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年近百歲父親突然到南部來,
家常話中,父親提起一個三十年不見的老友。
老友住在花蓮,只是因為年事已高又不便行動,
兩個老人只能藉著話筒遙寄思念。
我忽然想:何不就到花蓮一趟?
很久沒坐火車了,尤其高鐵出現後。
我們走的是沿南迴鐵路經台東到花蓮的班車,
全程費時約五個半小時。
這是一列從台北出發沿西部鐵路經台中高雄,
再轉南迴鐵路,經台東、花蓮、宜蘭,
又繞北迴鐵路回台北的觀光列車,
由於定位是「觀光列車」,所以列車的外觀非常特別,
列車的外表畫的是台灣各地名勝風景,
裡面的座椅除了顏色也很鮮豔,和一般火車不同的是:
竟然是左二右一,只有三排座位的絨布大椅!
椅子的大小如飛機的商務艙座位。
這是我第一次坐這種列車,
火車上,我們看著鐵道沿途的風光:
有高雄地區的市鎮風貌、
風災過後仍然滿目瘡痍的台東太麻里、
青翠的花東縱谷,
有時阡陌綿延,
有時碧海藍天,
我們在車上有時聊天有時賞景,
在下午五點左右到達花蓮。
張伯伯的家不難找,
拎著剛買的水果禮盒,我們到了張家,
進了門,我一眼看見張伯伯。
是真的嗎?我覺得我記得張伯伯的臉,
雖然當時我可能只有三歲,
但在我的腦海中一直有他拎著大西瓜來我們家的樣子。
父親一見到張伯伯,就伸出手握著張伯伯的手,
而張伯伯也緊緊握著爸爸的手,
所有的思念,都在這緊緊一握中傳遞,
他們面對面坐著,忘了我們似的就輕聲說起話來。
兩個老人,一定壓抑著心中的交集百感吧!
我看著他們的神情:
跨越過三十年,耄耋老人彷彿都回到了當年的歲月,
霎時從現在回到過去。
我坐在旁邊的椅子上,
生怕一開口就打擾了他們;
不久,我到爸爸身邊,輕身告訴爸爸:
我們先外出,等半小時再回來,
我想,我們還是把全部的空間和時間都留給他們吧!
走出張家的時候,我的眼眶有點熱熱的。
隔天,我們到太魯閣一遊。
太魯閣峽谷名聞世界,然而父親已經三十年不曾來了,
一路上,爸爸說著當年在公路局服務的事情,
也說起了和張伯伯相知相交的點滴。
太魯閣遊客中心就在山谷之中,
高山為屏,花草繞樹,
輕幽典雅的餐飲室裡我們輕鬆的邊聊邊賞景,
父親說:來花蓮養老好了,
有空的時候就到這裡來看一天的書。
父親望著長春祠若有所思;
三十年光陰改變了許多人事,
長春祠依舊長春,往事仍然歷歷,
只是人事已非了吧!
離開太魯閣,回到朋友的家整理行囊,
下午,我先送父親上車坐好座位再出站等我自己的車,
搭上一個小時後的火車,
在晚上將近八點的時候回到高雄。
這是一趟不在預定計畫中的旅行,
父親來高雄的時候並不知道會見到三十年不見的好友,
而我也不知道我會把放在心裡多年的計畫在幾小時內排定,
更不能預料可以搭上如此特別的「觀光之星」鐵路列車
(3月中下旬起「觀光之星」不再開放電話、網路或窗口購票,
將和易遊網結合,
只提供經過旅行社安排的兩人以上團體套裝行程搭乘,
我們這種搭乘方式已成絕響),
至於後來爸爸可以重遊太魯閣長春祠,
就完全不是計畫中了。
這趟旅行回來,心中有很多感謝:
感謝花蓮的朋友惠敏給我最大最誠意的幫助;
感謝鐵路局窗口人員給我們的意見和協助;
感謝老天爺賜給的好天氣;
感謝我們順利的見到張伯伯;
更感謝父親能把自己照顧得這麼好,
讓我們有機會可以如此方便的帶他去旅行。
生命中有許多可預期和不可預期的事情,
有時候,時候到了,感覺對了,就著手進行吧!
也許,是在這樣的剎那中,
我們的決定使我們捕捉到了那個重要的機會和時刻,
也使我們留住了那最珍貴的瞬間。
上一篇:沒有目的的旅行
下一篇:印度之旅(一)野外驚奇
可姊肩頸疼痛好些了嗎?好好保重啊!
最近也和姊姊計劃下個月要帶爸媽坐火車環島。還能有福氣和兩老一起旅行,該好好珍惜。
恭喜出書喔,一定要找您簽名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