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相處的人在職場上反較吃香?
為什麼好人難出頭?
文/喬爾‧利維
「好人總是最後一名」(nice guys finish last)這句話出自1964年,美國職棒大聯盟裡頑強的教練杜洛雪(Leo Durocher)。從此之後,這句話開始擴大用於性情、男子氣概、人際關係,心理學又是怎麼說的?真的有證據證明好人在愛情、人生、金錢上總是敬陪末座嗎?
「大五型」怎麼說?
首先,我們要來探討「好人」到底怎麼定義?從個性上來說,大概就是好相處吧,而好相處又包含了樂於配合、親切友好、善良、不愛爭辯等特質。好相處是五大性格維度(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又譯大五型)之一,其他還包括坦率開放、外向或內向、神經質、以及嚴謹自律。上述這五種特質有時會以「維度」來稱呼,是因為每一種特質都是一個光譜,每個人都是落在光譜上某個位置。
這些特質之所以分成五種,是因為廣泛對各種不同個性進行統計分析之後,可大略歸結出這五種。例如說,創造力、講究細微、好奇心旺盛,聽起來是不一樣的特質,但是經過分析顯示,每個人在這三項的分數其實密切相關,而同一個團體裡的人,也往往有一致的表現,這代表這三個特質一定有個共通的因素在裡頭,而研究個性的心理學家將之歸納為「坦率開放」——也可稱為「文化」或「對經驗的開放」——在這個維度一端的人大多心態封閉、好奇心不強、創造力較弱、不擅分析,而在這個維度另一端的人則非常擅長分析、講究細微、有創造力、擁抱新奇。同樣的概念,好相處的一端是溫暖、慷慨、利他、順從,另一端則是冷淡、小氣、好爭辯、自私、務實頑強。
性格的分類還有其他方法,有些主張甚至偏好少於五種的分類。例如德國心理學家漢斯.艾森克(Hans Eysenck)專門研究性格和個體差異,在學界深具影響力,他認為嚴謹自律和好相處其實是同一種個性維度的一體兩面,並將之稱為「心理病態傾向」。此外,也有其他研究認為基本上人們只有兩種相對的個性:外向(或內向)、神經質(或穩定)。
好好先生和壞小子,誰吃香?
某些研究也顯示,在職業和薪資方面,「好人總是最後一名」這句話確實有幾分真實性,例如李文斯頓(Livingston)等人的研究即是如此(詳見本節篇末專欄)。至於在談戀愛方面就比較複雜一點。2003年有項研究,請女性給約會對象評分,發現女性想與「好心陶德」(Nice Todd,也就是好好先生)約會的比例,遠大於想跟「壞壞陶德」(Jerky Todd,也就是壞小子)約會的比例。其他研究也有同樣的結果,女性把「好心腸」列為「為何自己的長期伴侶具有吸引力」的重要特質。但是好心也有一些包袱,譬如好心的男人可能被認為比較優柔果斷,在性方面的經驗通常也較少。
不好相處的人真的比較贏嗎?
2011年,《性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刊登了李文斯頓(Beth Livingston)、賈基(Timothy Judge)、赫斯特(Charlie Hurst)等人的研究,他們以一萬個來自各行各業、各年齡層的勞工為對象,調查「好相處」跟「薪資」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好相處」得分低於平均的男性,賺的錢遠較為好心的男性多出18%左右。不過這樣的關聯在女性身上較為薄弱,該調查顯示,比較不好相處的女性只比好相處女性多賺5%。
至於「不好相處的人收入較高」的現象,男性比在女性明顯高出三倍;而「好相處」程度每高出一個標準差(在五等或六等的測試量表上,每個級距大約是0.75左右),男性的年收入就少將近一萬美元。李文斯頓和同事的結論是:「對男性來說,唱反調的人確實有好處……,儘管好人不見得總是最後一名,但在薪資方面的確明顯差人一截。」
文摘: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作者/喬爾‧利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