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22 21:20:20MaLi

媽媽你不可以作壞事 060222/ 3yr10

在STEP親職教養的方法裡,有個”邏輯結果法則”,
STEP教導父母用邏輯結果來取代懲罰。(註)

在家裡我常這樣用:
「樹兒,你若不吃飯,等一下就沒東西吃喔! 晚上也沒奶喝。」
「樹兒,你這樣做,媽媽傷心了,我要10分鐘不跟你說話。」
(通常這時候我眼眶是紅的。)

在今天的經驗之後,
我開始思考,如何分辨這二者的微妙。
孩子的模仿,提醒我下回使用邏輯結果法則時,得更謹慎。

*********************

早上收拾房子時,幾番猶豫,
還是將地板上積木堆的三座房子給收了。

下午接樹兒放學,一路上說說笑笑的,
當樹兒一聽到我將積木給收了時,立即大哭。
我感受到他的心情,那三座房子是3人一起堆的,對他有情感上的意義;
而我累了整個早上整理的辛勞,也想要被體貼;
此外,我也回收掉自己許多有紀念性的東西,面對如此的他,心裡百感交集。

「妳不可以這樣,妳作壞事。」孩子指控我。
「我是作了讓你不舒服的事情,沒有作壞事。」我站上教導的姿態。
「妳作的是壞事。」孩子堅持。
「這對你是壞事,對我們家的舒服可能是好事。」我沒放棄立場。

「那你回去要堆我的房子給我。」孩子要求挺合理的。
「我想啊,可是我不會堆,你要幫我。」我與孩子商量。
「不要,我不要幫妳。」孩子大聲。
「那我沒辦法了。」一下子變得很累的我。

「那我回去不要理妳。」孩子提出方法平衡他的失衡。
「好啊!」心裡雖能同理他,還是難免將它詮釋為威脅。
「我以後永遠都不要理妳。」孩子繼續”威脅”
「好啊!」因他的賭氣,我也賭氣了。

「那以後妳找我幫忙,我都不理妳。」最近經常幫忙我照顧妹妹的樹兒發狠了。
「好啊! 那我也可以不幫忙你。」當媽媽的我也拗上了。
「你知道平常我幫忙你多少嗎? 我煮飯給你吃,我幫你洗澡,還幫忙開車送你上學----」我開始數起自己的付出,分別心大起。

「那晚上妳幫我洗澡的時候,我要用水潑妳喔!」孩子見勢不妙,換一個交易。
「唉~」我累了,不語。
「那我要打妳。」孩子換個方式來爭取公平。
「樹兒,媽媽說過小孩是不能打爸媽的。 你打我對你不好,真的。 對我們全家都不好。」 我轉為溫柔,慢慢解釋。

「我有個原則,是妳說的,自己作的事情要自己收拾。
妳堆一個房子還我。」孩子恢復理智。
「樹,媽媽願意,可是你要幫我,因為我不會。」我也放軟了,真心想堆還他。
「我不要幫妳,因為這樣不公平。」孩子堅持。
「樹,如果你打破我的杯子,我會要你收拾嗎?」我試著解釋。
「不會啊。」孩子信任我。
「對啊,因為樹不會,所以媽媽一定會幫忙。」
「好啊,那我幫妳。可是妳以後不可以這樣做了。」協議漸漸達成。

「樹,媽媽喜歡我們這樣,不是用公平原則,而是用相親相愛原則。」
「媽媽以後還是會收地上的玩具,記不記得你沒自己收的玩具,我會藏起來幾天的? 如果你不要我收你堆的積木,我給你一個特別的地方放,好嗎?」

孩子笑了,我也恢復愉快。
兩人合作,提了好多包包,抱了妹妹,坐電梯上樓。
電梯裡,樹兒害羞地抱著我大腿撒嬌。

我給他矮櫃上方的空間堆積木,任他愛放多久就放多久。
樹兒非常開心地重新堆砌,
我說,「重新堆一次,還蠻開心的,不是嗎?」
整個晚上,母子兩相親相愛互助合作,超溫柔的。

**********************

邏輯結果法則、公平法則、相親相愛法則、合作法則-----
怎麼細緻地切換,真需要智慧。
邏輯結果法則的思考,下一【親職篇】再寫了。

﹍﹍﹍﹍﹍﹍﹍﹍﹍﹍﹍﹍﹍﹍﹍﹍﹍﹍﹍
註:
邏輯結果法則是相較於自然結果法則產生的。
自然結果法則例如,不穿衣服會冷,不吃東西會餓,東西壞了就沒得用。
這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邏輯結果法則是父母藉由行動,促使自然結果的邏輯,提早實現,讓孩子能將自己的行為,與結果連結起來。
例如:你若不穿衣服,那媽媽在你身上吹氣喔!
這樣敲東西會壞掉,我先把東西收起來,沒得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