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抄宮】數位版權
(p.20)
數字時代衡量圖書館服務效能的標準不再單純是為用戶提供了哪些資源,而是是否解決了用戶的問題,即是否提出時下業界很流行的“解決方案”以及解決方案實施的最終結果。不言而諭,圖書館員角色、身份與職責也隨之產生深刻變革。即他們的工作空間從臺前轉向幕後,工作性質從顯性走向隱性,工作職能從資源管理者轉向資源整合者,從資源提供者轉向知識發現者。
(p.151)
技術措施是通過控制訪問、瀏覽、複製、下載等來保護版權人和相關權利人的權益的,…無限期保護作品…擴張了權利人的權益,破壞了利益平衡。
(p.163-168)
人們無法在網路這一虛擬空間找到有關當事人的住所、有形資產,也難以確定其國籍、身份以及涉案遠程登錄發生的確切地點。因此,網路空間的虛擬性即無邊界使司法管轄區域的界線變得模糊,網路空間產生的活動者行為不確定性使傳統管轄法則權現入了困境。…新管轄理論界說的誕生。…
1. 新主權理論
…網路空間中沒有國家、沒有法律、沒有警察,每個網路用戶只服從於他的服務商,而服務商之間以技術手段、協議的方式來協調和統一個自的規則,就像協調純粹的技術標準一樣,網路成員的衝突由ISP以仲裁者的身份來解決,並由ISP來執行裁決。…試圖以網路的自律性管理來代替傳統的法院管轄,以自我的判斷和裁決代替國家的判斷和救濟。
2. 管轄相對論
…網路空間應被看做是第四種“國際公共空間”,…應該作為一個新的管轄區域而存在,就像公海、國際海底區域和南極洲一樣,應在此領域內建立不同於傳統規則的新的管轄權原則。…網路空間爭端可以通過“遠程審理”的方式進行。當事人可以通過網路的聯繫在相關法院“出庭”,法院的判決異也可以通過網路通信手段來加以執行。…這一理論的實施與技術進步的程度密切相關。各國對於網路空間的管轄權大小取決於該國網路通信技術的發展水平。…對發展中國家是不公平也是不現實的。
3. 網址來源國法規則
…使一國的司法管轄權無限制地擴大到全世界範圍,從而侵犯他國主權而產生過多的管轄衝突。
4. 取消侵權行為地作為識別因素的理論
…僅以被告的國籍或住所地及可執行的案件標的所在地來確定一國直接的國際司法管轄權。
5. 技術優先管轄權
…指國內網路侵權案的管轄權問題。
(p.182-186)
當與互聯網有關的爭端發生時,問題並不是沒有可以適用的法律,也不是因為當事人不願意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爭端,而是因為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來確定該適用哪國的法律。…有國外學者提出淡化和弱化知識產權專有性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