被用於稱呼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士兵。每個新兵入伍後,都會迅速被理成這種髮型,美國海軍陸戰隊把鍋蓋頭髮型看成是一種軍隊紀律和榮譽的象徵。1991年海灣戰爭時,史沃夫(傑克賈倫何,《斷背山》的傑克飾)是被派往沙烏地阿拉伯攻打伊拉克的海軍陸戰隊員之一。在這部震撼人心的回憶錄中,他生動地講述了在新兵訓練營的真實經歷,人們對於海軍陸戰隊的各種虛構的神話,他在海灣戰爭中穿過伊拉克營地看到的慘狀,還有他與戀人和家人之間的衝突。在戰爭迫在眉睫的時刻,他被迫要考慮,成為一個美國人、一個士兵、一個士兵的兒子、一個男人,到底意味著什麼?
9/29(五) 英雄教育 Napola 2005, 110mins
導演:丹尼斯甘賽爾 Dennis Gansel
劇情簡介:
《英雄教育》透過兩個對人生懷抱熱切夢想的年輕人,因為一心想成為德國統帥而加入NAPOLA。但經過了一連串的事件後,他們不得不重新檢視自己的人生觀,以及他們夢想中的錦繡前程。《英雄教育》揭露了這所納粹精英學校裡,表面名為訓練精英、教育英雄,骨子裡實為魔鬼訓練的恐怖真相。在嚴格要求的軍校中,背景迥異的兩位男孩與拳擊教官之間,也隱含了曖昧的情誼。電影除了高潮迭起的劇情十分引人入勝外,張力十足的結尾更是讓人感動不已。
10/3(二) 我的莒光作文簿 2001 video, color, 83mins
導演:陳龍男
得獎記錄:
2002 第四屆台北電影節紀錄片特別獎
劇情簡介:
在台灣,有幾人可以抱著攝影機做兵去?台大社會系畢業的導演陳龍男,在當兵服役期間以兩位同袍為對象,紀錄了他們當兵生涯的變化與感想。這是浪費的兩年?還是成長的兩年?
10/4(三) 海巡尖兵 The Pain of Others 2005, 35mm, color, 30min
導演:林書宇
得獎記錄:
2005 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入圍/南方影展南方獎最佳影片
2006 金穗獎最佳劇情影片、最佳編劇獎/新加坡國際影展/高雄電影節/台北電影獎最佳劇情片/ 香港InDPanda國際短片節/日本亞洲海洋映畫祭
劇情簡介:
2000年3月18日,總統大選之夜,三名海巡兵一如往常的巡守宜蘭竹安的海岸線。無線電傳來通風報信,連長今晚不會來海邊督導。百無聊賴地,一兵找盡藉口捉弄二兵,剛被關禁閉的上兵不打算涉入,直到在二兵痛苦地被玩「流星追月」的過程中,看到當年被玩的自己…。一兵的不當管教逐漸殘暴,上兵勸誡一兵,兩人展開激烈爭辯,老鳥欺負菜兵,菜兵變成老鳥後欺負新進的兵,惡性循環,上兵發覺自己竟也忘記堅持而成為循環中的惡劣角色?這樣的自己有資格教訓一兵嗎?現在的他,能改變什麼呢?黑夜的盡頭,傳說的瘋女人「兩八」出現,一兵趁機強逼二兵實踐竹安成年禮,上兵終於挺身制止,然而上兵最後選擇停止、改變這一切的方式,卻是無奈而荒謬的……。
《海巡尖兵》官網:http://blog.yam.com/thepainofothers/
10/4(三) 心中的鋼針--黃媽媽請保重 Please Come Home, My Boy 1998, 25min
導演:曹文傑
得獎紀錄:
1998 台灣國際記錄片雙年展優等獎
2004 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雙年展邀展
劇情簡介:
呼喚著因軍中人權事件而失去兒子的黃媽媽,以及無數因兒子做兵去而揪著心的媽媽們,「請保重…」
10/5(四) 我愛0八0 2000, 60mins
導演:楊力州
劇情簡介:
楊力州六部作品中,皆對於當下社會僵硬的體制,提出深刻的質疑,本次將放映最憾人的紀錄片作品《我愛0八0》,在台灣,憲法規定每個成年的男性都必須入伍服役二年,政府設計了一套入伍服役的規則與說法,每年把二十多萬個年輕人,往那個鋼杯把手朝右、牙膏朝左的地方送去,二年的歲月就在那裡倒數計時,只有在退伍的那天,一切才識生命的真正開始。《我愛0八0》紀錄了一個為了賺取留學學費而簽下服志願役的學生,先因適應不良而逾假未歸,後來又以精神疾病免判軍法的過程,它的犀利令人震撼不已。
<做兵影展>
歐美參照 (每晚六點開映)
9/27(三) 金甲部隊(116mins)
9/28(四) 鍋蓋頭(116mins)
9/29(五) 英雄教育(110mins)
台灣經驗 ( 每晚六點半開映)
10/3(二) 我的莒光作文簿(83mins)
10/4(三) 海巡尖兵(30mins)、心中的鋼針(26mins)
10/5(四) 我愛○八○ (60mins)
時間:2006年9月27日—10月5日
地點:台灣大學總圖書館(四樓)多媒體中心大團體室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性別與空間研究室)、台灣大學總圖書館/主辦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台灣大學性別平等委員會/補助、指導
網址:www.wretch.cc/blog/NTUsoldier
活動目的及緣起:
當兵、從軍不僅是男性國民應盡的義務,也是形塑國家性別政體的重要機制。對男性學生而言,當兵被賦予成年禮的象徵,同時學習陽剛氣質以及男性社群文化。對女性學生來說,當兵方面陌生,另一方面卻也因朋友、因伴侶關係而成為「站崗的女人」,一同被整合進以軍隊為中心的國家性別體系中。無論對何種性別樣態,當兵都具有重要的影響。
本影展以軍事化的「訓練」為主要關懷核心,探討軍隊如何建構陽剛氣質,役男又採取何種能動性回應軍事的身體規訓、精神改造、國族意識、性別體制和戰爭焦慮。入選的影像,議題橫跨本土和全球、軍種、年齡、族群、區域、性傾向與時代,形式包含多部榮獲國內外大獎與輔導金獎助的台灣本土傑出的紀錄片、劇情片、獨立製作,以及國外深具性別反思的當兵影片,啟發以性別眼光,全面檢視當兵與性別建構的關係,深具性別多樣化展演的意義。
影展邀請國內重要的軍事社會學、性別研究者、第一線軍訓教育人員、影片相關導演與成員等學者專家參與討論,帶領與會教師、學生與社會人士思考性別與軍事、身體、教育之間的關係。台灣大學性別與空間研究室與台灣大學圖書館合作,在影展進行期間,同步展出當兵與性別相關之書籍、論文與海報,提供與會者延續影展的性別啟發,深入瞭解並投入研究、實踐的多重機會。
徕 影片簡介
9/27(三) 金甲部隊 Full Metal Jacket 1987, 116mins
導演: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
劇情簡介:
以越戰為背景,本片故事分成前後兩段:第一段描述在軍營中無人道的訓練方式;第二段描述上戰場時的慘烈狀況。影片第一段相當強而有力,多虧 D. I. Ermey 的火力演出(現實生活中他真的曾經是軍隊班長)。到了第二段步調急轉直下,變得緩慢而沈重。全片演員表現稱職,戰爭殘酷場面也很震撼人心。編導庫伯力克將人性失去控制的狀況描寫得很深刻。本電影根據 Gustav Hasford 的小說《The Short Timers》改編,配樂是 Abigail Mead,她也是庫伯力克的女兒。
9/28(四) 鍋蓋頭 Jarhead 2005, 116mins
導演:山姆曼德斯 Sam Mendes
劇情簡介:
根據全美暢銷書《鍋蓋頭:一位海軍陸戰隊員的波灣戰爭回憶錄》改編。”鍋蓋頭”經常被用於稱呼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士兵。每個新兵入伍後,都會迅速被理成這種髮型,美國海軍陸戰隊把鍋蓋頭髮型看成是一種軍隊紀律和榮譽的象徵。1991年海灣戰爭時,史沃夫(傑克賈倫何,《斷背山》的傑克飾)是被派往沙烏地阿拉伯攻打伊拉克的海軍陸戰隊員之一。在這部震撼人心的回憶錄中,他生動地講述了在新兵訓練營的真實經歷,人們對於海軍陸戰隊的各種虛構的神話,他在海灣戰爭中穿過伊拉克營地看到的慘狀,還有他與戀人和家人之間的衝突。在戰爭迫在眉睫的時刻,他被迫要考慮,成為一個美國人、一個士兵、一個士兵的兒子、一個男人,到底意味著什麼?
9/29(五) 英雄教育 Napola 2005, 110mins
導演:丹尼斯甘賽爾 Dennis Gansel
劇情簡介:
《英雄教育》透過兩個對人生懷抱熱切夢想的年輕人,因為一心想成為德國統帥而加入NAPOLA。但經過了一連串的事件後,他們不得不重新檢視自己的人生觀,以及他們夢想中的錦繡前程。《英雄教育》揭露了這所納粹精英學校裡,表面名為訓練精英、教育英雄,骨子裡實為魔鬼訓練的恐怖真相。在嚴格要求的軍校中,背景迥異的兩位男孩與拳擊教官之間,也隱含了曖昧的情誼。電影除了高潮迭起的劇情十分引人入勝外,張力十足的結尾更是讓人感動不已。
10/3(二) 我的莒光作文簿 2001 video, color, 83mins
導演:陳龍男
得獎記錄:
2002 第四屆台北電影節紀錄片特別獎
劇情簡介:
在台灣,有幾人可以抱著攝影機做兵去?台大社會系畢業的導演陳龍男,在當兵服役期間以兩位同袍為對象,紀錄了他們當兵生涯的變化與感想。這是浪費的兩年?還是成長的兩年?
10/4(三) 海巡尖兵 The Pain of Others 2005, 35mm, color, 30min
導演:林書宇
得獎記錄:
2005 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入圍/南方影展南方獎最佳影片
2006 金穗獎最佳劇情影片、最佳編劇獎/新加坡國際影展/高雄電影節/台北電影獎最佳劇情片/ 香港InDPanda國際短片節/日本亞洲海洋映畫祭
劇情簡介:
2000年3月18日,總統大選之夜,三名海巡兵一如往常的巡守宜蘭竹安的海岸線。無線電傳來通風報信,連長今晚不會來海邊督導。百無聊賴地,一兵找盡藉口捉弄二兵,剛被關禁閉的上兵不打算涉入,直到在二兵痛苦地被玩「流星追月」的過程中,看到當年被玩的自己…。一兵的不當管教逐漸殘暴,上兵勸誡一兵,兩人展開激烈爭辯,老鳥欺負菜兵,菜兵變成老鳥後欺負新進的兵,惡性循環,上兵發覺自己竟也忘記堅持而成為循環中的惡劣角色?這樣的自己有資格教訓一兵嗎?現在的他,能改變什麼呢?黑夜的盡頭,傳說的瘋女人「兩八」出現,一兵趁機強逼二兵實踐竹安成年禮,上兵終於挺身制止,然而上兵最後選擇停止、改變這一切的方式,卻是無奈而荒謬的……。
《海巡尖兵》官網:http://blog.yam.com/thepainofothers/
10/4(三) 心中的鋼針--黃媽媽請保重 Please Come Home, My Boy 1998, 25min
導演:曹文傑
得獎紀錄:
1998 台灣國際記錄片雙年展優等獎
2004 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雙年展邀展
劇情簡介:
呼喚著因軍中人權事件而失去兒子的黃媽媽,以及無數因兒子做兵去而揪著心的媽媽們,「請保重…」
10/5(四) 我愛0八0 2000, 60mins
導演:楊力州
劇情簡介:
楊力州六部作品中,皆對於當下社會僵硬的體制,提出深刻的質疑,本次將放映最憾人的紀錄片作品《我愛0八0》,在台灣,憲法規定每個成年的男性都必須入伍服役二年,政府設計了一套入伍服役的規則與說法,每年把二十多萬個年輕人,往那個鋼杯把手朝右、牙膏朝左的地方送去,二年的歲月就在那裡倒數計時,只有在退伍的那天,一切才識生命的真正開始。《我愛0八0》紀錄了一個為了賺取留學學費而簽下服志願役的學生,先因適應不良而逾假未歸,後來又以精神疾病免判軍法的過程,它的犀利令人震撼不已。
Sprache
2006-10-10 06:27:41
雪子桑,
不知有沒有去看「我愛0八0」這一部。我當兵時曾接觸過幾個類似的志願役士官與軍官的例子,所以想多知道一點有關這部片的資訊。
雪子
2006-09-29 12:03:37
我平常不敢看恐怖片和戰爭片,由於從昨天在台大有“做兵影展”的關係,連續兩天看了美軍軍訓的情形就嚇一跳,原來,在軍隊裡面「女仕們」和「蛀蟲」都是指「新兵」啊!還有看那些片可以學會不少髒話(我偷偷學了幾句,回宿舍之後開始用小聲罵一罵身邊的東西,我必須承認,是的,我是非常容易受到媒體影響的人)。。。男人好像或在跟我完全不同的世界裡。
我想平常害怕/不喜歡看戰爭片的人也可以來“做兵影展”跟大家一起看,我們看完之後可以聽聽老師或其他觀眾的看法,聽聽他人對這些片的看法後,可以超越喜歡/不喜歡,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它喔。
Sprache桑:
後來也去看「我愛0八0」喔,不過那天晚上有學弟妹舉辦烤肉,我看完電影、聽聽導演和評論人的意見就離開了,沒有聽到觀眾的反應。
有一位教授痛批(聽起來)導演,他的態度很殘酷,這部紀錄片會牽涉到拍攝倫理的問題,當兵和精神病都是很敏感的問題,但導演還是繼續拍下去。後來導演回應,原來他要拍的是軍中愛情喜劇,沒有想到之後情況會變得那樣,他也很懊惱,是不是因為他拍這部紀錄片導致主人翁阿正逃兵、住院,後來導演本身也接受心理輔導。紀錄片剛開始的時候確實有軍中愛情喜劇的味道,但後來就變得很沉重,我有點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它。明天可能又去看楊力州的作品,期待多看同一個導演的作品會有新的想法。
另外,參加五次的影展會感覺到,台灣男人一起談當兵經驗的時候,會有很獨特的氣氛,那個感覺對我來說很陌生、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