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0 10:55:45弄墨
海南島之旅(十二)...海南博物館
1.海南省博物館,是海南省唯一的綜合類現代化博物館,位於海口市國興大道68號,省文化公園東部。
2.博物館於2008年11月15日開館。主要包括陳列展廳、文物庫房、技術用房、服務設施、辦公用房。
3.展廳面積約8000平方米;設有10個展廳,對海南的歷史、少數民族文化、海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南文物等進行了全方位的展示。
4.展出的文物有2萬多件,能讓參觀者穿越時空隧道,領略海南島的歷史奇觀、古代文明及海南島人的精神。
5.海南省博物館是省重點文化基礎設施。通過琳琅滿目的文物、形象逼真的佈景及多媒體手段的展示,觀眾可以全方位、多層次、身臨其境地瞭解和感受海南獨特的歷史傳承和文化氛圍。
6.海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海南省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
7.包括民間文學、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製品,還有定期舉行的傳統文化活動或集中展現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的場所,如歌圩、廟會、傳統節日慶典等。
8.白沙等黎族地區保留著較為古老的骨雕工藝。黎族骨簪製作有洗刷去油脂、截料、修整成型、磨制、鑽孔雕刻、裝飾著色等六道工藝。
9.按照黎族的風俗,制陶業以婦女為主,這門手藝只傳女不傳男。獨具特色的物物交換原始貿易方式:以物換物,即一般以陶器交換稻穀或魚幹。以該陶器容量平滿為度進行交易。
10.海南先民自各個時期移民而並未繁衍發展,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海島移民文化。
11.漢代開始,隨著中央封建統治不斷加強,或有將士揮師南下。開疆拓土;或有逐客萬里披荒,開啟文明;更有海南名士巍然崛起,彪炳古今,創造了瑰麗奇特的海南人文歷史。
12.海口的騎樓老街是上個世紀初海南人下南洋經商的產物,已有80多年歷史。
13.幾乎每一扇門的後面,都隱含著或多或少的南洋故事,凝聚著海南南洋商人的勞動和智慧。
14.19世紀40年代,海口第一棟騎樓在原四牌樓街落成。民國十三年(1924年),海口醞釀從瓊山縣分出,設立海口市政廳。
15.拆掉明代初年修建的海口所城,將5~6米寬的石板路擴建城能夠行駛汽車的街道,大興土木,擴大城市。
16.在此前後,南洋華僑于中山路、博愛路、新華路、得勝沙路等地興建中西合璧的騎樓建築八百多棟,沿街商鋪林立,成為民國時期海南島上最繁華的、最具南洋風情的建築街區。
17.海南是中國著名的僑鄉。上世紀初,海南島上海域來風勁吹,華僑在南洋取得的經濟成功直接反映在海口老城中西合璧的建築景觀。
18.海口騎樓外部立面簷口均為帶孔洞的女兒牆,俗稱“風洞牆”,造型主要是歐洲巴羅克式,多為橫向三段對稱式,組成一條條波浪般起伏的天際線;底樓為開敞的柱廊,以適應海南熱帶炎熱、多雨的氣候特點。
19.黃釉寶相花紋蓋豆、青花纏枝聯紋罐、青花鶴鹿同春花觚、豆青釉壽字紋雙耳盤口瓶。
20.館藏精品文物近百件,有渾厚凝重的銅器、 絢麗奪目的陶瓷器、筆墨精妙的書畫等。這些文物是海南歷史和文化的重要見證。
21.它們濃縮地再現了海南古代文明的發展軌跡,展示其同祖國大陸源遠 流長的密切聯繫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此馬為立馬俑,高73.1釐米,長81.3釐米。四腿直立于長方底板之上,通體施棕黑釉,呈自然毛釉斑點,馬前臉、鬃、尾、四蹄為白色。(唐三彩馬)。
45.
46.
上一篇:海南島之旅(十一)...萬綠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