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09 10:43:45弄墨
卯澳小漁村
這個寒假,規劃了5天的國內旅遊,
我跟女兒,去了東北角海岸和花東!
我們在頭城租摩托車,沿海岸線跑了三小時,
在福隆租腳踏車,來回騎了三小時,到三貂角燈塔,
也走了三小時的草嶺古道!
接著搭”東方美人號”的觀光列車,
在車上唱了兩小時免費的卡拉OK,
易遊網的小巴,就帶著我們展開行程,
去了赤科山,瑞穗牧場,富源蝴蝶森林公園,
馬太鞍濕地,林田山,知卡宣森林公園,松園!
在花東縱谷間奔馳,
看著兩側變化萬千的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
真覺得如入仙境般的不虛此行!
我跟女兒,去了東北角海岸和花東!
我們在頭城租摩托車,沿海岸線跑了三小時,
在福隆租腳踏車,來回騎了三小時,到三貂角燈塔,
也走了三小時的草嶺古道!
接著搭”東方美人號”的觀光列車,
在車上唱了兩小時免費的卡拉OK,
易遊網的小巴,就帶著我們展開行程,
去了赤科山,瑞穗牧場,富源蝴蝶森林公園,
馬太鞍濕地,林田山,知卡宣森林公園,松園!
在花東縱谷間奔馳,
看著兩側變化萬千的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
真覺得如入仙境般的不虛此行!
卯澳灣由於海岸地形變化多,灣澳自然天成、視野景觀優美為風景特定區內唯一保持完整的漁村風光。
卯澳漁村聚落沿著卯澳灣底散怖呈上朔狀。
建築群主要集中於靠海側,漁村聚落區內有坑內溪、
屠宰坑溪及巷內溪三水系經過,將卯澳地區由東而西明顯地切為四個區域。
卯澳漁村聚落沿著卯澳灣底散怖呈上朔狀。
建築群主要集中於靠海側,漁村聚落區內有坑內溪、
屠宰坑溪及巷內溪三水系經過,將卯澳地區由東而西明顯地切為四個區域。
據說這也是卯澳地名的由來,因為由山上俯瞰而下,
這個地形就像個「卯」字,又是個海灣,所以就叫做卯澳,
「澳」即是海灣的意思。「卯」也另有別意,閩南語意為「賺到了」,
意旨;所有漁獲為卯澳灣漁民所得之吉祥語。有意思吧!
這個地形就像個「卯」字,又是個海灣,所以就叫做卯澳,
「澳」即是海灣的意思。「卯」也另有別意,閩南語意為「賺到了」,
意旨;所有漁獲為卯澳灣漁民所得之吉祥語。有意思吧!
後期由於石頭屋維修不易、厚牆所占的面積大,
再加上傳統的廚浴設備又不如現代化來得便利,
居民於是紛紛將石頭屋改建為鋼筋水泥樓房,
今天卯澳村內的石頭屋僅剩下三十多幢,
真正居住其內的更是寥寥無幾。
還好,三年多前,卯澳的石頭屋又有復活的生氣,
今天的卯澳正張開臂膀歡迎外地人來作客。
再加上傳統的廚浴設備又不如現代化來得便利,
居民於是紛紛將石頭屋改建為鋼筋水泥樓房,
今天卯澳村內的石頭屋僅剩下三十多幢,
真正居住其內的更是寥寥無幾。
還好,三年多前,卯澳的石頭屋又有復活的生氣,
今天的卯澳正張開臂膀歡迎外地人來作客。
開車從卯澳的主要入口順著些斜坡進入村落之中,
趨前迎接的就是開闊的大海,順著「卯澳小站」的指標向前,
你來到村裡待客的石頭屋,裡面的阿美姨正在準備茶水,
黝黑的膚色襯上潔白的牙齒,笑容掛在她的嘴上:
「歡迎光臨!」這間復刻版的「卯澳小站」,
是由原本頹圮的石頭屋改建而成,也是卯澳社區發展協會的成果之一。
趨前迎接的就是開闊的大海,順著「卯澳小站」的指標向前,
你來到村裡待客的石頭屋,裡面的阿美姨正在準備茶水,
黝黑的膚色襯上潔白的牙齒,笑容掛在她的嘴上:
「歡迎光臨!」這間復刻版的「卯澳小站」,
是由原本頹圮的石頭屋改建而成,也是卯澳社區發展協會的成果之一。
除了石頭屋,村內的三條小溪也煥然一新。
過去大颱風一來,三條小溪就會開始作大水,
現在經過河川整治與生態復育,榕樹溪成為親子休憩的親水區;
生態農場中,種的是有機蔬菜,養分來自以廚餘所轉化而成的堆肥,
這兒的作物既可以出售也供自村居民享用。
一旁的洛神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變成商品,為社區帶來收入;
「卯澳小站」則提供遊客一個用餐、喝咖啡及住宿的空間,
平時閒來無事,這兒也是居民們話家常的好地方。
過去大颱風一來,三條小溪就會開始作大水,
現在經過河川整治與生態復育,榕樹溪成為親子休憩的親水區;
生態農場中,種的是有機蔬菜,養分來自以廚餘所轉化而成的堆肥,
這兒的作物既可以出售也供自村居民享用。
一旁的洛神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變成商品,為社區帶來收入;
「卯澳小站」則提供遊客一個用餐、喝咖啡及住宿的空間,
平時閒來無事,這兒也是居民們話家常的好地方。
由濱海公路轉進卯澳漁村,就像由車馬喧囂的通衢走進了通幽曲徑,
盤根交錯的百年老榕、小溪中悠遊自在的鴨子、就地取材的石頭屋,
使得漁村在細碎的浪濤聲中,格外顯得沈靜,這裡沒有名山勝景,
但是卻質樸的教人塵憂盡除。
盤根交錯的百年老榕、小溪中悠遊自在的鴨子、就地取材的石頭屋,
使得漁村在細碎的浪濤聲中,格外顯得沈靜,這裡沒有名山勝景,
但是卻質樸的教人塵憂盡除。
卯澳灣是全臺少數海洋生物資源豐富而且多樣的海域,
適合九孔、龍蝦、石花菜及各類海洋生物的生長,
居住在這一帶的漁民依然保留傳統的漁撈作業方式,
沿線走來,有如走進東北角海岸的漁家風情畫。
適合九孔、龍蝦、石花菜及各類海洋生物的生長,
居住在這一帶的漁民依然保留傳統的漁撈作業方式,
沿線走來,有如走進東北角海岸的漁家風情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