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24 11:32:39竹風涼晨

停滯型通膨與貨幣政策 吳中書





由於景氣的快速回溫,國際原油價格大幅揚升,造成世界各國通貨膨脹的壓力與日俱僧。為減緩通膨的壓力,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以及紐西蘭等國紛紛將利率調升。然而韓國卻反其道而行,將利率調降一碼。亞洲華爾街日報在日前指出美國與亞洲均可能遭受停滯型通膨(stagflation)的威脅。究竟什麼情況是停滯型通膨?在面對能源價格上漲所帶來的通貨膨脹壓力時,為何各國央行所採取的貨幣政策產生不同調的情形?以下僅就上述問題提出粗淺的看法。
所謂停滯型通膨(stagflation)是指經濟成長遲緩或負成長時卻伴隨通貨膨脹的現象。在正常經濟狀況下,當景氣熱絡、經濟成長快速時,需求的增加會推升價格的上揚;反之,景氣衰退、經濟成長下滑時,需求的不振會使價格下降。因此,通貨膨脹與經濟成長之間,在一般情形下應存在正向關聯性。既然如此,為何會出現低迷成長伴隨高通貨膨脹的現象呢?其主要原因是整體供給面受到負面的衝擊,例如原物料及能源價格的大幅上揚、工資的快速上升、以及自然災害或戰爭…等。1970年代之世界經濟是停滯型通膨很好的例子。1973年﹣1974年以及1979年﹣1980年兩次能源價格的巨幅調漲造成各國通貨膨脹惡化、失業率攀升、實質成長率顯著滑落。
在面臨能源價格揚升所造成通貨膨脹問題時,各國央行所可能採取的貨幣政策大致有三種類型。第一種為融通政策(Accommodating Policy)即維持產出在自然產出水準,而容許通貨膨脹以較高幅度上揚。由於名目所得成長率是實質所得成長率與物價上漲率之和。維持實質產出成長,加上較高的通貨膨漲率代表名目所得的成長率將增加。第二種是中立政策(Neutral Policy),即央行維持名目所得成長不變,使實質產出成長的趨緩程度等於通貨膨脹的上揚幅度。在此情形,央行將適度犧牲經濟成長,使通貨膨脹增加幅度不要太大。第三種為平息政策(Extinguishing Policy),央行將維持通貨膨脹穩定為最優先考量,因此即使面臨能源價格上漲的壓力,央行將試圖把通貨膨脹上漲幅度維持在以往的水準。其代價是實質產出成長率將顯著下滑,且名目所得成長亦會降低。
目前油價快速攀升,各項經濟指標顯示經濟活動出現趨緩的現象,停滯型通膨的壓力的確逐漸在形成中。但值得注意的是油價的高漲部份是由於人為的炒作,且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正在增加產能提高石油的供給,而下半年景氣的趨緩自然會降低能源的需求。此外,現階段能源使用效率大幅提升,能源成本占生產成本的比例已較70年代顯著降低。因此世界經濟形成停滯型通膨的機率並不高,即使不幸形成停滯型通膨,其嚴重程度以及持續期間都將遠低於70年代。
美、英等國採逐步小幅調升利率的政策是希望以適度減緩需求的方式防範通貨膨脹的進一步惡化。韓國央行採調降利率的融通政策,很明顯的是將經濟成長的重要性大過通貨膨脹的穩定性。韓國或許可由採取融通貨幣政策而使實質產出成長趨緩的幅度縮小,但需付出更高通貨膨脹所帶來所得分配惡化與經濟不確定性上升等負面衝擊的代價。(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