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30 23:00:00喬治鎊

倫敦觀影: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2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2



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2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2 (David Yates, UK/USA, 2011)

還記得2001年11月16日,當「哈利波特:神祕的魔法石」在台灣與全球同步上映時,我和同是書迷的朋友們迫不及待地搶先在第一天到當時還沒被轉手的老日新大戲院先睹為快,當時看的雖是午夜場,我們卻還是毫無睡意並全神貫注地看完全片;緊接著在整整相隔一年後的2002年11月15日推出的第二集「消失的密室」,我也和同學鍥而不捨的在國賓大戲院排隊等著搶第一場的好座位;而後於2004年夏和2005年秋上映的「阿茲卡班的逃犯」、「火盃的考驗」也都是搶在第一天就到國賓報到,2007年夏的「鳳凰會的密令」則轉移陣地到當時剛整修好的in89豪華數位影院,「混血王子的背叛」則是2009年夏首度在東區信義威秀影城觀賞的唯一一集,去年秋推出的「死神的聖物1」則又回到當時剛更新設備的國賓。

偏偏完結篇「死神的聖物2」正是唯一一部我沒有在上映頭兩天就搶先前往觀賞的「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主要是因為它上映時我正好在巴黎旅遊,而我在當地的朋友們都興趣缺缺,加上我想先看較難有機會在台觀賞的電影,所以即使不斷看到網路上的絕佳好評,仍硬是撐到了超過兩週後抵達倫敦後才終於看了本片,反倒在英國觀賞這部完結篇更別具一番獨特意義,而且我沒看完小說(只讀了前三分之一)並刻意避開任何結局透露,雖然不如看過的讀者們更容易進入影片,我在觀看本片時其實更保有一份懸疑未知的樂趣。

哈利、妙麗和榮恩在避難的小屋中獲得寶貴資訊,並化被動為主動地展開對抗佛地魔的行動
他們必須找出佛地魔的三個分靈體並摧毀它們,關於哈利的真相也終於隨之揭曉。在霍格華茲的最後一戰,其實很像「魔戒」系列中的最終戰役,但本片並未如「王者再臨」中有頗多在戰場上的篇幅,而是將重心擺在故事主人翁身上,而接近尾聲的寓意,也和「魔戒」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禁令我懷疑J.K.羅林有藉此向托爾金致敬的意味。

雖然「哈利波特」系列的所有前作都沒能獲得奧斯卡的廣大青睞,本集推出後聚集的驚人口碑以讓它成為明年奧斯卡的大熱門,儼然是系列中最受讚譽的一集,也證明了製片們將本集分成上下兩部的決定是睿智的,而並不只是為了商業利益而已,若它能因基於獎勵所有系列電影的成就而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也會是另一項新紀錄(第一部拿下最佳影片
的第八集電影),至於究竟誰死誰活?若你還沒讀過小說並對本片有興趣,就自己進電影院去發掘謎底吧!

附錄:
我的哈利波特系列排名:
以故事精采程度排名:
1. 死神的聖物2
2. 阿茲卡班的逃犯
3. 火盃的考驗
4. 神祕的魔法石
5. 死神的聖物1
6. 混血王子的背叛
7. 消失的密室
8. 鳳凰會的密令
以電影製作成就排名:
1. 阿茲卡班的逃犯 阿方索庫阿隆導演
2. 死神的聖物2 大衛葉慈導演
3. 火盃的考驗 麥可紐威爾導演
4. 死神的聖物1 大衛葉慈導演
5. 混血王子的背叛 大衛葉慈導演
6. 鳳凰會的密令 大衛葉慈導演
7. 神祕的魔法石 克里斯哥倫布導演
8. 消失的密室 克里斯哥倫布導演