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2 22:45:40吳毓庭

當推理與樂念同路─讀中山七里的音樂推理小說


photo from http://books.rakuten.co.jp/rb/6933132/


再見,德布西》與《晚安,拉赫曼尼諾夫》這兩本小說在
2014年歲末,以空降之姿,佔領了我的閱讀版圖。由於書中充斥細緻的演奏描述,加上本格派殺人推理機關巧妙,讓我不斷試圖搜尋關於更多作者中山七里的訊息。但除了書內或網頁中,由出版社所撰寫的約八百字介紹外,能夠獲得的中文訊息闕如,即使是日文版的wiki也少得單調。

畢竟這位有趣的作家,一如網路世界中時時刻刻皆可能突然竄起的素人或新遊戲,赫然乍現於日本文壇。他45歲寫出第一部作品,48歲以兩部推理小說同時入圍寶島社的「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大獎,並以其中一部獲獎,在此之前,他是生活規律的上班族。

不過中山七里的小說創作並非乍現於他的人生。「一九六一年生,在吳服屋(販賣絲綢的店家)長大。國中時因為看了電影〈犬神家一族〉,開始閱讀橫溝正史與江戶川亂步的著作,並把所有已知得過江戶川亂步獎的小說全部讀完。從高中開始便不斷嘗試創作,大學時代完成一部以東大安田講堂事件為主題的小說《謝罪》角逐江戶川亂步獎,並通過初選,之後便不斷以各個小說新人獎為目標寫作,但畢業開始工作後便停止了寫作。」

寫小說的欲望在心中漸漸沉默,直到45歲參與了島田莊司的新書見面會,他內心開始有種「再不寫這一輩子就不會寫」的意念喧嘩,於是,強音壓過了現實的噪聲,浮現出最心底的主旋律。

讀者很難忽略他這個背景,因為他最初的三部音樂推理小說,幾乎都在處理「心底的旋律」終將浮現之陣痛與必須。




中山七里在首部得獎作品《再見,德布西》中,創造了一名身材清瘦,年紀二十出頭的鋼琴家岬洋介,隨後即以他為主角展開了系列作品。

岬洋介曾通過司法考試,被眾人期待將繼承父業擔任檢察官,然而,他在燦爛的二十多歲年紀,決意要忠於自己的理想,選擇了彈琴一職。儘管他在彈琴上展現出優異的天賦,是備受矚目的鋼琴家與鋼琴教師,卻飽受突發性耳聾之苦,時而在演奏會現場無法聽見自己的琴聲。前述兩項設定,不難令人想起舒曼、柴可夫斯基、西貝流士等作曲家,都是從法律脫身返回音樂者,他們都在年輕時即流露出對音樂的堅定追尋,而耳聾的設定,則令人想起貝多芬在面對生理缺陷時,仍持續成就自我實現的意志。

「心底的旋律」必得透過岬洋介這般角色,才能被催化呈現得明晰透徹,中山七里於是把這位或許他假想自己年輕最應該遇到的朋友放入了故事裡,讓岬洋介的特質盡情感染周遭所有人。

在《再見,德布西》中,主角香月遙在即將就讀私立高中音樂班時,家中發生了大火,同住的爺爺與表姊妹露西亞(書中並未點明誰較年長)葬身火窟,僅自己生還。她在遭受火吻而需得接受皮膚移植手術的狀況下,獲得了爺爺留下的十二億遺產,卻也開始遭受許多意外攻擊,此後,她要面對漫長的生理復健、琴藝的進度,以及身處備受威脅之狀態等問題。岬洋介要遙在心煩意亂時,仔細想清楚渴望彈奏出的樂曲模樣,「若是在心裡建構出樂曲的印象,再用手指去重現,有時候能夠做出以往完全無法想像的指法。」(P.238)

而面對《晚安,拉赫曼尼諾夫》中具有企圖信卻也時時質疑自己的大學生城戶晶,岬洋介讓他深深感受「我拉出來的音進入對方之中,而我自己也躍入對方編織出來的音樂」(P.203)這般演奏室內樂的悸動,而真正「完全掉進音樂中」。

在發生於《晚安,拉赫曼尼諾夫》後的《永遠的蕭邦》裡,岬洋介要前往波蘭參加蕭邦鋼琴大賽。但該屆比賽非常不平靜;波蘭總理墜機、華沙爆炸頻仍,所有參賽選手被當時的政治氛圍擾亂得心慌,其中波蘭代表史帝芬斯‧楊更因肩負起國家榮耀,以及面對來自各方演奏的風格之中,深受所謂正統蕭邦或個性化詮釋之問題而困擾,心思瀕臨崩潰。岬洋介最終以其承載著對一位於恐攻爆炸中喪生的朋友之情感,讓楊對於詮釋之真諦有了新的理解。




由於以「選定生命追尋」為命題,中山七里在三本小說中都選擇了剛剛穿越過青春騷動後的年紀為主角,這樣的設定也使得「天真熱血」與這些青春學子「從青澀邁入成熟」之過程較採用其他年紀的轉變更相應得自然。

再者,中山七里小說也在小說中融入大量時事,賦予更強烈的寫實感。像是《再見,德布西》中,促成香月遙決心踏上鋼琴家之路的表姊露西亞,出生於印尼;其父母在大海嘯中雙雙罹難,她因提前回日本而逃過一劫,即是在頓時失怙的情況中,露西亞才醞釀出一種強烈巨大的決心,而能影響原本並不熱衷鋼琴的香月。《晚安,拉赫曼尼諾夫》則嵌入了了2000年,在名古屋及周邊下的一場暴雨,當時堤防潰堤、山崩、土石流讓市區居民生活頓時陷入苦境;小說中,名古屋又再下了一場暴雨,當時任教於愛知音大的岬洋介和學生城戶與居民身處體育館避難時,兩人分別演奏舞台上的直立鋼琴和手邊的小提琴,共同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瞬間改變了空間裡的愁苦氛圍。而《永遠的蕭邦》所提到波蘭總理墜機、恐攻都真有其事;2005年首獎得主的確是波蘭人拉法爾.布萊哈奇(Rafal Blechacz),他的獲獎對波蘭而言意義重大,這是他們睽違了30年的榮耀,小說中的楊不難看出即是以他做為原型描繪。其他參賽者也多有現實原型,例如另一位日本入圍者神場為視障者,便令人想起2009年與張昊辰並列獲得范‧克萊本鋼琴大賽金牌的辻井伸行。

至於中山七里究竟有無音樂背景呢?他在得獎後的一篇訪談詳細地回應大家的好奇(該訪談為作家宇田夏苗為「樂天網路書店」所撰寫的作者訪問)

他說在最初投稿的兩篇中,《連續殺人魔青蛙男》是一般題材的推理小說,《再見,德布西》則是他希望能在出道時創造一種更鮮明的創作形象而使用音樂素材之意圖的成品。他提及過去除了1985年獲得「江戶川亂步獎」的《莫札特不唱搖籃曲》(森雅裕)讓他印象深刻,其他的音樂類小說多以爵士樂或流行音樂為素材,因此古典音樂結合推理是他認為更為獨特的一條路。

當他開始決定要選擇哪位作曲家為主題時,詢問了教授電子琴的妻子與學琴的兒子,他的問題是:哪位音樂家是行內的人都知道,行外的人還沒有都知道的?結果妻子與兒子都說:大概就是「德布西」吧。

即使有家人可徵詢,中山七里在寫作時最重要的功課,就是反覆聆聽他所要寫的曲目,以熟稔書寫自己個人的觀察與推測。他笑說沒法實際參與是因為沒有預算使然,例如在寫《永遠的蕭邦》時,也並未曾親臨蕭邦大賽現場觀摩,而是憑藉15分鐘的短片建構出其中世界。以如此歷程,而達到小說中的完成度,除了令人佩服中山七里的細膩觀察與他在桌前做的功課,我以為也要恰好生於這個影音平台盛行的年代,讓「距離」的窒礙減弱,讓創作者的心思得以投注於他處。


 

中山七里自述,這三部作品分別觸及「音樂與個人」、「音樂與團體」以及「音樂與世界」等三個面向,延伸至音樂層面,我們便在《再見》中見到了中山七里對鋼琴的體察,在《晚安》中見到了其對管弦樂團的認識,在《永遠的蕭邦》中,見到了他對「風格」的理解。除此之外,對演奏者的心理細節描繪更是他小說驚豔之處。

這些細緻觀察是說服我的地方,但也逐漸透露出這般手法可能的限制。

《再見,德布西》中,雖以德布西的鋼琴曲〈月光〉為主軸,然而此一設定僅作為音樂比賽決賽的指定曲,進而成為所有參賽者仔細著墨的心事,關於德布西獨特的音樂史地位或是〈月光〉中鮮明的象徵主義,都並未與整個故事脈絡共振。而第二本的主要音樂家拉赫曼諾夫,其個人的創作跌宕與濃烈曲風,亦未與主要角色們產生密不可分的聯繫,反而是透過城戶晶面對自己本來有的小提琴和獲得甄選勝利才能夠使用到的史特拉底瓦里小提琴時,呈現出音樂人內在的衝突。唯第三本纏繞著蕭邦與國家主義而寫,是最貼合著音樂主題寫就的作品。

若以此標準期待,比中山七里大一歲,卻早早出道的西澤保彥,在2012年完成的偵探響季姊妹系列的《幻想即興曲》,是以蕭邦對這首即興曲留下必須銷毀之遺言為引,旋繞出的殺人案件,讓音樂主題貫穿整部小說。不過由於中山七里塑造的這些角色,都身處於他在前述訪談中提及現代日本洋溢的「閉塞與苦悶」中,選擇花上一輩子心力換取一點幸福之人;這正是職業演奏家的宿命與享受,也是所有熱愛演奏的人,能夠深深共感的核心,因此其引發的生命力特別強烈。

2016年,中山七里推出了岬洋介系列的第四部作品《貝多芬在何處?》,可惜至今仍未有中文譯本。當主題來到岬洋介初次在小說中登台所演奏的音樂家時,中山七理會從甚麼樣的推理縫隙抽拉出貝多芬的身影與精神,著實令人無比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