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25 18:31:09江西人
蟲蟲危機
一定得聽聽農民的心聲,雖然他們總會想盡辦法與大自然搏鬥,但是如果政策是錯的,農民盲目遵從,政府惰於管理,於是乎問題在不可收拾時,專家站出來講話了,但是這時已經有多少農民快餓死在政策下了!
沒錯!不管是否是有機農業或傳統農業,輪作是必要的,職業是農民的確辛苦,於是天才政府鼓勵休耕,還發補助,當然是可以解決小部分的問題,但若沒有配套措施的話,那些辛勤的農民真的是欲哭無淚!
沒錯!不管是否是有機農業或傳統農業,輪作是必要的,職業是農民的確辛苦,於是天才政府鼓勵休耕,還發補助,當然是可以解決小部分的問題,但若沒有配套措施的話,那些辛勤的農民真的是欲哭無淚!
今年元旦我在佳里拜訪一家有機農場,看到整片種白花椰的田被蟲啃的慘不忍睹,問起農民怎不做防治,他無奈的表示,怎可能沒做,四面都是休耕重田青的田,蟲一年比一年多,一年比一年兇,傳統農業噴劇毒都無效了,何況是有機農業,只有那蟲吃剩的才輪得到人吃。我問他為何不聯合幾個有耕作的農戶一起去農會陳情,他表示怎會沒說,農會哪有誰會幫他們去更高層的表達,已經三批了,都只有耕耘沒有收穫,今年冬天它們一樣慘,還更慘!
一般的消費者很難想像你拿在手上美麗的蔬果,後面隱藏了多少辛酸故事,我真的希望台灣人多吃台灣農產品,其實台灣的農業技術是傲視全世界的!
自然台灣農民也該自愛,如果土地健康蟲害病害自然會減少!
我很佩服鄭允博士,很多人都知道他敢言的個性,所提意見如果相關單位能予以解決,那果是台灣農民之福!
自然台灣農民也該自愛,如果土地健康蟲害病害自然會減少!
我很佩服鄭允博士,很多人都知道他敢言的個性,所提意見如果相關單位能予以解決,那果是台灣農民之福!
以下引用中時12/25報導
如果放任不管,明年十月又會是一場浩劫!」農業試驗所農藥研究室負責人鄭允看著一年來下鄉收集的資料,經過分析研判、再三核對數據,皺著眉頭提出一連串警訊。
去年雲林地區農民發現蟲害蔓延,不僅農田蟲滿為患,還紛紛爬上了田間的馬路,在媒體報導後更引發關注,農民叫苦連天。
農藥用再多 蟲也殺不完
堆放在台中農試所研究室的一大堆照片和數據,詳實記錄了一整年來雲嘉南地區遭受蟲害的嚴重情況。眼前的這些數據述說著農民的痛,也是農業研究人員最不想看到的狀況,農委會正設法要打贏這場仗。農試所應用動物組農藥研究室的研究團隊,在去年蟲災蔓延第一時間,就派員到現場初步探勘採集,卻發現事態不妙,趕緊聯繫負責防治病蟲害的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農委會隨即緊急拉警報,啟動搶救蟲蟲危機大作戰,今年更擴大雲嘉南地區調查,建立蟲害監控網,密切注意這波來勢洶洶的蟲災。
根據農試所研究人員調查,雲嘉南地區正遭受常見的「斜紋夜盜」(屬夜蛾科)蟲災。經過一年的密集調查,斜紋夜盜蟲在種植綠肥作物田菁的休耕田密度明顯高於一般農田,平均密度約每公頃四十萬條(一般農田的十倍),高密度發生時可達一百萬條到二百萬條(一般農田的二十五倍到五十倍)。
研究團隊更發現,一對雄雌蛾的繁殖量可以高達五百倍。以雲嘉南地區在民國九十四年的九萬多公頃休耕農田推估,約三分之一的休耕田屬於高密度蟲害,換言之,有三萬多公頃休耕田平均密度高達一百萬條蟲以上,每公頃都可以繁殖五億條蟲的後代,至少有一兆五千億條斜紋夜盜蟲可化蛹作害。研究團隊成員黃毓斌憂心表示,如果毫無防治,一兆五千億條斜紋夜盜蟲到處跑,農藥用再多也殺不完。
每年七、八月 蟲災出現
鄭允也說,研究顯示,每年七、八月就開始出現蟲災,尤其到十月更是到達高峰,「如政府毫不採取動作,這樣的悲劇恐怕還會不斷上演。」
拿出一張張花生田被吃得精光的照片,鄭允研究團隊笑稱:「這就是CSI命案現場!」言語中聽得出無奈與同情。研究人員交相討論斜紋夜盜肆虐的恐怖景象,「就連一片葉子都不剩,整株花生只剩光溜溜的一根莖!」
鄭允分析,一般田菁田,每公頃大概只能提供給四十萬條斜紋夜盜蟲食用,只要超過這個密度,就一定會溢出跑到鄰田去。他質疑,雲嘉南地區的三分之一高密度蟲害休耕農田,會帶給鄰田農民多大的痛苦?研究人員更發現,農民為了和斜紋夜盜蛾作戰,大量噴灑農藥,不僅增加農作成本,也造成環境負擔。
鄭允說,政府一邊鼓勵人民休耕「養蟲」,另一邊就有農民需要拚命「殺蟲」,蟲永遠也殺不完,這種政策也太荒謬了,「這早已不是研究病蟲害的人可以解決的難題。」
荒謬 一邊養蟲一邊殺蟲
農委會已發現事態嚴重,農糧署決從明年起,將加強推動區域防治等計畫,並在雲林東勢、褒忠一帶建立防治示範區,找到防治的成功模式。
此外,農委會也將在雲嘉南大糧倉建立綿密的「蟲害監控網」,只要蟲蟲密度超過一定數量,就會拉起警報,要求農戶進行翻耕等防治工作。
農糧署署長黃有才向我們強調,由於田菁種子便宜,在貧瘠土地又容易生長,還是有作為綠肥作物的優點,農糧署不會全面禁止種植田菁;不過,會鼓勵種植太陽麻等其他替代方案,如果地區農戶仍要耕作田菁,也必須提出配套的病蟲害防治計畫。
農委會今年首度透過鄉鎮公所發出「限期改正書」,雖然「一個農民也沒有罰到」,但農委會已決定,明年更將加重罰則,沒有限期翻耕者將「連續取消兩期休耕補助金」,希望以重罰達到確實防蟲效果。
農委會抗蟲 明年祭重罰
儘管官方信誓旦旦,明年執行成效仍有待觀察。農民不斷上演搶救蟲蟲危機大作戰,這是人禍的延續,不是天災的捉弄。這場「人蟲大戰」,已注定將是一場搶救農業的戰爭。
如果放任不管,明年十月又會是一場浩劫!」農業試驗所農藥研究室負責人鄭允看著一年來下鄉收集的資料,經過分析研判、再三核對數據,皺著眉頭提出一連串警訊。
去年雲林地區農民發現蟲害蔓延,不僅農田蟲滿為患,還紛紛爬上了田間的馬路,在媒體報導後更引發關注,農民叫苦連天。
農藥用再多 蟲也殺不完
堆放在台中農試所研究室的一大堆照片和數據,詳實記錄了一整年來雲嘉南地區遭受蟲害的嚴重情況。眼前的這些數據述說著農民的痛,也是農業研究人員最不想看到的狀況,農委會正設法要打贏這場仗。農試所應用動物組農藥研究室的研究團隊,在去年蟲災蔓延第一時間,就派員到現場初步探勘採集,卻發現事態不妙,趕緊聯繫負責防治病蟲害的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農委會隨即緊急拉警報,啟動搶救蟲蟲危機大作戰,今年更擴大雲嘉南地區調查,建立蟲害監控網,密切注意這波來勢洶洶的蟲災。
根據農試所研究人員調查,雲嘉南地區正遭受常見的「斜紋夜盜」(屬夜蛾科)蟲災。經過一年的密集調查,斜紋夜盜蟲在種植綠肥作物田菁的休耕田密度明顯高於一般農田,平均密度約每公頃四十萬條(一般農田的十倍),高密度發生時可達一百萬條到二百萬條(一般農田的二十五倍到五十倍)。
研究團隊更發現,一對雄雌蛾的繁殖量可以高達五百倍。以雲嘉南地區在民國九十四年的九萬多公頃休耕農田推估,約三分之一的休耕田屬於高密度蟲害,換言之,有三萬多公頃休耕田平均密度高達一百萬條蟲以上,每公頃都可以繁殖五億條蟲的後代,至少有一兆五千億條斜紋夜盜蟲可化蛹作害。研究團隊成員黃毓斌憂心表示,如果毫無防治,一兆五千億條斜紋夜盜蟲到處跑,農藥用再多也殺不完。
每年七、八月 蟲災出現
鄭允也說,研究顯示,每年七、八月就開始出現蟲災,尤其到十月更是到達高峰,「如政府毫不採取動作,這樣的悲劇恐怕還會不斷上演。」
拿出一張張花生田被吃得精光的照片,鄭允研究團隊笑稱:「這就是CSI命案現場!」言語中聽得出無奈與同情。研究人員交相討論斜紋夜盜肆虐的恐怖景象,「就連一片葉子都不剩,整株花生只剩光溜溜的一根莖!」
鄭允分析,一般田菁田,每公頃大概只能提供給四十萬條斜紋夜盜蟲食用,只要超過這個密度,就一定會溢出跑到鄰田去。他質疑,雲嘉南地區的三分之一高密度蟲害休耕農田,會帶給鄰田農民多大的痛苦?研究人員更發現,農民為了和斜紋夜盜蛾作戰,大量噴灑農藥,不僅增加農作成本,也造成環境負擔。
鄭允說,政府一邊鼓勵人民休耕「養蟲」,另一邊就有農民需要拚命「殺蟲」,蟲永遠也殺不完,這種政策也太荒謬了,「這早已不是研究病蟲害的人可以解決的難題。」
荒謬 一邊養蟲一邊殺蟲
農委會已發現事態嚴重,農糧署決從明年起,將加強推動區域防治等計畫,並在雲林東勢、褒忠一帶建立防治示範區,找到防治的成功模式。
此外,農委會也將在雲嘉南大糧倉建立綿密的「蟲害監控網」,只要蟲蟲密度超過一定數量,就會拉起警報,要求農戶進行翻耕等防治工作。
農糧署署長黃有才向我們強調,由於田菁種子便宜,在貧瘠土地又容易生長,還是有作為綠肥作物的優點,農糧署不會全面禁止種植田菁;不過,會鼓勵種植太陽麻等其他替代方案,如果地區農戶仍要耕作田菁,也必須提出配套的病蟲害防治計畫。
農委會今年首度透過鄉鎮公所發出「限期改正書」,雖然「一個農民也沒有罰到」,但農委會已決定,明年更將加重罰則,沒有限期翻耕者將「連續取消兩期休耕補助金」,希望以重罰達到確實防蟲效果。
農委會抗蟲 明年祭重罰
儘管官方信誓旦旦,明年執行成效仍有待觀察。農民不斷上演搶救蟲蟲危機大作戰,這是人禍的延續,不是天災的捉弄。這場「人蟲大戰」,已注定將是一場搶救農業的戰爭。
下一篇:農藥殘留
我有一塊30坪的地用了10年種牧草混合廚餘長期堆肥
結果到現在連高麗菜都種不起來
我分析其中的原因有三
一.大地一片貧瘠只要一陣雨季辛苦的堆肥就會流失被吸收共用
所以光作局部的堆肥泥土永遠沒有圓滿的一天,無農藥有機耕 種遙遙無期
二.大自然生態嚴重失調.即使土壤夠肥沃栽培物夠健康
但蟲蟲量卻太多就好像蝗蟲過境依樣都啃一光
三.為量產都採密集耕種有機都難壓"
總之個人以為及實際經驗再台灣想做有機堆肥的真正有機農耕是不容易的.即使能成功想必也是耗盡心力得不償失
所以我就發明一種專利有機蔬果在頂樓種有機蔬果
避開蟲蟲的生態同時一公斤的廚餘就能圓滿一盆子的泥土
讓他長滿蚯蚓充滿生機有落葉歸根的消化能力
培養個半年就能輕易的種高麗菜
以後只要維持落葉歸根法則
泥土就會一年比一年強壯
蔬果也就更健壯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