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3 18:46:40星詠
認識麥桿菊......花語是「永久不變」
【認識麥桿菊】~
麥桿菊的花語是永久不變,
每年這個時候總會種植幾株拿來做成乾燥花,
因為麥桿菊花卉含水分少,
做成乾燥花之後花的顏色鮮豔幾乎不會改變。
所以也有人做成瓶中花,
當成最好的室內觀賞花卉。
不凋花-麥桿菊
麥桿菊,別名貝細工、蠟菊、鐵菊,
為菊科之一年生草本花卉,
原產於澳洲的乾燥地帶。
麥桿菊植株高度40~90公分不等,
可做切花材料,亦能栽植於盆子或花壇以供觀賞。
其莖直立粗硬,中空;
苞片堅硬如蠟,具光澤,
觸感似紙質乾燥花,不細看還以為是假花呢!
葉長橢圓披針形至倒卵形,
互生,呈灰綠色略帶粘質;
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徑3~7公分。
晴天乾燥時,苞片開展猶如開花,
陰雨天濕度大時,
苞片易閉合,十分有趣!
花色有黃、橙、紅、粉紅、桃、白、淡黃等,
花色持久,開花期長。
咦,這該不會是假花吧?
這種菊花看起來紅的紅,
黃的黃,粉的粉,白的白,
整朵看來艷色有分層次,
逼真的讓人嘖嘖稱奇,
而且有太陽的乾燥天,每一朵花都是開的,
老是下雨潮濕的話,它就自動閉合了。
如果您偏偏要在潮濕的雨天「賞花」,
只要拿一支吹風機對它溫和的吹吹熱風,
就可以觀賞到它慢慢自動開花的有趣景象;
因此…難道…這不是假花,而是乾燥花?……
那就摸一摸確定一下吧,哎啊,
觸感果然就似乾燥花!…
可是…您看,是哪個人這麼無聊,
竟然把乾燥花插在土地上?
以上所描述的,
其實是不折不扣的真花——麥桿菊,
它是一、二年生的草本植物,
春花期在三到五月間﹙去年秋播﹚,
秋花期在七到九月間﹙當年春播﹚,
最特別的是它的苞片堅硬如蠟,
具光澤卻幾乎不含水分,
因此觸感就像紙質乾燥花一樣,
而且莖直粗硬、中空;
挺立如麥桿,
所以花謝後依然長期維持原狀,
花色三到四年都不會變化,
被人叫作「蠟菊」、「鐵菊」、「不老菊」、「不凋花」,
是最最天然、理想的乾燥花材。
麥桿菊一般用種子繁殖,
播種前可先將種子浸泡一晝夜後,
用排水良好的土壤做為播種床,
因其為好光性,故不宜覆土太厚。
播種期9~10月,發芽適溫20℃,
生育溫度10~23℃,
發芽天數約5天;開花期4~5月,
在台灣山區因全年溫度皆宜,
幾乎全年可栽種。
麥桿菊吸肥力強,
初期可施用有機大補帖二號(2-2-2),
使植物根系良好,並增加對病蟲害的抵抗力,
讓植物葉美花嬌、健康繁盛;
近開花期時,
配合花寶三號(10-30-20),
以促使花芽形成,
促進開花並增豔花朵色澤。
麥桿菊的需肥料雖大,
但應避免使用過量之氮肥,
而導致植株徒長軟弱,
葉片下垂,莖中空品質低劣。
栽培管理方面,為使開花整齊,
植株一伸長就要摘心,
側枝在尚小時就要摘除。
株高達相當程度時就要在兩旁拉繩以防倒伏。
花朵盛開,其觀賞價值就降低,
所以在花未全開,且花莖硬化時就要剪下。
當切花瓶插時較容易萎凋,
故需供應大量水分,以避免之。
若要採種,則需待其成熟後方可切取,
將種子陰乾,再將其置於冰箱下層或冰箱門邊貯藏,
發芽力可維持2~3年。
若您想將其取下以做為乾燥花,
則可在半盛開或含苞待放時剪下,
先置於蔭涼乾燥處風乾,再放入冰箱內乾燥,
天然的乾燥花便完成,可做飾品,
亦可做押花花材,是非常好之DIY題材!
(資料來自花寶愛花園作者 玫瑰中心/洪垣鈺)

常被誤認為假花的「麥桿菊」。
鮮花總有凋謝的時候,
可是麥桿菊卻以千日不變的鮮艷花朵,
顛覆了這個傳統「觀念」。
按照道理如此革命性的劃時代的花朵,
應該很吃香?…結果卻不然,
原本產地的澳洲麥桿菊約高1公尺,
短株品種也有60至90公分高,
超過半公尺的植物要拿來作為景觀盆景有其困難,
所以普及有限。
近年日本研發出短莖麥桿菊品種,
矮矮小小的很可愛,
而且開花數又多,
這種適合居家佈置的天然乾燥花才重新引起世人注目,
被引進台灣。

麥桿菊的葉片披針形,互生,呈灰綠色略帶粘質。
台灣的潮濕氣候,
或許讓消費者沒有信心欣賞乾燥花;
加上先前市場的普及率不高,
需要栽植的時間又漫長,
導致麥桿菊利潤不高,
至今不受花農青睞,
未能晉身為經濟作物,
真可惜啊!
所幸目前已經有些教學農場專門栽培麥桿菊,
大力推廣它乾燥花的傢飾,
開發它天然的裝潢用途,
每天示範用吹風機吹一吹就開花,
泡泡水又縮起來,
還可以重複操作的有趣過程,
努力的開風氣之先,
真是「慧眼識英雄」!
說實在的,麥桿菊栽培期約需要三至六月,
比起一般鮮花只要栽培四十天到五十天就可出貨,
時間相差好多倍,
加上麥桿菊雖然生性強健,
還是需要播種,
育苗、定植、摘心與追肥,
半年下來的管理工作不可少,
乍看之下確實不符合經濟效益。
但這三到六月的栽培,
就是所謂的「慢工出細活」,
是可以換來維持3、4年不變的花顏的,
這樣的投資其實滿划算的!……
重點是~消費者不知道,花農不感興趣,
農會不推廣,政府不注意!
導致這麼「好用」
又美麗的花朵卻有些乏人問津,
真令人超級抱不平!

培植麥桿菊要有耐心,
因為您秋天播種,明年春天才會開花,
栽培期間漫長。
用麥桿菊製作乾燥花的方式很簡單,
如果您只要花朵,
不管花莖、花葉的話,
就等到它開花末期,
幾乎每個花瓣都已經是乾燥堅硬狀態的時候,
您直接切下來用就行。
而這種狀態的盛開花朵也是可以順便取種的!
但是如果您要留下的是花束,
那就要注意花蕊、枝葉部分含有水分,
還是會枯萎的問題;
所以一樣要注意風乾,
簡單的作法,您可以將每支麥桿菊用鐵絲固定,
一束綁在一起置放於通風處,
這樣不要加水直接瓶插就可以了。
比較講究的要壓花的話,您就要選在半盛開或
含苞待放時將其枝梗剪下﹙要避免盛開的花容易因摘
採後馬上水分銜接不上而凋萎,
所以選半開的較保險﹚,
採下後先放在蔭涼乾燥處風乾幾天,
再放入冰箱內乾燥,這樣就大功告成了!
麥桿菊的花色有白、黃、紫、紅、桃紅、橘紅,
色澤艷麗持久。

麥桿菊的花語是「永久不變」,
如果您覺得房間裡的乾燥花有點灰塵、
有點受潮、或是有點髒。
不要緊,您只要把花束取下放入塑膠袋中,
在袋中加入少許鹽巴,
抓緊袋口上下左右輕輕搖晃,少許時間後,
把它取出輕掃掉鹽粒,就又變乾淨囉,
還是「永久不變」的美啦!
【補充︰舌狀與管狀花】

因為麥桿菊的頭狀花序太井然有序,
尤其是舌狀花部分一層一層的花瓣超級整齊,
簡直是把菊科植物中的舌狀花和管狀花的美感,
都發揮到極致了。
因此呢,讓我不禁聯想到在郊外的荒地裡,
跟麥桿菊這種能登大雅之堂的丰采完全相反的
——「紫花霍香薊」跟「蒲公英」。
野地裡的小草花——紫花霍香薊也是菊科的喔。
(姜昱有 攝影)
「蒲公英」我認識,但是「紫花霍香薊」
這個野草有名字其實還滿讓人驚喜,
因為您不會知道竟然這兩位也是菊科的吧!
身為農田、荒地到處都是的野草花,
「紫花霍香薊」跟「蒲公英」
竟然代表了菊科裡奇怪的一個系統,
那就是,「紫花霍香薊」代表了菊科中只有管狀花,
沒有舌狀花的植物。
「蒲公英」則反之﹙只有舌狀花,沒有管狀花﹚。
紫花霍香薊全株有毒,
可別誤食莖葉喔!(王仁駿 攝影)

您很驚訝嗎?
其實貌不驚人的它們更驚訝,
尤其紫花霍香薊全株有毒,
誤食莖葉將造成小腸充血,
急性腸黏膜血管鬱積,
跟蒲公英還能提供食用,
有良好的抗炎、抗病毒作用完全不一樣;
所以說,動物如鸚鵡都喜歡蒲公英花及葉之味道,
紫花霍香薊卻是「生人勿近」比較好。
而且紫花霍香薊是外來種,
由深秋能開到隔年的初夏,
一開一大片,繁衍花期又非常的長,
確實要注意不要讓小孩拿來誤食、亂玩。
所以說,既然講到菊科植物了,
不妨認識一下。
下一篇:香花香草
市面上看的都是小小的(約2~3mm)
市場我還沒看過這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