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5 23:06:51LISA

冠軍教練 不愛冠軍,王凱倫

冠軍教練 不愛冠軍,王凱倫









在得了世界少棒冠軍後第16天,來到卑南國小,看到的是「如常度日」的少棒隊。

教練王凱倫說,不論失敗或成功,隔天也得照常吃飯穿衣。因為如常度日,才最需要堅持。

他來自高雄,一戶做工人家,18歲那年,越過中央山脈來到台東讀書。

讀的是師範學院教育系,卻在13年後的此時,以棒球隊教練的身份聞名。

他的球隊是台東卑南國小少棒隊,今年7月才得到世界少棒比賽冠軍。

高雄人在台東落了腳,工人之子成了老師,學教育的卻在教人打棒球,

王凱倫的人生繞著走,竟走到一場世界對決中。

而讓他嚐到世界冠軍滋味的,卻是一群小小的、黑黑的、傻傻的小蘿蔔頭。

冠軍不是在球場上

5年前,王凱倫來到卑南國小擔任棒球隊教練,非科班出身的他,

與一般教練不同,王凱倫重視態度,「成績是目標,但不是目的。」

目的是培養孩子對棒球的興趣,因為興趣可以讓一個人不怕失敗;

目的,更是藉由棒球培養孩子的品格,如尊重、禮貌、責任感、榮譽心,

因為棒球隊會解散,但態度會影響孩子一生。

不過,比世界冠軍更艱難的挑戰是,王凱倫得像放錄音帶一樣,

重複基礎棒球教學,重複再重複,一直重複到孩子開了竅,

把技術當作反射動作才能鬆一口氣,「但通常是,到了小六,

人都要畢業了,還沒開竅。」所以,教練只好繼續重複再重複,

直到下一個體育班又要開始招生為止。

這種工作,樂趣何在?答案在這群孩子身上。

「這個星期四、五、六,因為要去比賽,早上不在這裡練球,有沒有聽到?」

一把黑色火柴頭猛點頭,「你,你有懂嗎?那你講一遍」,

「!………………」。都是這樣,教練說話的時候,

盯著他們的眼睛問有沒有懂,眼睛會上下晃動一番說懂了,

眼睛懂了腦筋沒懂,回家想想,又得打電話問教練。

這場戲碼每天上演,但他還是愛。「因為你看」,

他伸手指向操場:「這些孩子什麼都不會,但是他們很認真,

你說一句話,他可以為了你這句話,在大太陽下流汗練習,

你能不感動嗎?」教練看到的,不是成績,而是態度。

只想陪孩子走一段棒球路

由於王凱倫重視態度,他的孩子出外比賽,不會喧嚷、

吃完飯懂得收拾碗筷、自理生活、懂得尊重長輩、應對進退。

「還有惜福」,王凱倫常提醒孩子,

他們所需用的一切都是來自別人的支持,

不應覺得理所當然而要懂得珍惜。

最讓王凱倫欣慰的不是得冠軍,而是有品格。

教練不以成績為目的,但是孩子不理解教練,仍會為失敗掉眼淚。

「其實不論失敗或冠軍,隔天也得照常過日子。」

曾經辛苦沮喪得想要放棄,和太太討論一晚,

隔天清晨7點仍然朝球場走去,因為那裡會有一群傻呼呼的小子在等他。

三年一屆的體育班,孩子會長大、會畢業,

也許有人繼續打球,成了國外球隊的交換學生,

有的還在路上奮鬥,有的已經離開了棒球。當他們回頭,

教練仍是教練,他沒有揚名世界成為超級教練,

只是藏身在東部鄉下的一間國小裡,如常度日,

在紅土中為孩子築夢,仍然像放錄音帶一樣,

教導一群又一群懵懂的孩子。


文章來源:Yahoo!奇摩話題 │ 2011-09-14

文章來源:Yahoo!奇摩話題 │ 201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