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一動
from www.classicfm.com
當德布西看著他三歲的女兒克勞德‧愛瑪時,他被讓這個嬰兒長成小女孩的一切趨力所振動,特別是成長的場域,也讓他想起自己的玩耍。彼時德布西46歲,距離他寫出了改變音樂歷史的〈牧神的午後前奏曲〉已過14年,站在這樣前峰的浪潮,他寫給了女兒一部鋼琴曲集,名為《兒童的角落》。
《兒童的角落》在中譯的樂譜上,譯為《兒童天地》。但感受「角落」與「天地」兩詞,「角落」有一種封閉、內向的含意,不同於「天地」所有的奔放與寬闊,使得「角落」更接近這些曲目所帶有的凝視氛圍。
第二堂課我們從聆聽其中的第四首〈雪花飛舞〉,音樂裡間歇出現的重音,為下雪的光景,安藏了變因。是甚麼動物跑過呢?還是,雪落在了屋簷上頭?聽著孩子們回答出小鳥、車子、我的頭髮...等等答案,我也分享了我人生看見的第一場雪,就是一個預料之外的時機,楓丹白露宮外,一位頭髮灰白的老紳士,於無雨的天空下撐開傘而遇見的。細碎、輕飄的雪落在傘緣,有了停頓,如有了輕微重音。
一件遠方的事,往往因為敘事者呈現出某個景物的動作,而讓事情變得靠近。於是,我們讀《哲理詩選》第二則:「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一起感受王維詩中,那安靜的空間裡,持續地動態:溪水聲不斷,呈現悠長低吟;全然沒有腳步聲,但有紛紛「開且落」的芙蓉花,先後擾動了寧靜。帶著這樣以還原動態讓讀者走入文中的敏感,孩子們寫〈最美的風景〉時,讓我看見許多難忘的瞬間:
音基班的林琇琳寫道:「爺爺的花園裡有花,有昆蟲。我湊近爺爺問他:『你喜歡種花嗎?』爺爺跟我說,他喜歡。」除了有感人的選材外,還因為上前與爺爺交談,而呈現出了一種情感。
在音進班,孩子們的取材與動態更加強烈:
王子齊
神分享給人們的禮物是祂自己。山像是上帝的身體,水像是上帝的血液,人類在山水裡獲得安慰與滋養。
連若安
小琉球的夕陽最美。圓圓橘橘的火球下面飄著一點點的雲朵,就像在等它一起結伴回家。
羅上棋
我們家來到茶山部落。在溯溪時,雖然水流很急,但只要一直一直往上走,就可以看到一個又美又冰涼的三層瀑布。
楊育書
自己的房間很美,因為裡面放著我喜歡的玩具,還有我自己用黏土作的貓頭鷹。這是我幼稚園老師教我們的,我一直保留到現在。
陶宥安
我覺得最美的地方在荷蘭。荷蘭最知名的建築是風車,我一想到風車被那輕柔的風吹過,微微地轉了一、兩圈,自然的美就被呈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