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5 15:59:14敏公主

【面對過動兒‧用心還是用藥???】


當一個孩子的生命責任,只是『管好自己、不干擾別人』,生命歷程會很辛苦很累,大人若能帶ADHD的孩子去喜歡自己,過程便會有趣多了……。 

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DHD)小孩的行為問題,向來困擾許多家長與老師,大人和這群特殊小孩的關係,也總是處在衝突、矛盾與困惑的狀態。

當「藥物」治療成為選項後,孩子的行為就能奇蹟般的改變嗎?除了藥物,家長、老師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協助這些孩子?

人本教育基金會於日前舉辦「用了心,還是要用藥?!」注意力缺失症兒童用藥問題座談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林亮吟提出,「所有兒童情緒疾患,主要照顧者能產生最關鍵的影響,若沒有環境中成人的包容、理解,藥物發揮穩定行為問題的效果有限。」

人本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謝淑美指出,「看待過動兒,不是只看到『問題』——要他們趕快安靜下來、不要干擾到別人,這樣的互動不管對孩子或協助的大人,會製造出不必要的緊張,當一個孩子的生命責任,只是『管好自己、不干擾別人』,生命歷程會很辛苦很累,大人若能帶ADHD的孩子去喜歡自己,過程便會有趣多了。」


<Q&A>上了國中 框框大小如何訂

Q:自己的孩子是ADHD國中生,面對課業壓力及環境中更多的規範,要怎麼給孩子一個「框框」,讓他的行為能與環境中的其他人較一致?

A:台北市東區特教資源中心專業支援教師廖芳玫提醒,「看待孩子的行為之前,還要同時思考他的生理狀況及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孩子的行為不是天生的,是和環境互動所產生出的,ADHD的孩子決定做出某種大人不喜歡的行為,一定是這個行為方式有效,孩子的某些需要被滿足了。」

醫師林亮吟認為,「『框框』其實就是有個結構,過動孩子較不容易抓到別人傳達的訊息重點,那個結構是預告、提醒他進到情境時有東西依循,不是框住他,家長可依情境決定要let it be(算了,不要限制孩子)還是push他(再請孩子嘗試一下)。」兩位專家都強調,每個孩子的狀況不一,不是單純用藥就能解決的,前提還是先去了解ADHD的孩子,並協助他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親子一點靈:
謝淑美補充,「讓升上國中的孩子多運動!校園生活的高壓下,孩子需要運動,我們想,那麼聰明的孩子在呆板教室,手伸出去一點就好像冒犯了世界,那麼的緊張,不做運動怎麼放鬆?」


<Q&A>藥吃與不吃 讓家長兩難

Q:兩個ADHD孩子的家長提問,「我的小孩吃了藥會有副作用、感到惡心,雖然我自己試吃是沒什麼副作用,向醫生反應,醫生試另一種藥,目前已經試了三種,該怎麼辦?」;「不同醫生不同說法,有人說假日可以不吃,有人說每天都要吃,不知如何判斷停藥時間?孩子現在在班上很乖,我想試著讓他停藥,停藥後能否判斷用藥與停藥的差異?」

A:林亮吟點明用藥必須視個別孩子的狀況而定,「遇到孩子無法忍受副作用時,不勉強他吃藥,沒有必要因為吃藥弄亂生活;但也有孩子完全不受藥物副作用影響。」若用藥,「要讓小孩知道,有不舒服一定要告訴大人,九歲以上孩子都可以慢慢引導他去察覺自己身體狀態了。」


藥物之外,更重要的是搭配行為治療,用藥一般通常也要半年以上,方能評估對行為與學習的影響,臨床上並不鼓勵長期用藥(5年以上),而是讓孩子在藥物使用後,生理上處在較穩定的狀態中,而從經驗去習得好的習慣,林亮吟提供國外研究結果,「用藥5年左右,治療效果趨近於只有行為治療,用藥到第5年之後,用藥加行為治療,與不用藥加行為治療,效果幾乎是一樣的。」

親子一點靈:
台大藥學系副教授高純琇也說明,不是每個ADHD的小孩都需要用藥,「藥物只是協助人有更好的學習成長機會,掌握這個機會去協助小孩,嘗試修正自己的行為。」單是用藥,無法改變小孩的行為模式。


<該做與不該做>別貼標籤 更不要打罵


主持人森林小學主任林青蘭請來賓分享對待ADHD孩子,一個好的方法與不恰當的方法。

好方法部分,林亮吟說家長必須知道ADHD這個現象對孩子的影響是什麼?才能在陪伴孩子的路上降低影響的可能性,另外就是「了解與接納」(但不等於被動的允許所有行為),要能看到孩子好的那面。

高純琇認為大人需協助ADHD小孩與其他人(同學、家庭成員)互動,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廖芳玫指出,環境是複雜的,而孩子的發展是多面向的,家長需與醫生、老師妥善溝通、合作,以給孩子最適當地幫助。

謝淑美提及,「除了包容,我們應該更進一步去『喜歡』ADHD的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很不錯,是被欣賞的!」

至於不恰當的對待方法,大家不約而同提到「不要打罵」,林亮吟多年臨床經驗的觀察,「目前沒有看到體罰對行為有好效果,孩子反而會學到負面的經驗。」森林小學主任林青蘭也補充,「就人本與ADHD小孩接觸的經驗,與他們講話需要很精簡,文法結構簡單,孩子就能抓到要旨;不要命令句、很多的讚美,就會很好。」兩小時的座談會,對ADHD的孩子,我們更知道如何「用心」,而不只在用藥與否中掙扎了。



(本文轉貼自由時報-文/林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