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11 20:45:38健康北鼻
鼻竇炎--台東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科 黃志銘主任
鼻竇炎--台東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科 黃志銘主任
陳小弟弟就讀國小三年級,每天鼻涕不斷,終日鼻塞,早上會頭疼,他的學習效果當然不好。陳媽媽帶著他,這邊補補習那邊上上課,每天忙得昏頭轉向;陳小弟弟當然也是醫院的常客,診所醫院跑了無數家,總是症狀解決了部分就算了,因為醫生也是告知陳媽媽:「這是慢性鼻竇炎很難醫治,要很久才會好」,在求醫過程中,愈醫愈沒信心,想想這孩子真是可憐,又不是得了什麼令人痛哭傷心的絕症,但是對於症狀始終無法改善,深感無可奈何。
上面的例子是一個典型慢性鼻竇炎病人及家屬的心聲,「鼻竇炎」這個古老又熟悉的疾病,自古至今困擾著多少英雄好漢,到現在醫學昌明時代,仍是許多人永遠的痛;病人到診所或醫院,常常得到一個診斷:「鼻竇炎」,然後就拿了一些藥,仍莫名其妙不知自己是鼻炎,還是鼻竇炎。其實要了解兩者的區別並不難,簡單說鼻炎就是鼻腔發炎,鼻竇炎就是鼻竇中的炎症;鼻子的構造中,除了外鼻部之外,伸入鼻孔之後鼻就是腔,內部有許多的鼻黏膜及鼻肉;鼻腔兩側及周圍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空腔,它們就稱為鼻竇,分別為:篩竇、下頷竇、額竇及蝶竇四大族群。所以鼻子和鼻竇是有一點鄰居關係,正因如此,當鼻子發炎或有病變時,鼻竇常常不能倖免;但是病人實際的病狀中,兩者發炎時表現並沒有太久差別,包括鼻塞、鼻涕、鼻水倒流、頭痛都有可能發生,所以有許多人到醫院治療很久,仍不太了解自己是得了那一種鼻病。
鼻腔和鼻竇既然關係如此密切,當然還是有其嚴重程度及發生時間前後之關聯性;一般的鼻炎可能只有鼻水、略為黏稠的鼻分泌物及鼻塞,但是少有黃稠的鼻涕或鼻涕倒流,所以鼻炎症狀一般只有3~5天,長則一個星期,如果仍未改善而且有上述之嚴重症狀,甚至有頭痛或面部壓痛情形,那可能已不幸發展成鼻竇炎了。假如細菌或病原體的致病力很強,也有可能直接感染成為鼻竇炎,此時第一個接觸的鼻腔也不能免於災難,這樣的情況稱為急性鼻腔鼻竇炎,常發生在一些免疫力較差的病人,包括老人、小孩及長期上呼吸道有慢性疾病的人。鼻竇炎以它發生時間的長短,可大致區分為急性與慢性,急性鼻竇炎一般在三個星期內可痊癒,如果症狀反反覆覆超過三個月,稱為慢性鼻竇炎。成為慢性之後,症狀也許不會和急性完全相同,除了偶爾或經常發生鼻部症狀外,也常會以鼻涕倒流或慢性咳嗽來表現。所以一旦變成慢性之後,也容易讓病人的症狀習以為常,造成延後就醫。
在鼻竇炎的過程或病程之中,常可以聽到鼻瘜肉這個病症,長了鼻瘜肉確實會對鼻子的症狀更加惡化;但是什麼是鼻瘜肉呢?很多人都把鼻竇炎或鼻塞和鼻瘜肉聯想再一起,鼻瘜肉是鼻黏膜不正常增生的產物,常有人誤以為鼻子中正常的鼻甲或鼻肉是瘜肉,這是不對的;它是多餘生長出來的組織,它形成的原因和長久的鼻竇炎和過敏性鼻炎都有關係,不一定是慢性鼻竇炎的病人才會發生,所以罹患鼻瘜肉的病人應該要確定發生的病因,治療的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許多人得到鼻竇炎之後,第一個反應是無奈,第二個反應就是詢問醫師是否要開刀;其實這是多慮的,大部分鼻竇炎並不需要開刀。在急性鼻竇炎時,經過正確的診斷,適當的局部處置及藥物治療,使鼻道暢通,鼻竇開口恢復功能膿汁能排出,就可以讓鼻竇炎痊癒。只有少數不幸轉變成慢性鼻竇炎,而且上述的方法依然無效,才選擇以手術的方式進行。 而且假如真的需要手術來解決,目前一般大醫院都使用「功能內視鏡手術」來進行,它直接以內視鏡來操作,直接進入鼻腔將鼻竇開口擴大恢復鼻竇的功能,和過去將下嘴唇掀起來切開鼻竇的方式,已經有一萬八千里的改善;除此之外,目前許多醫院還有使用更為先進的「顯微鼻瘜肉切除器」,可以將鼻瘜肉及肥厚鼻黏膜切除,使病人無論在手術時間縮短、術後的疼痛都比已往有明顯的改變。病人大可不必對鼻竇炎的手術過度的憂慮;至於前述陳小弟弟的情況,如果診斷為慢性鼻竇炎,當然藥物治療是少不了的,等到鼻膿汁及倒流改善後,可以繼續使用鼻噴劑或鼻沖洗來治療;假如這些方法都無效,不得已仍可以考慮手術,當然國小三年級的小朋友鼻竇仍在發育,手術是不得已的選擇,這就好像一件工作簡單的事,我們可以用一個人慢慢做沒關係,但是如果事情很複雜需要兩個人來做,我們還是要找人幫忙,否則是解決不了的;治療鼻竇炎也是如此,放棄及坐視不管都是於事無補的。
經過上述的說明,想必對鼻竇炎已經有一初步認識,雖然它不是一般感冒,3至5天可以解決,但也絕對不是無解,只要和您的耳鼻喉科醫師充分溝通,一定可以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雖然也曾經聽過許多人說鼻竇炎開刀後會復發,這可能有一點誤解,手術後的復發只是急性鼻竇炎再復作,是可以治療好的,另外有一部分的病人體質容易增生瘜肉,確可能有復發可能,但絕不是所有病人皆有此情形;而且萬一再發生,通常其嚴重程度也都較輕微,不需要因噎廢食,讓鼻竇炎無時無刻困擾著。最後提醒讀者,一切有助鼻子的保健,當然就會減少鼻竇炎發生,平日多運動、注意保暖、生活規律,仍然是保健勝於治療的不二法門。
陳小弟弟就讀國小三年級,每天鼻涕不斷,終日鼻塞,早上會頭疼,他的學習效果當然不好。陳媽媽帶著他,這邊補補習那邊上上課,每天忙得昏頭轉向;陳小弟弟當然也是醫院的常客,診所醫院跑了無數家,總是症狀解決了部分就算了,因為醫生也是告知陳媽媽:「這是慢性鼻竇炎很難醫治,要很久才會好」,在求醫過程中,愈醫愈沒信心,想想這孩子真是可憐,又不是得了什麼令人痛哭傷心的絕症,但是對於症狀始終無法改善,深感無可奈何。
上面的例子是一個典型慢性鼻竇炎病人及家屬的心聲,「鼻竇炎」這個古老又熟悉的疾病,自古至今困擾著多少英雄好漢,到現在醫學昌明時代,仍是許多人永遠的痛;病人到診所或醫院,常常得到一個診斷:「鼻竇炎」,然後就拿了一些藥,仍莫名其妙不知自己是鼻炎,還是鼻竇炎。其實要了解兩者的區別並不難,簡單說鼻炎就是鼻腔發炎,鼻竇炎就是鼻竇中的炎症;鼻子的構造中,除了外鼻部之外,伸入鼻孔之後鼻就是腔,內部有許多的鼻黏膜及鼻肉;鼻腔兩側及周圍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空腔,它們就稱為鼻竇,分別為:篩竇、下頷竇、額竇及蝶竇四大族群。所以鼻子和鼻竇是有一點鄰居關係,正因如此,當鼻子發炎或有病變時,鼻竇常常不能倖免;但是病人實際的病狀中,兩者發炎時表現並沒有太久差別,包括鼻塞、鼻涕、鼻水倒流、頭痛都有可能發生,所以有許多人到醫院治療很久,仍不太了解自己是得了那一種鼻病。
鼻腔和鼻竇既然關係如此密切,當然還是有其嚴重程度及發生時間前後之關聯性;一般的鼻炎可能只有鼻水、略為黏稠的鼻分泌物及鼻塞,但是少有黃稠的鼻涕或鼻涕倒流,所以鼻炎症狀一般只有3~5天,長則一個星期,如果仍未改善而且有上述之嚴重症狀,甚至有頭痛或面部壓痛情形,那可能已不幸發展成鼻竇炎了。假如細菌或病原體的致病力很強,也有可能直接感染成為鼻竇炎,此時第一個接觸的鼻腔也不能免於災難,這樣的情況稱為急性鼻腔鼻竇炎,常發生在一些免疫力較差的病人,包括老人、小孩及長期上呼吸道有慢性疾病的人。鼻竇炎以它發生時間的長短,可大致區分為急性與慢性,急性鼻竇炎一般在三個星期內可痊癒,如果症狀反反覆覆超過三個月,稱為慢性鼻竇炎。成為慢性之後,症狀也許不會和急性完全相同,除了偶爾或經常發生鼻部症狀外,也常會以鼻涕倒流或慢性咳嗽來表現。所以一旦變成慢性之後,也容易讓病人的症狀習以為常,造成延後就醫。
在鼻竇炎的過程或病程之中,常可以聽到鼻瘜肉這個病症,長了鼻瘜肉確實會對鼻子的症狀更加惡化;但是什麼是鼻瘜肉呢?很多人都把鼻竇炎或鼻塞和鼻瘜肉聯想再一起,鼻瘜肉是鼻黏膜不正常增生的產物,常有人誤以為鼻子中正常的鼻甲或鼻肉是瘜肉,這是不對的;它是多餘生長出來的組織,它形成的原因和長久的鼻竇炎和過敏性鼻炎都有關係,不一定是慢性鼻竇炎的病人才會發生,所以罹患鼻瘜肉的病人應該要確定發生的病因,治療的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許多人得到鼻竇炎之後,第一個反應是無奈,第二個反應就是詢問醫師是否要開刀;其實這是多慮的,大部分鼻竇炎並不需要開刀。在急性鼻竇炎時,經過正確的診斷,適當的局部處置及藥物治療,使鼻道暢通,鼻竇開口恢復功能膿汁能排出,就可以讓鼻竇炎痊癒。只有少數不幸轉變成慢性鼻竇炎,而且上述的方法依然無效,才選擇以手術的方式進行。 而且假如真的需要手術來解決,目前一般大醫院都使用「功能內視鏡手術」來進行,它直接以內視鏡來操作,直接進入鼻腔將鼻竇開口擴大恢復鼻竇的功能,和過去將下嘴唇掀起來切開鼻竇的方式,已經有一萬八千里的改善;除此之外,目前許多醫院還有使用更為先進的「顯微鼻瘜肉切除器」,可以將鼻瘜肉及肥厚鼻黏膜切除,使病人無論在手術時間縮短、術後的疼痛都比已往有明顯的改變。病人大可不必對鼻竇炎的手術過度的憂慮;至於前述陳小弟弟的情況,如果診斷為慢性鼻竇炎,當然藥物治療是少不了的,等到鼻膿汁及倒流改善後,可以繼續使用鼻噴劑或鼻沖洗來治療;假如這些方法都無效,不得已仍可以考慮手術,當然國小三年級的小朋友鼻竇仍在發育,手術是不得已的選擇,這就好像一件工作簡單的事,我們可以用一個人慢慢做沒關係,但是如果事情很複雜需要兩個人來做,我們還是要找人幫忙,否則是解決不了的;治療鼻竇炎也是如此,放棄及坐視不管都是於事無補的。
經過上述的說明,想必對鼻竇炎已經有一初步認識,雖然它不是一般感冒,3至5天可以解決,但也絕對不是無解,只要和您的耳鼻喉科醫師充分溝通,一定可以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雖然也曾經聽過許多人說鼻竇炎開刀後會復發,這可能有一點誤解,手術後的復發只是急性鼻竇炎再復作,是可以治療好的,另外有一部分的病人體質容易增生瘜肉,確可能有復發可能,但絕不是所有病人皆有此情形;而且萬一再發生,通常其嚴重程度也都較輕微,不需要因噎廢食,讓鼻竇炎無時無刻困擾著。最後提醒讀者,一切有助鼻子的保健,當然就會減少鼻竇炎發生,平日多運動、注意保暖、生活規律,仍然是保健勝於治療的不二法門。
上一篇:何謂鼻竇及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