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2 22:11:50吳毓庭

For Freedom

     前些時候在翻閱尼爾森(Carl Nielsen)的資料,心中屢屢浮現其木管五重奏的片段。曾練過幾回這部作品,相當難忘某些特異的段落。最初我總覺得他為這個編制寫出了一段段最具原創性的配器,後來真正練習,又覺得最具原創性的是他的音樂語法,就算是早已被使用過的配器傳統,也因為不曾相合演奏過這樣的句法,以致於聽來盡是嶄新音響。

 

    慢慢檢視其中細節,可以寫出一本本論文,但對於這個作品在木管室內樂上的價值,肯定是一聽即了然。

 

    尼爾森當時在一通電話中聽見哥本哈根木管五重奏的四位團員在排練莫札特給四把木管的《交響協奏曲》K297b,竟受到話筒另一端的聲響啟發,開始創作這首作品。由於五重奏團員皆是他的朋友,他邊寫,邊想起他們的個性、想起他們演奏的聲音,使得作品最終能找到許多在當時交響樂中常見的使用方式之外的非典型表現,最顯而易見的是第三樂章的各個變奏,充分流露當時五位演奏者在尼爾森寫作這個由來已久的編制時,予他的種種新想像。

 

    這個作品放在音樂史脈絡中,還充滿了複調趣味。樂曲解說往往會寫道,第一樂章開始於一帶有牧歌田園風的旋律,而這牧歌風格,除了旋律,更在其他樂器加入後,有了多聲部合唱的斑斕。

 

    尼爾森巧妙的寫作,讓木管五重奏始終極難相合的囿限,成了優勢,在每一部各自進行中,有複音音樂的層次,有樂器音色的層次,更有音樂個性上的層次。手法複雜,卻又容易聽見,成了在純粹聆賞、演奏、分析上都各可以不同程度琢磨的經典。

 

    2005年暑假,我第一次接觸到這個作品,也是第一次傾全力準備一場木管室內樂比賽。備賽期間,團員彼此磨合、共同在音樂上摸索,都成了最珍貴的經歷,特別因為尼爾森,這樣的經歷又在困難中更顯閃爍。

 

    尼爾森最初是以團員出發創作,寫出了他們性格,也寫出這些不同性格激盪的瞬間。於是我們在練習中,一方面透過音樂更深入認識了身旁的夥伴,一方面也透過音樂,理解到殊異個性能夠起興起甚麼樣的變化,然後一次次嘗試調整其中的情緒比例、個性表達。第一時間所獲,最易感的是人際之間的互動,讓彼此能更順利練習,但隨後又領略回音樂,感受思索各自擁有的幅圍與深度。那樣日復一日的練習,每天十小時的練習,讓我們學習耐住性子,專注當下,真正所得也並非綻放於比賽當日,而是一點一點擴及到追求更具藝術性之演奏的路途上。

 

    上周,從南昌路口搭235往西門,行過的就是我們當時於市北師練習,每到中午、傍晚,一同散步覓食的路徑。過了許多年,這條靠近的總統府的路,未有甚麼變異,但斷斷續續響起的夥伴們當時演奏的樂聲,說真的,已被時光稀釋,也許只剩一半的強度吧,其實是遠遠不及我若在摩斯買一個當時長笛手最愛吃的蒟蒻果凍那般能夠強烈召喚出當時的日子。

 

    但我想另外一半被稀釋的強度,其實並不失落。當初我們決定團名是「Freedom」,現在想來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名字,在限制中,永遠追求發揮。稀釋了的那一半,變成了最好的祝福,最澄澈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