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07 16:28:18MaLi

與姪兒相處 070507 / 5yr1

這個週末,我與弟弟的小孩,我的姪兒丞,有了更多的時間相處。
這個孩子與我們相處久了,逐漸變得輕鬆起來,他學會我們家的一些溝通方式,懂得一些我們家的規矩,充滿信任且快樂更多。

這孩子,有許多特質,以前旁觀時,以分析的眼光,看出許多單親家庭小孩的發展特色。 而這回,親自與他相處多時,發現孩子更多的彈性與學習力,覺得很欣慰。

他喜歡看電視,不太聽大人說話。
當我要求他幫忙而他正在看電視時,他會不想理我。
但是他在我們家,學會了坦白表達,「大姑姑,可是我不想幫你耶!」那天我請他幫我從樓下拿一張尿布上來到閣樓時。
後來,我說:「在我們家有個規矩,樹兒是知道的,就是如果大人請求小孩幫忙,小孩可以拒絕。 但是如果連續拒絕太多次,大人也會開始不太喜歡幫小孩忙! 會故意拒絕幾次喔。」

他聽到心裡了,加上我又設定兩個獎項,「最佳溫柔獎」與「熱心助人獎」,姪兒這兩天超熱心幫我忙,在許多我一個人要帶3個小孩的時機,貢獻良多。

設立這兩個獎項,其實是為了照顧自己。
樹兒加上姪子,我手上要抱旦旦,在台北市走動遊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若我沒有跟小孩的良好關係,真會累壞。
「你們兩個男孩,走路小聲一點,會吵到人。」
「走路要看路,不要追逐。」
「停,在那裡等我一起過馬路」
「來,這裡是博物館,我要跟你們介紹這裡的規矩:一,不可喧嘩,什麼是喧嘩你們知道嗎?…..」我站在博物館門口,像個導遊班,跟鄉野來的訪客,介紹文化界的規矩。


******************


姪兒是個愛聽故事的小孩,除了學校之外,他幾乎很少有在家聽故事的經驗。
樹兒則是故事聽多了,在我講給姪兒聽時,一副識途老馬的小大人樣。

那天,樹兒跟旦旦都累得先睡著了,姪兒一個人窩到床邊要我講巫婆的故事。 我說了麵包屋的故事給他聽,特地強調許多跟他內在心靈相似結構的故事情節。 他聽得入迷極了,對於小兄妹在森林迷路的情節最為著迷,甚至帶到夢裡去。

姪兒有許多時間得一個人獨處在家,他擁有勇氣的方式就是不要想不要感覺,讓自己沈迷到電動裡。 跟在我身邊的小孩久了,就會開始學會思考學會感覺,不知道那時候,姪兒是否也培養好一個人面對世界的真正勇氣?


*********************


他與樹兒的內在心靈很不一樣。

他相信怪獸,怪獸住在海底世界,沒有任何理由就會上來破壞。
他不相信天使,但他相信有神。
他不相信仙女,相信有巫婆,而且巫婆只會害人,把不乖的小孩變成小豬,不會好心幫人。

樹兒不相信怪獸,
相信天使和神,神有很多個,其中他最親近的是耶穌。
樹兒不相信有巫婆,媽媽有許多神奇的玩意兒,像仙女,不是巫婆。

兩個男孩,一個的心靈世界危險而陰暗,一個的心靈世界過於美好而天真,
兩個男孩越來越像好朋友,彼此分享互通有無,真是幸福。


*********************


星期天中午,我們去美麗華作摩天輪。
那是我心裡,想給小孩的假日禮物,一份特別的記憶。

5個人進到摩天輪都開心極了(包括旦旦),我們在裡面又笑又跳,
互相拍照攝影,尖聲驚叫誇張說害怕。

我想起高中在台中女中唸書時,一個月平均要去坐2趟摩天輪。
在遠東百貨的頂樓,少年強說愁的年紀,一次只要50元。
星期天,我盤算著全家坐一次要800元的消費,跟期待能再坐一次的2個男孩保證,秋天,找個天氣好的夜晚,我們再來一次。

回程時,我問大家,「有誰在摩天輪裡真的害怕?」
姪兒說起他的害怕,他說他在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有幾次害怕。

我驚訝極了,原來當他鬼叫鬼叫大喊:「我快要死了,好害怕喔!」
不是誇張的演戲,是真的耶!
對於情緒判讀一向有信心的我,完全感受不到姪兒的害怕,他的害怕與興奮完全混在一起,都是頻率超高的尖叫(讓旦旦很興奮)。
(平常樹兒傷心或害怕時,旦旦也會跟著哭的。)

我開始意識到姪兒的情緒表達很特別,
他除了大人逼迫他吃食(這事不會發生在我與他之間)會很悶之外,幾乎沒有其他負向情緒的表達。(相較起來,樹兒是既脆弱又愛哭)

我開始沒事找他聊天,問他許多好笑的問題。
這些問題其實是精心設計,串連起來用以和孩子心靈建立關係的問句。
包括我在他看怪獸卡通時,問:「你相信這世界上真的有怪獸嗎?」
********************


從美麗華離開,展要去劍潭聽演講,我一個人開車帶3個小孩回妹妹家。
走中山北路,我沈迷於路旁楓樹的美麗,興奮地跟兩個男孩介紹(旦旦睡著了)。

因為姪兒認國字有點慢,我興起要他們閱讀路名的遊戲。
不知是否和樹兒一起認字壓力過大,姪兒用防衛機轉逃離他認字慢的挫折。

當我問:「前面是中山北路幾段丫? 有沒有人告訴我?」
姪兒會嚷嚷說「太遠了,看不見」,等到車子接近路牌他又大聲尖叫說:「救命ㄚ,我眼睛瞎了,我看不到,我什麼都看不到。」
他尖叫的樣子很逼真,如同他在摩天輪裡大喊我要死了一樣,沒有讓人有威脅感,卻很耍寶。

原來,這是他抒解壓力的一種方式!


********************


讓一個不是自己生自己養大的孩子留在身邊,挑戰很大,卻很有意思。
能夠將我們家的豐富與快樂,用這樣的方式,與姪兒分享,真是感恩。

唯一掛在心上的就是樹兒,原本他是我們眼裡唯一的寶貝,
有了旦旦之後,旦旦又可愛又能要,霸佔了媽媽,
樹兒成為爸爸的兒子,玩樂高踢足球跑步,完全是男孩的發展,
現在又有了姪兒,樹兒成為2個男孩中的一個。

我當媽媽的私心都在清晨與深夜,我會特別細心地,在無人需求我的時候,凝視樹兒,摸摸他,抱他。
Belle 2007-05-08 16:40:13

MaLi 您大概猜到我會留言吧:)

還未懷孕生子的我,總是理直氣壯地認為我待姪子如同親生。內心深處,卻有一絲絲害怕,擔心將來生小孩之後,不知是否對他們會有差別待遇?雖然理智一再提醒自己與老公,務求公平,他也完全認同。但是,那一絲擔心,還是無法揮去,可能要真的自己生了小孩,才有辦法體驗與實踐「公平」,而不是此刻的瞎操心吧!

好喜歡您與小孩流暢的相處!照顧了自己也照顧了小孩的感受,真好!

版主回應
觀照那一絲害怕,別被它催眠了。
別過於堅持一定要如何,那反而會讓心不純淨。

當我看到姪兒,彷彿看到弟弟時,心是柔軟的。
當姪兒很多時候與我們沒默契,得花費更多聲音提醒,
我知道,那是正常的。
不是誰的錯。

而且,每次小孩們睡著,展與我,看著姪兒,都有喜悅,
這孩子真好,這麼快,就學會我們家的默契,帶他越來越輕鬆了。
就是這樣,感情,是用時間培養的。
2007-05-09 1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