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10 20:19:48婉麟
考試沒教的事》第二課:生活能力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 2008/08/28
別問媽襪在哪 「做自己主人」
小餐館裡,小學三年級的男孩完全不動筷子, 只盯著牆上電視看卡通;好不容易進廣告了, 一旁穿著套裝的上班族媽媽趕快拿起湯匙送到男孩嘴邊:「寶貝, 再吃一口,現在上廣告了。」
母子餵食圖 令人開眼界
一旁用餐的上班族李文敏看見這段「母子餵食圖」,不禁傻眼, 霎時覺得前幾天同事高調誇獎自己小孩「才小六耶, 就學會自己燒開水了」那種喜孜孜的表情,也就不算太誇張了。
許多描述現代小孩「生活失能」的故事,在親友間、報章、 網路部落格都可以輕易發現。有母親抱怨,如果沒有把柳丁搾成汁, 孩子絕不會動手拿切片的柳丁吃,「因為他不會」。
也有人記起,國中畢業旅行時,班上一位同學不會自己洗頭, 因為他從小到國中,都是到美容院洗頭的。
有位讀者投書聯合報說,媽媽都 很喜歡買壽司,因為餵起孩子來方便,尤其是孩子月考時, 她可以邊餵,孩子還一邊溫書;外出吃麥當勞薯條, 手摸到的地方都有細菌不准孩子吃,結果餐盤上都是薯條尾巴。
少子化浪潮 個個都是寶
對孩子呵護備至,捨不得孩子動手,於是教養出許多尊貴的小王子、 小公主,這是「少子化」浪潮之下衍生出的副作用,孩子生得少, 每個都是寶。
教授洪蘭說,她到某所小學演講, 看到一個小孩子到音樂教室上完課,不會自己穿鞋子, 就坐在那裡放聲大哭。他的老師說,他一直就是這樣, 因為家裡有菲傭幫他;到了小三,竟然不會自己穿鞋。
洪蘭大為驚嘆。她說, 據報導說某位王子連牙膏都是侍從幫忙擠在牙刷上的,她的學生說: 「哇,真好命。」洪蘭說:「不是,那是廢物! 你一個人沒有辦法存活,時時要有個人幫你打理,依賴別人, 不是很可悲嗎?」
「只要念好書 其他別管」
「只要把書念好,其他的都不用管。」是不少台灣父母的心態, 能為孩子代勞的,不少父母都體貼設想,只求能「代子弟服其勞」。
台南縣歸仁鄉紅瓦厝國小校長謝水乾描述,開學後的上下學時間, 無論小學、國中或高中,學校附近就擠滿接送孩子的車輛, 有的家長甚至還幫孩子背書包進教室;甚至, 中午到教室餵孩子吃午飯。
學灑掃庭除 學解決問題
「這些照顧,是愛,還是剝奪?」謝水乾指出, 現代許多父母太低估孩子的能力,什麼都捨不得孩子動手,結果是「 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無微不至的照顧剝奪了孩子學習、 成長的機會。
一位國小老師說,整理教室、打掃校園是學校裡生活教育的一環, 但有家長對她說:「別讓我小孩掃落葉、倒垃圾,天氣這麼熱, 他會中暑。」
謝水乾說,灑掃庭除都是教育,做家事其實是「問題解決」的過程, 必須思考步驟、輕重緩急、應對進退;「 如果孩子連自己的生活都無法打理,未來要如何完成職場上的任務? 」這是父母無法代勞的。
洗碗又拖地 比電玩省時
「洗個碗,拖一下地,只要一、二十分鐘,不會比孩子打電動、 看電視更花時間。」謝水乾說,更何況「時間管理」 是該學習的重要觀念。
謝水乾引用美國學者的研究,追蹤一組青少年至成人期發現, 童年時參與家務多的人, 成年後獲得高薪工作的可能性比不做家事的孩子多四倍, 失業可能性則少十五倍。
他這篇標題為「做家事的孩子長大工作機會高四倍」的文章, 成了網路上的轉寄熱門。「工作機會」 成了讓小孩做家事的有力動機。
建築師謝園說,廿年前她訓練兩個兒子煎煮炒炸、縫扣補丁, 樣樣都來,她不想孩子長大後成了「生活白癡」;她希望「 家裡沒有我,大小三個男的,一樣可以活得好好的。」 萬一像魯濱遜漂流到荒島,至少能生火、煮食,還能縫衣補褲。
碗盤放哪裡 家人都要知
家裡碗盤擺放、藥品、襪子收哪裡,全家都要知道, 抽屜外也貼了標示;在她家,不會有人高喊:「媽,我的手帕呢?」 這類問題。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人。 現在兒子的女朋友讚嘆不已。
灑掃庭除都是學問
例子:小學一年級的小康負責出門倒垃圾,他可以學到什麼?
●思考力:垃圾袋要怎麼綁,才會牢靠,不會沿路掉?
●分析、判斷:要選哪條路走到垃圾車?甲路線: 路上張家有條狗很兇猛;乙路線:路燈很暗;丙路線:比較遠, 但路燈比較亮。
●責任感:垃圾車還沒到,要放著就走,還是遵守「垃圾不落地」 定,等到車子來了再丟?
資料來源:紅瓦厝國小校長謝水乾
如何培養生活能力
●讓小孩自己來。穿衣、吃飯,生活事務儘量讓孩子自己決定、 自己動手,當小孩會說「我自己會」,就讓他試試。
●不同年齡,可以嘗試不同任務。比如小三可以學掃地、 小四可以洗碗、遛狗等等,讓孩子有「家」的參與感。 作家陳安儀的女兒小一就能自己烤麵包、泡牛奶,還為媽媽服務。
●別怕小孩做不好。老怕小孩掃地不乾淨、打破碗,他就很難學會。 一個碗不比「成長」更有價值。
●父母要放手。華人父母太習慣「呵護」,作家龍應台反省: 華人父母還會好意提醒成年孩子「不要上廁所」,是關心也是壓力。
上一篇:悲傷只是一個過程
下一篇:考試沒教的事》第三課:表達與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