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03 11:30:19MaLi

也許我們都是對的 080603

這兩日,夫妻間有兩場爭執,
都是很小很小的起因,卻被嚴肅地討論很久很久(~40分鐘)。

第一起爭執發生在深夜從南部北上的高速公路,
原來和樂的汽車裡,因為旦旦睏了,
固執地要我用她想像的方式照顧她,
而我也固執地堅持她要有某些合作,我才給她她所要的。
旦的哭泣和掙扎有些強烈,
這些動作與聲音在我的世界裡很安穩也很細微,
我相信母女間在一種微妙地平衡中。

但這哭聲與掙扎讓展受不了,
他沒有表達他的受不了,他試著忍耐,靜默地開著車。
大約3~5分鐘,他瀕臨崩潰邊緣,
打雷般的聲音他大叫,要求樹幫忙我們母女。

在他打雷的第一瞬間我也大喊:「你嚇到我們了,你知道嗎?」
這吼聲驚動了原本試著用”想自己的事”來避開旦哭聲的樹,
樹驚嚇後開始哭泣,
旦與我在那之前已進入合作狀態,
同時性地,展吼完,旦得到我的擁抱,
在我懷抱中她放鬆地,只剩下啜泣的尾聲。

一下子車子的喧鬧聲消失,只剩下樹與旦的輕聲啜泣,
哭泣裡有種冰涼的冷感,像是站在冰上,一不平衡就會失足跌落冰湖。

我照顧了樹,照顧了旦,
兩人很快平靜,一下子兩人都睡著了。

安靜了許久,我開口要求:「請你跟我們兩道歉,你太大聲,嚇到我們了。」
他回答:「我還想不出需要道歉的理由。」
於是我們兩開始一連串地,在冷冽中,試著了解對方的歷程。

在展的表達下,我終於了解,
原來他對於小孩哭泣聲的忍受度很低,
使用忍耐的方式,會讓他失去與身體的連結,
因此,在他爆發大喊之前,車子已經進入失控,
駕駛人的展失去了90%以上,與身體的連結,
就他的形容是,我們就要撞車了。

這是我第一次明白他的狀況,
回想起許多次在公路上,
當我們爭執時,他嚷嚷「要去撞車」,
原來那不是他的故意,而是他在瀕臨崩潰時的外顯。

我可以想像,當旦哭泣掙扎,而我又很累無力管教的情境,
他被卡在需要維持駕車安全的位置,完全無法幫助,
對一個許諾保護家人的他而言,就像是互相撞擊的內在能量一般。

我也回想起許多次,家裡小孩哭鬧時,
他非常快速地需要離開現場,
原來他無法停留在一個充滿哭泣的空間呢~

男性的他,在這樣的時刻,
表達的不是:「救命啊,我快要受不了了。」
而是:「該死的樹,你跑到哪裡去,趕快幫幫旦旦和媽媽。」

這個點就是我的固執,
我在試著”教導”(註)他,為自己的需求表達,
不要把責任丟到樹身上。

兩人在這來回過程,彼此都很堅持。
我的堅持裡有忽略男性表達習性,堅持女性表達的正確性。
而他想傳遞的是,請尊重我,請相信我,我不顧自己因為我一心為了你們。

後來展給了一個隱喻,
他說那像是王子拔了劍斬了龍,為的是拯救公主,
誰知公主非常生氣的說:「那不是惡龍,那是我們家的寵物! 請跟他道歉。」
於是王子的男性雄風一時受阻,帶著挫敗離去,
而公主只好孤單地,照顧自家的龍。




週一早上,四人都在的時光裡,我們回溯深夜。
我對旦表達了:
「媽媽堅持要妳自己過來才抱妳,是為了保護我的腰,讓妳痛苦,抱歉了。」

旦旦在我的引導下對我們說:
「我哭哭,吵到大家了。 我不是故意的。」

樹表達說:
「我只看到媽媽的累,我沒有聽見旦旦的痛苦。 我當時在想事情照顧自己。」
我提醒樹:「媽媽希望以後,你能聽見旦旦,然後問我能幫什麼忙。」

樹對爸爸說:「爸爸你的大聲嚇到我了。我想要你的抱抱。」
展對樹再次解釋:
「爸爸很怕大聲哭的聲音,我想請你幫忙,因為我們有撞車的危險。
我沒有要對你生氣。」




這樣的小摩擦,晚上又有一起。

工作後我去買菜,兩人一起接兩個小孩回家,
回家後,小孩發現優格,得到同意後,快樂地吃著優格,
(在展的眼裡,是混亂地吃著優格)。
展幫忙維持小孩的吃食紀律,
又快速幫忙熱東西,把冰箱的食物端到桌上,
忙完一切,他大喊:「老婆過來吃飯了!」

然而我還在與冰箱奮鬥,
試著把冰箱裡需要清除的東西拿掉,
才能讓冰箱放入我們剛買回來的食物。
許多容器需要清洗,
灶抬堆積著新鮮與準備回收的各種食物,
我還在煮一鍋雞肉,還要燙一大碗地瓜葉。
我大喊:「你們先吃吧! 我還沒好。」

一個人在廚房裡忙101件瑣事,
忽然回想起那句:「老婆過來吃飯了!」
覺得那句話沒有體貼到我,
於是我過去說:
「展,如果你說:『不好意思,我餓了,我們先吃』 我會舒服很多。」
然後我才慢慢端了兩盤菜上桌,坐下來吃東西。

這時候樹問:「你們又吵架了嗎?」
,「因為爸爸看起來很不開心,媽媽也有點不開心。」

原來展被我的話冒犯了,
他說他的心願是全家一起開動吃飯,
他以為我早就可以到桌上吃飯,
喊了一句:「過來一起吃喔!」

而我表達,桌上並沒有足夠的食物讓我吃,
我還有好多廚房工作未了呢!
如果他能為自己肚子餓表達,我會很高興他能照顧自己。
但展堅持,他的重點不是照顧自己,他的重點是,讓全家快快開動。

我看到兩人各站在不同文化上,
他有他男性的奉獻文化,
我有我女性的自我負責文化。

兩人爭執的氣氛還蠻溫柔的,
因為兩個孩子在一旁玩得和樂融融。




睡前,展問:「以後我們爭執時,能多一點潤滑的感覺嗎?」
他要的潤滑感是,我能在平日多觸摸他,幫他調配花精,或作能量工作。
而我思考的潤滑感則是,如何表達。(註2)

早上,我給了他,他指定要的照顧,觸摸與花精。
而我思考著,以後兩人多點什麼樣的表達習慣?

琉璃光出版的《滴水禪》是我這幾日的隨身書,
每日複習這本書,讓我心裡很愉快。
書裡說到,夫妻爭執時,有一句神奇轉化的話語:
「也許你是對的。」

我沈吟這個句子,想像在我們兩爭執時,誰若這樣說會帶來什麼不一樣?
思前想後,覺得不是很完善,
然後我又閱讀了,《世界在你之內》一書,終於將這句子轉換:
「也許我們都是對的。」

我建議兩人,以後在面臨爭誰對誰錯的權力之爭時,
誰先覺知到權力張力,誰就先說:「也許我們都是對的。」

【也許我們都是對的。】
【也許我們都是對的。】
【也許我們都是對的。】

我們練習這樣說話時,彼此擁抱,
樹很開心地鑽到我們腳下,
他說那是他的家。




世界是在個人意念下,被創造出來的現實。
你對的時候,我也會是對的,
因為我們兩活在不同的主觀世界。
當我強調我是對的,很容易要分辨出你的不夠對。
當我能站在【也許我們都是對的。】
這位置,就又回到了關係的中心。



──────────────────
註:
不試圖改變配偶,
不試圖教導配偶,
是我給自己的婚姻許諾。
但我在這個晚上,越過了不該越的界限。

註2:
可以從此看出來,
展是個觸覺型的人,他需要的溫柔,與觸摸有關。
若沒有觸摸,對他而言,幾乎就沒有連結。

而我是個文字型的人,對文字過於敏感,
當他用錯字表錯詞,我總難輕易過關。
2009-03-08 00:08:49

所以每一次的爭執都是互相了解的機會。
能夠用這個角度去轉化看似負面的危機,
覺得 很有建設性。
一般的人只是隨著衝突愈離愈遠,
卻不知道這是靠近的機會。
總說想要更了解對方,但其實當機會真正降臨時,
卻認不出來。

香水百合 2008-06-06 10:58:35

再次学到,“我们”最大:)

夢雲 2008-06-04 22:41:37

相愛容易相處難.我努力相信一切安排與過程,是宇宙要我們學習與體驗.如果我們在衝突中了解自己為什麼傷心.該如何圓融表達真實的自己,兩個人才能真心的手牽手.另一伴是來成就彼此的.很難,可是我們都要努力. 祝福妳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