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25 12:03:04月季

日本”育兒”篇

今天看到報紙上
有一篇”人生相談”
覺得不能釋懷
所以想徵求一下各位的想法

有位媽媽說自己的兒子
從國中開始便老跟朋友鬼混
上高中後一個月裏
有半個月住女朋友家

對上大學並沒什麼興趣
因學校推薦
便勉勉強強進了大學
但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
去學校也從未看他帶過課本
她不知道該跟這孩子如何說起

跟這位煩惱的媽媽做解答的
是位大學教授
她說
「我記得從前看過一本書
書名是”おおきな木“(大樹),
這是一棵蘋果樹
每天都有個活潑的男孩到它樹下玩耍,
這個孩子漸漸的長大成人時便離開了這棵樹,
但這孩子沒有吃喝玩樂的錢時便回到大樹旁
這孩子要結婚想建棟房子時便回到大樹旁
這孩子想逃離人生憂鬱時又回到大樹旁

這棵樹不是給他果實,就是給他樹枝和樹葉.
它將它的所有都給予了這孩子,
最後,這孩子經過長久的歲月
成了一個老人時
他還是回到大樹旁
那只剩下樹墩的樹還是把自己的身體獻出來
讓這個孩子坐下來休息.
這是一篇無償的愛的神髓
這棵大樹它由心的祈望孩子的改悔
雖然這棵樹的做法是否改變了這孩子
我不能判斷‧‧‧‧‧

但願你也跟大樹一樣有同樣的寬闊胸懷
等待你孩子的成長」

各位看了這位大學教授的建議
不知有何看法?!

我很不能接受,
大學並不是義務教育
為什麼沒有目的的日本年輕人
都把大學當做逃避的路呢?

我除了大學以外
也在一家語言學校兼差
這所學校的學生幾乎都是社會人士
他們並非都出身于大學畢業
他們的目的雖都只是興趣
但他們拿自己的辛苦錢來學習中文

他們的勤勞的態度和充滿好奇心的發亮的眼睛
是我精神的支柱

像報紙上的這樣的日本母親
其實非常多
我不能了解為什麼她們不敢剖開心跟孩子說
她們的想法或嚴格的指出孩子的不對

做老師的也因為父母親管理的疏鬆
便躲在後頭不敢講話

我曾在”日本FIHGHT”裏
提到日本的不生產人口有85萬人
但據最近的情報可能要100萬以上

他們就因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
便每天在家裡晃
這種”富裕病”的產生
會不會是出於這些對孩子不敢啟口的父母?

這種”富裕病”的治療法
是不是該狠狠的把孩子推出門去,
讓他們體會一下賺錢的辛苦?

其實我就跟李宗盛唱的”17歲女生的溫柔”一樣
“我不是女生沒有什麼關係”
“我沒有兒女沒有什麼關係”





追記:
這幾天
有個高中生就因爸爸嚴格的家教
而砍了自己的爸媽幾刀後
又設計瓦斯爆炸把爸媽炸個碎爛
看了這新聞之後
我暗暗的發抖然後重重的警告自己
「如果有天當了人家的媽的話可能早晚會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