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風.可愛
和孩子分享古文時,確實有時會因詩中承載的情緒與思索較為成熟,而需費心找尋聯繫,但這個問題在準備《詩經選》時,可以說幾乎沒有遭遇。
比如〈鄭風.緇衣〉談到改衣服。妻子為了丈夫得體示人,隨時注意衣服是否完整,破了便改,改完又即刻送到他的「辦公室」(適子之館兮),送畢,又趕緊返家開始準備晚餐(予授子之粲兮)。第一次讀它,不免也想到小時候因為長得快,表演服裝購得大件些,媽媽便年年幫我修整褲長,改了又改,放了又放,偶爾臨時有演出,她又急急忙忙幫我把襯衫送到會場,這麼平淡卻悠遠的情感,〈緇衣〉只是用了一些「動作」便表現出了人的「可愛」。我覺得這是文學最深刻的力量,完全沒有形容詞添花,像好的小說一樣,人物演出了情意,而非把想法全部說出來。
因此,這學期我帶音樂班的孩子讀詩經,便想從「自己的行動」、「別人的行動」、「隨身小物」、「大自然」四個面向來領略這些文字。
在詩經裡,「自己的動作」常常呈現的是「自得其樂,心意堅持」的能力。〈衛風.考槃〉中,「考槃在澗」描述的就是一個人在水邊叩盤而歌,不汲汲在意他人眼光,僅專心表達自己的志向。想想有多少時候,我們是跟著別人的價值觀行走,能夠把握自己的方向,正是內在安定重要的力量。
「別人的動作」我們可能不一定理解,但常常懷抱「為何而作?欣賞他人」的態度,總能獲得許多啟發。〈王風.采葛〉中的「彼采葛兮」,讓我們看見了「她」去採葛這樣可製成粗布的植物,為的什麼呢?恐怕是要為心愛的人做一件簡單的衣服吧。持續採摘,無悔無怨,都是永遠會打動我們的情景。
至於「隨身小物」應該是孩子最熟悉的了,比如鉛筆盒、書包、平安符都是。〈小雅.采薇〉中提到戰場上的勇士,隨身配戴好盛裝弓箭的「象弭魚服」(裝弓箭的鞘與袋),時時「細心準備,保持戰力」,讓我們讀罷也要省思自己準備好了什麼樣的能力。
回到「大自然」永遠是城市生活最好的平衡與撫慰,《詩經》裡的自然景緻便呈現出了人與自然的連結有多深。〈秦風.蒹葭〉裡的「蒹葭蒼蒼」,簡簡單單便把一種看也看不清的視野怦然展示出來。心愛的人、事雖尚在遠處,但隨著生長在河邊的蘆葦行走,縱使前頭不是特別清晰,只要繼續,這一路回眸都是美景。
在前述的理解下,我選擇了捷克作曲家德弗札克的音樂讓孩子從不同角度再更深入領略《詩經》情意。德弗札克的作品多半由很簡單的民謠出發,隨著重複、改變伴奏型態、增加和聲變化等作曲方法,多了趣味與變化,增加「簡單」的藝術層次。我希望這種質樸的情感表達,能讓孩子在現下這個充滿過多誇飾、刺激、憤怒的日子裡,回歸一點恬靜與單純。
也許多數人對德弗札克的名字不熟悉,但肯定對他的《降G大調幽默曲》相當耳熟,其中附點節奏旋律像小朋友的雀躍步伐,中段又轉而娓娓歌唱,它的表達方式很直接,如《詩經》疊句,讓人備感親切。學期中我還會帶孩子聆賞德弗札克以水精靈為主角所寫的歌劇《露莎卡》,通過人魚傳說,感受作品中如「桃之夭夭」的美麗音樂,也體會「關關雎鳩」中的真情。
這些內容無非希望孩子能夠「溯游從之」,與自己、旁人和整個環境學會好好說話、悉心觀察,最後能「自得其樂」,保持對生活的熱烈。當然,就文字練習而言,從《詩經》學習發表自己的心理細節,抒發情感,實在是很好的管道;時時「溯游從之」,認識可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