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6-12 03:40:26likavia

佬佬說

佬佬說:這是我的期末報告


現代藝術 : 期末報告
Gustav Klimt – 從維也納分離畫派到Klimt的情色哲學

從維也納分離派(Wiener Secession)談起
一個藝術家的人格特色及畫風的形塑常與大時代的背景與變遷有著緊密的關聯。我想從Klimt所處的時代來看Klimt的畫,隨著時代改變的脈絡,試圖從中了解,為何Klimt早期的作品普遍的得到社會的肯定及認可,其中與自由主義及自由派後來遇到的中產階級危機又有什麼關聯性。從社會背景看Klimt;再從Klimt身上反觀維也納政治與經濟的巨大改變。

Klimt的維也納 - 當時的維也納是處在普遍衣食無憂、富裕的年代,除了藝術以外,其他的例如音樂、文學、科學等文化也繁榮興盛。Klimt在創作上有當時的中產階級支持,而在整個社會風氣上,新的文化正大放異彩並鼓勵新的創作產生,在地利人和的情況下,Klimt可以說是在一個很「無憂」的狀態下從事他的創作。

一種對政治不滿的反撲 – 19世紀的奧地利為何依然維持農業國家的型態?這與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工業化發展速度變緩有一定的因果關係。1900年維也納的文化與藝術如雨後春筍般的發展,多半可歸功於奧地利自由派的中產階級在爭取政治參與權所面對的危機(危機就是轉機?)。當時的社會結構由當政王朝、貴族及中產階級組成,形成了這三大勢力共享權力的局面。而中產階級勢力想要達到政治參與的企圖被其他兩大勢力圍堵而失敗時,他們希望借助各種文化上的『反叛』加以彌補在政治上的挫敗,並吸引社會大眾的目光,所以將注意力及活動重點轉移到科學、文化及藝術的發展上。而這種對於『傳統的』藝術及倫理的反抗逐漸形成一股勢力,一種奠基於『反叛精神』的勢力。

從藝術家之屋(Kunstlerhaus)到分離畫派 - 這種反叛精神鼓勵了一些年輕的藝術家,當然也包括了Klimt。後來新一代藝術家紛紛脫離了藝術家之屋並與之決裂。Klimt自1893年起就是藝術家之屋的一員,一直到後來1897年被推派為分離派第一任會長,開始領導分離畫派反對老一輩的古典傳統學派(保守派)。Klimt早期依循了19世紀中產階級的精神與審美觀構圖,並廣為大眾所接受,而到了中晚期Klimt似乎已經對他的時代與當時的「落伍的」文化道德觀抱持批判的態度。這中間Klimt對藝術態度的改變到底是受了什麼影響?這是否代表一種新的思潮的興起?或是與其他思潮互受影響的結果,如佛洛依德的心理學。除此之外,現代藝術的觀念引進維也納也對其有重大的影響,外國的現代藝術後來經由分離派的展覽才引進維也納,為維也納的藝術界開創了新的視野。而Klimt的畫中也沿襲了一些維也納藝術極度商業化的裝飾功能,例如Klimt畫中的一些飾帶或馬賽克圖案所帶出的裝飾性(雖說這種幾何形馬賽克圖案有其抽象象徵),但是很明顯的Klimt把維也納藝術的裝飾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Klimt與分離派基於「反叛的精神」,而在藝術上追求自由的表現,正在於他們想要在政治力量外,試圖以藝術的力量影響當下的社會。

Klimt的情色哲學

KLIMT V.S WOMEN V.S SEX - Klimt中晚期的作品多以女性為主題,他筆下的女性充滿了情慾的生命力。在當下普遍存在的維多利亞式道德價值觀下,他這樣的做法簡直就是傷風敗俗。當時社會的對女性的價值觀多為「女性負面本質」的象徵,除了歷史與神話中出現的裸女是純潔的、有光環的、無慾的、慈愛的、神聖的、溫暖的,其他的裸女畫似乎都要背著是猥褻的、骯髒的負面價值觀重擔。Klimt對於其所處時代的偽善道德充斥還以激烈的態度抨擊。

「學系繪畫」與Klimt的世界觀 - 他在「學系繪畫」中所做的三幅畫作「哲學」、「醫學」和「法學」,都以女性作為構圖的主題。「學系繪畫」的共同主題「光明戰勝黑暗」,是為了要推崇理性的科學而設的。Klimt在處理這三幅畫的時候卻沒有強調理性科學的世界觀。反而以充滿女體的構圖為主題,用一種很戲劇化的方式呈現。Klimt的世界觀源頭是女性,女性似乎是他表達自己理念的平台,以女性作為一個原型,成為他傳達訊息的媒介是有其原因的。再以「赤裸裸的真理」為例,Klimt習慣把歷史性人物般的畫法帶入畫中,而女性的裸體不但傳遞了象徵意含,畫中被人感覺到的情色與肉慾是一種「基本的」、「原始的」力量。畫中的情色成分有一種借自歷史的純潔性與原始的本然性,Klimt試圖將情色與歷史性互相散發的氣氛結合。他所要表達的是一種自然的態度,情感、情慾的表達應該是理所當然再自然也不過,欲拋開舊社會價值的窠臼,情色不應該帶有負面本質的價值觀。

Klimt對於情色的Man’s View - 在討論Klimt對於情色的價值觀時,不免想到Klimt是以一個男性觀察者的角度在觀察女性。畫中「女性形象」的形塑是透過男性藝術家或是男性觀者的目光形成。Klimt「情色大師」的稱號,主要是來自於他對情色題材的素描。這些上千張的素描,在Klimt生前只有少數對外公佈。這些素描可以說是Klimt私人的物品,所以去除了一種社會藝術的觀點(為了改變社會現況的藝術),他幾乎將所有素描的重心放在對女性的描塑上,有肖像、有裸女,以及他對模特兒的情色描塑。Klimt多種手法,表達女性慵懶、惺忪等各種情慾感受的身心狀態。在Klimt的畫中,情色與性似乎被描述成女人唯一可以實現自主權的領域。在素描中,Klimt表達了女人因為「性」的緣故,而失去了個人特質,女性幾乎被矮化到只剩下「性」的部分。

雖然,Klimt 在藝術中用前所未有的方式來表達女人有矮化女人只剩於「性」之嫌,但是卻表現了以往從未被提及及重視的情慾部分。對Klimt來說,女體是所有形式的原型,一切題材的根源,或許對他而言,「女性特徵」的情慾是重要的,而更進一步的形塑了他的世界觀。他對女性的感覺,並無所謂當下社會價值觀中的道德評價,性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更是再自然也不過的,Klimt用這樣的面向表現女人,對他來說可能只是一種表達的工具、媒介或創作的材料而已。女體的表現只是自己理念的平台,雖有其用途,但是卻也是前人未做過的。在那個所謂理性的年代,女性不該背著負面本質的重擔。

Klimt作品中的「女人形式的世界」是一種對上一代歷史窠臼文化落後的藝術型態批判與反叛,他用這樣的方式來回應對於社會以及自己的危機。從中Klimt也提供了一種女性文化烏扥邦式,自主原始、回歸最初的世界,而從一個男性視角的觀點而言,在這樣的烏扥邦裡,他不用去直接的正視他所處社會對女性的本質的抹黑還有傷害,Klimt在他的畫裡,逃離了那些威脅他的社會真實。

我對Klimt 的感覺
第一次認識Klimt的畫,是因為他那張非常有名的The Kiss,驚鴻一瞥在完全不知道畫者是誰的情況下,只想再多了解一些。Klimt對於女人的描繪竟然是如此的細膩。給我最多感覺的是在人物表情的處理上,有關於「情慾」描繪的感動,不管是充滿母性的、充滿慾望的、充滿感情的、邪惡的、挑逗的。他在對「人性」及「慾望」課題的表現,讓我覺得自然、不做作,而乃至到後來覺得他誠實,沒有避諱的、很直接的去處理有關情慾的課題,而這些感覺原始自然的情色歡愉到後來匯集成一種純潔的原始狀態。畫者與觀者可能在概念上想表達不同的東西,對於畫的體驗,從同一幅畫得到的感覺應該是因人而異的,而我看到的是那種發源自最初的力量,原始而自然。視覺的交互性,似乎比談話來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