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在一起
.
我們,都在一起--林煥彰訪談
●跨越的年代:詩的啟蒙
談起詩的啟蒙,大約要追溯到林煥彰於台肥公司任職的少年時期。台肥公司為彼時非常現代化的肥料工廠,尤注重員工福利,如提供國學社、戲劇社、西畫社等進修管道,以增進員工藝術修養。借由此一管道他開始接近文學,林煥彰謙稱:「說實在的,聽這些詩人講課便是一種啟蒙。」
及至林煥彰於當兵時,上中華文藝函授學校覃子豪所開設的課程,課上讀的是詩人覃子豪自己編纂的講義,其中收錄楊喚《楊喚詩集》、覃子豪《海洋詩抄》等等佳篇,在某個程度上,無形中奠定他對詩的閱讀基礎。
至於更正式的啟蒙,大約要到中國文藝協會主辦的文藝創作研究班,受教於鄭愁予、瘂弦等人門下。文藝創作研究班半年下來,經鄭愁予、瘂弦兩人對詩的講解與習作批改,林煥彰除在創作上有所精進,還得以認識當時剛被引介到台灣來的西方思潮與文學理論。
五零年代的詩壇上,多數均為大陸隨國民政府遷台的詩人,如紀弦、覃子豪,另一部分,日治時期也有殘留少數年紀較長、受日本教育的老詩人,他們也以中文寫作,這跨越語言的一代包括詹冰、林亨泰等人。前者因接觸較多,故也對林煥彰影響較深,加上文藝創作研究班的影響,林煥彰對當時風行的《水之湄》、《夢土上》、《還魂草》均熟爛於胸,就這樣,林煥彰自詩的門外漢,跨越到詩的門內,成為詩的忠實擁護者。
這跨越的過程雖然漫長,但十分幸運地,林煥彰身旁都有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例如南港的台肥工廠中,另有李魁賢、林錫嘉等人,幾位時常互相切磋討論,後者並與林煥彰被紀弦稱之為「南港二林」。同時,林煥彰也和於軍中服務的沙牧及管管通信,前者為,除了親自同他討論文學,更介紹當時於武昌街明星咖啡廳外擺舊書報攤子的周夢蝶給他,對林煥彰可說是亦師亦友。
大約就在這個時候,林煥彰開始嘗試投稿,彼時現代派詩社、創世紀詩社和藍星三家詩社平分天下,葡萄園則為較晚近才創立,主張反現代派晦澀詩風、著重詩的明朗度的詩社。考量到與自己風格走向的遠近,林煥彰選了葡萄園詩刊作為去稿對象,所投的第一首詩《雲》,便為葡萄園詩社主編藍雲錄用。
此後,每一期葡萄園詩刊上幾乎都看得見林煥彰的詩作,用的筆名是「牧雲」。此名即各取鼓勵他寫詩的藍雲與好友沙牧筆名中一字而來,另一方面,牧天上的雲這樣的意象,也自況了他寫詩不為功利的出發點。
直到出版了第一本詩集《牧雲初集》後,筆名「牧雲」才漸漸少用,轉而跨向另一個更勇於面對自我、面對寫作的階段。
●風風火火幾十年:詩社歲月
雖然藍雲大方給予林煥彰發表的管道,但他並未加入葡萄園詩社。一開始,他應李魁賢之邀加入笠詩社,後因理念與笠詩社不盡相同,林煥彰便脫離笠詩社,另與蘇善繼、辛牧、蕭蕭等人成立「龍族詩社」。
這一批人所成立的「龍族詩社」主張反西化、富民族性與現實性、重視批判精神,所用的詩語言口語化程度普遍較高,以「我們自己敲我們的鑼,我們自己打我們的鼓」做為號召,很快地推展開來。在作品以外,龍族詩社更結合海外朋友如唐文標等人所寫的理論之助,批評創世紀打的「橫的移植」的旗幟,與創世紀分庭抗禮。
及至六零年代初期「龍族詩社」解散,隨兒童詩在台灣的萌芽,林煥彰與舒蘭、薛林兩位詩人轉而發起「布榖鳥詩學社」。
在此之前,中壢林宗榮「月光光」、南部「風箏」也都是專為兒童詩而辦的刊物,成員多為國中小教師。但林煥彰抱持更大的理想,他渴望在創作以外,於兒童詩的理論與教學方面也能有所貢獻,故以詩人為主國中小教師為輔,設立布榖鳥語言中心、多方舉辦研習營與少年詩獎等,極盛時期,同仁多達三百多位,惜因經營不善,終於難以長久維持。
雖然如此,在那個仍未將兒童文學正式納入教育體系的年代,布榖鳥詩學社及其發行的季刊其實已達成了階段性的推廣作用,台東師範學院語教系研究生以布榖鳥兒童詩學社作為材料寫論文,便是最有力的證據。
比起那個風風火火地鼓吹自己的理念,與他者相抗的年少時期,晚近的林煥彰顯然轉趨敦厚沉潛,已不再是那個逞青春之勇,大聲疾呼著現實的少年了。但這並非意味他對詩的消極,相反的,近幾年他接下行動讀詩會──這個每月例行活動一開始由某位讀者提起,後又有黃春華、范家駿等人鼎力支持,遂進行了下來──帶領十多位愛詩人讀詩、分享詩,努力不輟,現在算來已經邁進第四個年頭了。
「林家詩社」則為另一個偶然間的產物,成員雖只限台灣地區,卻包含林宗源、林群盛、林德俊等三十多人,林煥彰解釋:「這個詩社最大的意義,在於我們大家都寫詩,而且能尊重彼此的發展,接納多元的表現與成就。」編「林家詩叢」的同時,他也樂觀地認為將來未嘗不可能出現「林家詩學」。
●玩文字玩寫詩
早在覃子豪介紹《楊喚詩集》給林煥彰時,他對楊喚的詩作便相當喜歡,其後於文藝創作研究班裡,應鄭愁予老師給的練習題目作詩,他便大量採取了童話風格的寫作,雖然彼時的他對兒童文學這個區塊仍一無所知。
台灣兒童詩的發展最早源於楊喚,他在中央日報上發表了許多兒童詩,但並未真正落實到國中小校園中,兼且楊喚早夭與後繼無人之故,兒童詩遂未成氣候。直到民國六十六年左右,屏東黃基博、台北蘇振民兩人南北互相呼應,提倡大人為兒童寫詩,此兩人自己也藉教職之便指導兒童寫詩。
然而,當時台灣兒童文學的作者多為國小教師,無論寫哪一種文類,作品內容常有強烈的教化用意,甚至成為最主要的意義與用途。林煥彰以為為兒童寫詩立意雖好,但除了使兒童能夠理解,也應當兼顧詩的美學和藝術價值,便以寫詩十年的歷練和品味,投身兒童文學的寫作行列,並邀請舒蘭、薛林兩位詩人,組成一個以詩人身分為主、對兒童詩有美學堅持的「布榖鳥詩學社」。
持續寫作兒童詩至今,林煥彰仍以寫出不同於他人、甚至不同於以前的自己的兒童詩自許。近年他越發傾向以「遊戲」的角度切入詩,提倡「玩文字玩寫詩」,近幾年他在詩中加入了很強的遊戲性,此一沒有目的、著重過程而非結果的興之所至,正是「玩」的最佳詮釋。他對林德俊先生發起的「玩詩合作社」亦相當認同,因為玩,便得以更勇於嘗試、敢於顛覆,重新釐清所謂詩的要素或定義。而林煥彰甚至認為可望借由邊玩邊寫的方式,玩出另一種詩的產業。
在玩文字玩寫詩以外,林煥彰亦將其想像與創意放縱於繪畫,畫出極富個人風格的撕貼畫、陶瓷畫等。也許就一個作家而言,浪費心力在繪畫上是太不必要了,但林煥彰以為語言有其極限,卡在寫作瓶頸的當頭轉而繪畫以紓解心情,繪畫其實也發揮其「無為之為」之功效,助人度過寫作的困境。至於畫得好不好,則是另一回事了,他自己就坦承:「我的畫比較不按規矩來,但把詩的想像帶入繪畫中,未嘗不是另一種可以發展的嘗試,對嗎?」
●我們,都在一起
幾年前,林煥彰應詩人蕭蕭之請,回去翻找自己年少時未發表的一批作品,那是一批寫於他十九歲時的少作,寫詩至今,赫然已過了半個世紀。
回顧這寫詩的歷程,林煥彰感嘆而歡喜地說:「對寫詩,那真是無怨無悔。」除了是興趣所在,詩也提供他最實質的食糧,例如二月中旬過後,林煥彰將動身前赴香港,擔任香港大學駐校作家,他將在香港大學開課演講、舉辦詩展與畫展,而這都源於寫詩為他帶來廣大讀者所致。但縱使發表管道與其他附加利益十分誘人,林煥彰仍然認為發表固然重要,寫詩比起發表卻更為重要。
許是感念鄭愁予、藍雲等人給過的提攜與鼓勵,一直以來,林煥彰致力於提攜文壇後進、加強校園人文素養的提升。他尤其提倡六行內的小詩寫作,在泰國、馬來西亞等地均成立「小詩磨坊」,結合當地發行的《世界日報》,推動小詩的寫作風氣,除小詩以外,因前往香港擔任駐校作家之故,林煥彰之後也會開始一系列有關香港的寫作。
寫詩的路上,無論高潮或低潮,林煥彰總不乏師長、詩友或詩社成員相互陪伴打氣,途中或許有些人停筆、有些人離開,但總有新血加入,總有一小群和他一樣的愛詩人持續地讀、持續地寫。對他而言,寫詩之路大概不如一般人所想的孤單,<烏雲.白雲>這首詩中,最末一段他這樣寫:「要旅行,要漂泊,要流淚/我們,都在一起」很可能,詩與林煥彰之間的關係亦不外如此。
我們,都在一起。
轉載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ebola/3/1310364885/20080922203815/#1062273
以上謝謝台長詠墨同意轉載。
.
上一篇:愛心和智慧的經典表現
下一篇:鼎舉童詩的宮殿/冰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