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3 13:18:36欣怡

轉念 享受積極的孤獨

消極的孤獨化為積極的孤獨
 
人生不是團體戰,而是個人戰
 
回顧自己的人生,我再次體認到,人不能只有蜂屯蟻聚的群居生活,也不能只停留在消極孤獨的階段,倘若最終無法擁有積極的孤獨,也是枉然。
 
曾陷入消極孤獨的我,只要沒人一起行動,就會揣揣不安,堅信幸福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喧囂熱鬧。
 
或許是因為我出身三兄弟家庭,親戚也全都跟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在學校,我一定會與人結伴同行,覺得一個人落單很可怕。我就是這樣的孩子。
 
就算後來變成大學生,我也從沒想過要跟別人採取不一樣的行動。在跟人沒約的日子,我甚至還會覺得不安。
 
其中,也遇過同學突然有了想做的事,決定休學去非洲、去法國留學,我都會以一種事不關己的態度替他們擔心,覺得「去國外難道不會寂寞嗎」。說不定對方才正替什麼也不想、鎮日與朋友混在一起無所事事的我擔心呢!
 
所以當我跟大家一起畢業、一起就職,就以為從此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不過,事與願違。人生終究不是團體戰,而是個人戰。當你稍微走錯路,你就能發現這個道理。
 
我就是,在辭去商社工作後,突然被逼著面對這個現實。除了公司,也有類似的社團,我以為我一定能愉快地融入其中。但要在社會生存,可沒那麼簡單。
 
其後,我陷入了被消極孤獨折磨的泥沼。也正因為這個經驗,我才能有充分時間面對自己,與自己對話,集中精神去思考一切事物的道理。
 
只不過,當時的我不明白,只覺得痛苦。為什麼會痛苦呢?因為我把當時遭遇的狀況的面對面,定義為大家結伴同行。
 
人的生存方式,並非只是「結伴同行」或「受孤獨折騰」的二擇一選擇題。當我體悟到這層道理的那一瞬間開始,我終於學會積極面對孤獨的時間。
 
就算我只是一個人,也有想做的事,我想把全部心思聚焦在那件事情上。當我產生這種念頭的瞬間,消極的孤獨就化為積極的孤獨了。幫我打開這扇轉念大門的,就是哲學。

與哲學奮戰,掙脫出黑暗
 
我邂逅哲學後,像被吸進去一樣,臣服於哲學的世界觀,每天甚至捨不得睡,想把哲學入門書全都飽覽殆盡。雖說是入門書,光是仔細理解其中一本,就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
 
可能是三番兩次搬家的緣故,那些入門書現在都不知跑去哪裡了。最初讀的入門書,在剛成為哲學研究者時,還躺在我的書架一陣子呢。
 
有時候翻閱這些書,會不知不覺受內容感動而百感交集,書上重複畫的重點線,都快要把本文遮住了,旁邊標注的筆記,也快要把空白處填滿了。當時為了理解一本書的道理,會拿起來閱讀好幾遍,在覺得重要的地方畫線,在覺得有疑問、引發聯想的地方,寫下自己的意見。
 
我所出版的哲學入門書,就是以當時所讀的好幾本書為範本編寫而成。
 
現在回頭去看,會發現當時寫在書上的筆記,有點牛頭不對馬嘴,但不管怎麼說,都如實記錄下拼命與命運搏鬥的軌跡——有跌落谷底的我,有如可怕猛獸的哲學,也有暗黑深淵般的孤獨。
 
所幸一切努力得到了回報,我終於戰勝這裡面的每個元素。
 
戰勝之後,我的心境變得正面積極,也出現想回歸社會的想法。
 
在對哲學有差不多程度的理解下,我更想深入哲學這門學問。
 
這是件苦差事。許多人對哲學產生興趣,稍微開始探究後,就會觸及它深奧、難解的一面,然後倍感挫折。不過對於被逼到走投無路的我而言,哲學的難題,終究還是可以克服的。
 
不只如此,還讓我從孤獨的深淵中逃脫而出,重拾開朗正向的自己。
 
不,若從周遭角度來看,或許依舊沒變,我還是那個不與人打交道的繭居族。但是,我的心境的確改變了。
 
就這樣,我終於成長成能馴服孤獨這頭猛獸的人。我想也正因如此,我才能為別人所不為,在哲學的路上取得成功。
 
從這個壯烈的經驗中,我得到了什麼?
 
用一句話表達的話,我得到了「從消極孤獨轉換成積極孤獨的方法」。將孤獨變成強項,每天充實度日,就是導向成功的方法。
 
容我再重申一次,這些都是在我邂逅哲學之後才得到的東西。

究竟「孤獨」為何物?
 
「一個人很寂寞」的制式想法
 
前面提到孤獨的實際情況以及我的孤獨經驗。只是,我在其中大膽使用「孤獨」這個字眼,沒特意辨別或顧慮。
 
不過我覺得大家似乎已感受到了,孤獨有好壞之分。我想用消極孤獨與積極孤獨的字眼來表現,讓大家稍微意識到孤獨的兩面。
 
然後,也希望大家重新思考孤獨究竟為何物。
 
日文裡面,又有漢字、平假名、片假名三種區別。
 
我們常看到同樣是「人」這個字,漢字、平假名、片假名卻分別以「人、ひと、ヒト」來表現;同樣是「形」這個字,漢字、平假名、片假名卻分別呈現「形、かたち、カタチ」,三者各有不同的弦外之音與使用場景。
 
然而「孤獨」這個字,用漢字、平假名、片假名表現起來的「孤独、こどく、コドク」,卻沒什麼不同。
 
恐怕在大家的印象中,孤獨就是給人「一個人很寂寞」的印象。現今使用孤獨這個字眼時,基本上清一色都是消極的表現。
 
孤獨的人、孤獨地活著、孤獨的生活、想掙脫孤獨⋯⋯種種之類的。
 
也可以說,有這麼多證據顯示:孤獨這個字之於社會,的確具有消極的一面。
 
不過,真的是這樣嗎?這難道不是大家的妄加斷論嗎?會做如此懷疑的,就是哲學。
 
這麼說並不過分:我們日常生活使用的大多數字詞,都是自以為是之下的產物。因為自以為如何如何,才會產生誤用,或是讓字詞原來的意義變了調。也因此,我們需要大膽去懷疑字詞原來的意思到底是什麼、這樣解釋會不會只是自以為是。
 
對於「孤獨」,也是一樣的。
 
在哲學的世界裡,或許一開始必須進行這種關於定義的討論,但如果討論從捨棄具體內容開始,會淪於自始至終都繞著抽象概念走,那我選擇盡量談論具體內容,最後再歸納出抽象概念,然後再找出適用此概念的具體實例。
 
我長年主導的哲學咖啡館也貫徹了此一作風。因為倘若參與者不理解作為主題的事件,具體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產生了怎樣的問題,只是一昧要求他們繞著抽象概念來談,討論起來將會非常困難。

所以無論演說什麼主題,首先會讓參與者說出對這個主題或字眼會以怎樣的方式去運用或詮釋,讓與會的每個人共享這份資訊。
 
然後,你就會清楚知道各式各樣的詮釋方式都存在,而這個懷疑制式想法的動作,也成了踏上哲學之旅的暖身式。
 
其中,也有人焦急地說「先別管他人的經驗談,快讓我展開哲學之旅吧」,而在此當下,哲學之旅已然啟程。


 
孤獨是人群中品味獨處時光
 
究竟孤獨是什麼?
 
先試著遵循哲學基本方法來檢討一下。也就是,我想從懷疑一般世人所認為的孤獨開始。
 
大家是怎麼定義孤獨的呢?
 
要你去定義,或許會讓你皺眉頭,但我想你腦中有個誰都覺得是這個意思的印象。
 
大致上,這個印象與字典上的解說一樣。因為大家查字典查到什麼意思,就會囫圇吞棗接受那個意思。
 
我想有不少人會透過網路搜尋,像是網路字典或具相同功能的網站,但結果也一樣。
 
我手邊的《大辭泉 增修、新裝版》(松村明監修、小學館出版)是這麼定義孤獨的。
 
「沒有同伴或親人,一個人孤伶伶。沒有談論想法、心靈相通的對象,覺得很寂寞。指這樣的感覺狀態」。
 
怎麼樣呢?跟大家的印象一樣嗎?
 
恐怕是一樣的吧。說「他真是孤獨的傢伙」或是「我很孤獨」時,就是基於這樣的定義。這就是寂寞狀態無誤。
 
不過,真的是這麼一回事嗎?
 
「沒有同伴或親人,一個人孤伶伶」的情況確實會有,但就算有同伴,難道就不覺得孤獨了嗎?
 
而且「沒有談論想法、心靈相通的對象,覺得很寂寞」是有的,但這種情況下,真的經常讓你覺得寂寞嗎?
 
談論到這麼細節的東西,或許聽起來很鑽牛角尖,但哲學就是靠這樣來做學問的。因為唯有透過此種方式,才能開始看到存在於想當然爾背面的事實。

那麼,懷疑之後,要做什麼?
 
要改變觀點,試著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
 
舉例來說,被滿口阿諛奉承的佞臣包圍的國王,會是怎樣的心境?隨時隨地被粉絲與媒體追著跑的偶像,又會有怎樣的感覺?
 
如果我是那個國王,就算一堆人在身邊打轉,我一樣覺得孤單;如果我是被追著跑的偶像,我還寧願逃到無人島去躲起來呢!只為了擁有孤獨。
 
像這樣試著改變觀點,你會發現字典所寫的解釋,未必正確。
 
然後再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建構孤獨的意義。可以嘗試透過嶄新的詞彙去詮釋。
 
這麼一來,你會發現所謂孤獨,是無關周遭人數多寡而產生的東西,所以偶爾你想要獨處時,你還會自尋孤獨。
 
哲學方面的做學問,會更仔細針對一路以來的過程去思考孤獨。若是要我摘要解釋,所謂孤獨,就是上面提到的這段話。
 
最後,進一步去鑽研這個再建構的孤獨詞彙。這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讓你能精準說出「孤獨究竟為何物」。
 
如果把剛剛那一大段話用我的方式簡短整理成一句話,就是「孤獨是在人群中品味獨處時光」這種感覺吧!
 
以上只是假設的回答。
 
希望大家透過本書進行更進一步的思考,在最後的最後,能提出屬於自己的最終解答。
 
不,哲學應該是沒有終點的,也沒有所謂的最終解答。
 
頂多只是在本書範圍下的最終解答。
 
哲學裡的解答因人而異,會隨一個人所處狀況的不同而改變。所以才需要持續不斷去思考。
 
或許真理就在某處,但抵達該處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每當你尋找真理,你能找到的,只是當下對你而言最好的答案。

<你可以不要怕孤獨,要從孤獨中產生力量:7個孤獨的效用,積極孤獨的7大步驟>

情緒 能量 改變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