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30 14:39:05怪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現在時間是11月30日下午兩點多,但我已無心工作了。明天因為要去當佩芸的伴嫁,所以今晚就要南下雲林,夜宿佩芸家。
那日與佩芸在msn上聊天,聊及婚禮籌備的事情,她說她那天開車時,把婚禮程序想了一遍,想到拜別父母時,就哭了!我們分享了一下想法,我突然好想我爸和我媽,結果我也哭了。(但是佩芸知道我哭了,披頭就罵說:妳哭啥?是妳要嫁喔?頓時讓我有點糗。)
傳統民間認為,女人是「油麻菜籽命」,一旦離開了生長的家庭,便只能自求多福,出嫁的女兒事事需以夫家為重,與娘家的聯繫是不被鼓勵的。
簡媜在《女兒紅》序裡,有這麼一段話:「『女兒紅』來歷指的是酒,就時民間習俗,即釀酒貯藏,待出嫁時再取出宴客……。這大紅喜宴上的一罈家釀,固然歡了賓客,但從晃漾的酒液中浮影而出的景象卻令人心驚:一個天生地養的女兒就這麼隨著鑼鼓隊伍走過曠野去領取她的未知;那罈酒飲盡了,表示她從此是無父無母、無兄無弟的孤獨者,那一片天,得靠自己去掙。……『女兒紅』這酒,頗有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況味,是送別壯士的。」
這自然是古代的場景了。我幻想著在那樣的大紅喜慶上,一個新娘鳯冠霞披、淚眼婆娑地出閣,走過曠野,進入遠方的一個陌生家庭,去服伺她那未曾謀面的丈夫與公婆,去領取她的未知。她與娘家的血脈是切斷了,然而未來呢?你得替她想,一個水靈靈、父母捧在手心長大的女兒,要去面對的,是怎麼樣的一片巨大的未知啊!
好吧!不要那麼宿命。已經是現代了,鳯冠霞披變成了白紗,婚禮也被甜蜜浪漫的氛圍取代了。可是,嫁出去的女兒「依然是」潑處去的水。從披上白紗的那一刻起,新娘角色從「女兒」轉化為「別人家媳婦」,從此她們被原生家庭當「客人」,初時也被夫家認為是「外人」,處境尷尬,幸運一點的婚後順利融入夫家、一家和和樂樂;至於一些婚姻生活不如原先想像的「媳婦」,也只能油生寄人籬下、客居異鄉的感慨了。
到底是哪個古代的智障說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種觀念的?此時此刻,我真想把這桶水潑在他頭上!因為這樣,古代多少女兒在婚姻裡受了委屈,寧可死在外面也不敢/不願向娘家求援。然而血脈情感、手足情義是可以切割的嗎?還真的可以!在龐大的世俗價值制約下,多少女兒與娘家的聯繫就這樣硬生生被切掉了,這其中有多少母親的疼、女兒的淚呀?
可恥的是,這套想法觀念一用幾千年,大家就一路盲從,沒有人發現其中不合理、不對勁的地方嗎?現代人又在跟人家潑什麼水?
不管就出嫁的婚姻家庭有多麼幸福,有慈愛父母、至親手足的原生家庭永遠是新娘「生命的原鄉」,這其中有血濃於水的親情、割不斷的臍帶,及某種難以言喻的鄉愁與依戀不捨的情感……,這都無法隨著那桶水潑出去。
剛好上禮拜在報上看到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與女書店針對「傳統習俗文化與性別」議題進行調查,發現女性最難以忍受的習俗,前幾名依序是:「女性不論已婚或未婚,名字都不會被寫入族譜」、「未婚女性往生只能住進姑娘廟」、「女兒結婚時,娘家要往外潑水」、「已婚的女兒大年初一不能回娘家」、「親人過世時只能由男生執幡、主祭」、「第一胎若生女兒,坐月子就不能吃麵線」(以免牽拖、再生女兒)、「生兒子是弄璋誌喜,生女兒則淪為弄瓦」、「結婚時要過火爐、踩瓦片、丟紙扇」(象徵去霉運、生兒子以及把壞習慣留在娘家)、「生男孩送油飯,生女兒送蛋糕」,以及「生理期不能持香拜拜」。
這些傳統陋習,也該改一改了吧!
那日與佩芸在msn上聊天,聊及婚禮籌備的事情,她說她那天開車時,把婚禮程序想了一遍,想到拜別父母時,就哭了!我們分享了一下想法,我突然好想我爸和我媽,結果我也哭了。(但是佩芸知道我哭了,披頭就罵說:妳哭啥?是妳要嫁喔?頓時讓我有點糗。)
傳統民間認為,女人是「油麻菜籽命」,一旦離開了生長的家庭,便只能自求多福,出嫁的女兒事事需以夫家為重,與娘家的聯繫是不被鼓勵的。
簡媜在《女兒紅》序裡,有這麼一段話:「『女兒紅』來歷指的是酒,就時民間習俗,即釀酒貯藏,待出嫁時再取出宴客……。這大紅喜宴上的一罈家釀,固然歡了賓客,但從晃漾的酒液中浮影而出的景象卻令人心驚:一個天生地養的女兒就這麼隨著鑼鼓隊伍走過曠野去領取她的未知;那罈酒飲盡了,表示她從此是無父無母、無兄無弟的孤獨者,那一片天,得靠自己去掙。……『女兒紅』這酒,頗有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況味,是送別壯士的。」
這自然是古代的場景了。我幻想著在那樣的大紅喜慶上,一個新娘鳯冠霞披、淚眼婆娑地出閣,走過曠野,進入遠方的一個陌生家庭,去服伺她那未曾謀面的丈夫與公婆,去領取她的未知。她與娘家的血脈是切斷了,然而未來呢?你得替她想,一個水靈靈、父母捧在手心長大的女兒,要去面對的,是怎麼樣的一片巨大的未知啊!
好吧!不要那麼宿命。已經是現代了,鳯冠霞披變成了白紗,婚禮也被甜蜜浪漫的氛圍取代了。可是,嫁出去的女兒「依然是」潑處去的水。從披上白紗的那一刻起,新娘角色從「女兒」轉化為「別人家媳婦」,從此她們被原生家庭當「客人」,初時也被夫家認為是「外人」,處境尷尬,幸運一點的婚後順利融入夫家、一家和和樂樂;至於一些婚姻生活不如原先想像的「媳婦」,也只能油生寄人籬下、客居異鄉的感慨了。
到底是哪個古代的智障說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種觀念的?此時此刻,我真想把這桶水潑在他頭上!因為這樣,古代多少女兒在婚姻裡受了委屈,寧可死在外面也不敢/不願向娘家求援。然而血脈情感、手足情義是可以切割的嗎?還真的可以!在龐大的世俗價值制約下,多少女兒與娘家的聯繫就這樣硬生生被切掉了,這其中有多少母親的疼、女兒的淚呀?
可恥的是,這套想法觀念一用幾千年,大家就一路盲從,沒有人發現其中不合理、不對勁的地方嗎?現代人又在跟人家潑什麼水?
不管就出嫁的婚姻家庭有多麼幸福,有慈愛父母、至親手足的原生家庭永遠是新娘「生命的原鄉」,這其中有血濃於水的親情、割不斷的臍帶,及某種難以言喻的鄉愁與依戀不捨的情感……,這都無法隨著那桶水潑出去。
剛好上禮拜在報上看到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與女書店針對「傳統習俗文化與性別」議題進行調查,發現女性最難以忍受的習俗,前幾名依序是:「女性不論已婚或未婚,名字都不會被寫入族譜」、「未婚女性往生只能住進姑娘廟」、「女兒結婚時,娘家要往外潑水」、「已婚的女兒大年初一不能回娘家」、「親人過世時只能由男生執幡、主祭」、「第一胎若生女兒,坐月子就不能吃麵線」(以免牽拖、再生女兒)、「生兒子是弄璋誌喜,生女兒則淪為弄瓦」、「結婚時要過火爐、踩瓦片、丟紙扇」(象徵去霉運、生兒子以及把壞習慣留在娘家)、「生男孩送油飯,生女兒送蛋糕」,以及「生理期不能持香拜拜」。
這些傳統陋習,也該改一改了吧!
下面這些議題剛好我也有看到喔 ^^
難怪覺得很熟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